Global Brai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杨友三
来自: 杨友三 2009-03-14 11:30:30创建   2016-11-18 18:10:24更新
全球脑(global brain),是正在涌现的以地球为基础,数量巨大的拥有发达大脑和创造力的所有人类个体,他们借助于各种信息处理工具,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结合成的具有神经系统特征的自组织巨型网络。该网络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它所表现的智能,就是地球智能。或者,为了让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和传播全球脑思想,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地球是一个脑,每个人是一个神经元。 ——杨友三

Global Brain,Collective Intelligenc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bialternative1/bibliography
  
www.globalbrain.cn
2人
27 人关注
1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Peter Russell
出版社: Global Brain Inc.
出版年: 1995-01
评语:在一个“新时代”的愿景里发展了超有机体主题,更侧重于提高意识的技术,例如冥想,并缺乏演化的机制和技术。——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Joel De Rosnay / Joel De Rosnay
出版社: McGraw-Hill Companies
出版年: 2000-3-27
评语:通过系统理论中的观念来分析“cybion”(自动的超有机体[cybernetic superorganism])的出现,以及噪声、自组织和演化的理论。对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政策问题。——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Joel de Rosnay
出版社: Harper & Row;
出版年: 1st edition (1979)
评语:通过系统理论中的观念来分析“cybion”(自动的超有机体[cybernetic superorganism])的出现,以及噪声、自组织和演化的理论。对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政策问题。——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Valentin Fedorovich Turchin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1977
评语:宇宙演化的控制论原理,它基于元系统跃迁(Metasystem Transition)的概念,从单细胞有机体到文化和社会,最终到“超级生命”(super-being)的出现。——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Gregory Stock
出版社: Simon & Schuster
出版年: 1993
评语:一个对社会演变的乐观描绘,有许多关于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的统计数字。在演化过程中,人类和机器联合;同时通过技术,个人与他人越来越密切相关。——弗朗西斯•海拉恩, Metaman 翻译成“后人类”?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John Stewart
出版社: Chapman Press
出版年: 2000
评语:认为演化在更大范围和演化性的合作组织方向上进步,直到全球社会。——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6人评价)
作者: Robert Wright
出版社: Vintage
出版年: 2001-1-9
评语:写得很好的一本书。与斯图尔特的演化朝更大的复杂性、智能和最终的人类全球一体化方向进展一样,以复述人类历史为基础,它详尽阐述了一个类似的主题。——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H. G. Wells
出版社: Ayer Co Pub
出版年: 1938-06
评语:一个科幻作家对于世界知识百科全书的预言景象。像互联网现在这样,它将提供一种全球意识。——弗朗西斯•海拉恩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David Brin
出版社: Basic Books
出版年: 1999-6-1
评语:“大卫·布林,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1950年10月6日出生,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获空间物理博士学位。”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Michael Chorost
出版社: Free Press
出版年: 2011-2-15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S. N. Dorogovtsev / J. F. F. Mendes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出版年: 2003-03-27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Jerome Clayton Glenn
出版社: Acropolis Books
出版年: 1989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Goertzel, Ben
出版社: Kluwer Academic Pub
出版年: 2001-12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Pierre Levy
出版社: Plenum Trade
出版年: 1997-08-21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John Maynard Smith / Eors Szathmary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出版年: 1998-01-09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Greif, Irene 编
出版年: 1988-6
评语:Engelbart, D. (1988).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ugmentation of man’s intellect.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7人评价)
作者: Edwin Hutchins
出版社: The MIT Press
出版年: 1996-09-01
评语:+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Tim Berners-lee
出版社: HarperCollins
出版年: 1999-10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7.4 (11人评价)
作者: Ray Kurzweil
出版社: Viking Adult
出版年: 2005-9-22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Ben Goertzel (Author) / Ted Goertzel (Contributor)
出版社: Humanity+ Press; 1 edition
出版年: 2015-5-25
评语:"Here is the book to which several GBI members contributed with a number of important papers. (It contains my "Return to Eden" paper, and also in-depth contributions from Weaver, Viktoras, Clement, and a number of well-known futuristic thinkers such as Aubrey de Grey, Max More, Hugo de Garis and Robin Hanson). Definitely worth reading and making publicity about, so please pass this via your different channels!"--Francis Heylighen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读书 科学 教育 科技

最新留言  · · · · · ·  ( 全部 )

杨友三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