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穷人有多穷 (试发表)

杂文 创作
这段时间一直在混围脖,混了几天之后发觉自己得了抑郁症,其症状就是吃饭不香了,睡觉也不甜了,性生活也不规律了。原因就是在海量的负面新闻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心里也有了一些消极的想法。直到在人民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题目是《美国贫困人口数创历史新高 每7个人里1个穷人》。文章看完,顿时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感谢人民网。 该新闻援引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由2008年的3980万,占人口总数的13.2%,上升到2009年占人口的14.3%。也就是说,去年有4360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个数字比2008年增加了近400万。这一数字意味着,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属于贫困人口。这也成为51年来美国贫困人口总数的最高纪录。 以前我们知道美国政府穷,比如在一些新闻图片中可以看到,美国一些州政府的办公楼,就跟教堂或者加油站一样简陋。美国科罗拉多州市政厅的办公楼,竟然是1907年的建筑,坐在里面办公,难道不担心办公楼会随时倒下来?这次咱中国举办世博会,美国差点没来成。这倒不是美国政府不捧中国的场,实在是因为他们囊中羞涩——直到开幕前几个月,美方参会组织者们还正为搭建国家展馆的费用而发愁。好在上海市政府向美方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以支持美国公司完成展馆的“技术性工作”,海尔集团又赞助了一笔钱,美国佬总算来了一趟上海。 政府穷,可以理解。毕竟美国是著名的“要穷首先穷政府,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如果连普通美国人也纷纷跌到贫困线以下,就有些不可思议了。谁能想到呢,美国居然有4360万贫困人口。根据中国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字,中国贫困人口是2900万。美国多出了近一半。难道美国在金融危机的蹂躏之下,真的已经日暮西山,每况愈下了?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先来看看美国的贫困线。中国的贫困标准线是一人一天生活费用1美元——这基本上是按照不饿死人的标准制定的。而联合国制定的贫困线是一人一天两美元,也不高。美国政府2009年为一家四口定出的贫困线收入水平为21954美元。如果一个典型的美国四口之家在2009年的年收入低于21954美元或个人年收入低于10956美元,那么这个家庭就处于贫困线以下。应该说,这个标准是很高的。这样的标准,拿到中国来,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5万人民币,注意,是年收入。我相信,中国许多大城市高等收入人群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我没去过美国,前几天碰到一位去过美国的朋友。她告诉我,美国也有穷人。这个我也知道。中国的新闻媒体把美国穷人是盯得很紧的。但是,她说,美国穷人基本无生活压力。他们就算没有工作,没有房子,可政府每月会发给价值100多美元的食品券。这些食品券可以拿到超市换取食物,超市里的食物又很便宜,所以许多美国人根本就用不完这些食品券。 前段时间,美国发生一件垃圾女工大战市政府的新闻。今年53岁的垃圾女工简•艾丽斯是贝尔市的一位贫民,她的丈夫在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多年来她一直靠拾荒度日。一次她无意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张贝尔市官员们的工资单,显示出官员们的薪水远远高于贝尔市市民的平均水平。简•艾丽斯愤怒了。她走上了街头,以演讲的方式宣传这件事,紧接着媒体迅速跟进,最终酿成一件全国性大事。结果大伙儿都知道了。四名官员下台,市长不得不承诺带头减薪90%,并且表示以后几年不拿工资,白干。 为何简•艾丽斯能够战胜强大的政府呢?我想是因为,就算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他的公民权利也并未受到限制。贫困,是一个很可怕的字眼。但在美国人的眼里,它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在电影里面,经常可以看见流浪汉神色自若地躺在公园的长椅上,或者坐在市政厅对面的广场乞讨,没有城管驱赶他们,他们本来就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我还听说过一个关于美国穷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股票交易市场外面。一个在股票市场里捞了一把的暴发户,到交易所外面擦鞋,他不停地晃动戴在手上的三块名表,向擦鞋佬吹嘘自己一夜暴富的发财经历。鞋子擦好了,擦鞋佬才抬起头对暴发户说,“我也是从交易所出来的。” 暴发户大惊,“你为啥还在这外面擦鞋?” “为了有一天,重新走到那里面去。” 这个擦鞋佬心中有一个重新回到交易所的梦,并且随时为之努力。其实,千千万万的美国人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梦,我们称之为“美国梦”。 美国社会不是铁板一块,上下左右都呈流通的形态。所以,富翁变穷人,穷人变富翁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穷人不觉气馁失望,政府不会对他采取歧视性的政策,各种公益NGO会施以援手,更重要是因为他有上升的机会。我们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毋宁说,在机会面前也应该人人平等。毫无疑问,美国处处存在的机会,人人平等的机会,像磁石一样把所有美国人凝聚在一起。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4000多万穷人,却绝对不会引发社会问题的原因之所在。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何仁勇,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1人
最后更新 2010-09-21 11: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