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作者:
宁宵宵
作品: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 (其他 译作) 第1章 共4章
发表于:
图书《给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之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
   孩子生来就有幸福的权利,没有人问过他们是否想要来到这个世界,这里冰川正在消融,自然受到污染,到处充斥着致命的武器,但他们有机会体验人世间最为精彩的生活与感受丰富的情感。孩子刚出生时是那样无助,他甚至不能自己获取一滴乳汁。父母的臂弯保护着他们,陪伴孩子触摸和了解世界。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笑多于哭、幸福多于痛苦呢?!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9岁的男孩,他说出自己的三个愿望,而我们有能力帮他实现其中一个。    第一个愿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    第二个愿望:像柯克·道格拉斯一样迷人。    第三个愿望:一个朴素的心愿,只要幸福就好。    无论哪位家长面临这三个选择时,恐怕都不会犹豫,他们由衷地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生活不幸福更让父母心痛。但是,大人果真理解孩子的幸福吗?即使是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1770年,他的妻子生下一子,他非常希望孩子幼年就可以得到良好和深入的教育,而孩子非常不喜欢每天要上的拉丁文课,还因此经常生病。裴斯泰洛齐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    我是一个可怜的父亲,我虽然把你带到世上,却没能给你带来幸福。我希望你成为的样子,并非真正的你,因此也就不可能让你快乐成长。    孩子有权获得幸福,这一点已是全世界承认的公理。195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是联合国历史上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大会发布这一儿童权利宣言,以期望儿童能有幸福的童年,为其自身和社会的利益而得享宣言中所说明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并号召所有父母,以及各自愿组织、地方当局和各国政府确认这些权利,根据下列原则逐步采取立法和其他措施力求这些权利得以实行。    孩子有权享受那些快乐的事,从而获得幸福。让我们通过一个观念实验来说明:一只老鼠能带来幸福感吗?对于一个出国旅游、举目无亲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找到住处,只能在巴黎地铁的长椅上睡一夜,这时如果有一只老鼠在咬他的书包或是从脚边跑过,他肯定不会感觉幸福。但是,对于我的小女儿来说,养一只宠物小老鼠就是最大的幸福。当老鼠爬上她的肩膀,小爪子在她金色的秀发间拨来拨去时,她的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不过很遗憾,我家的猫很快就终止了这一幸福,它对老鼠的兴趣明显比我女儿还要浓厚。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印证那一句谚语:“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回顾历史,儿童的幸福权并非一直得到认可。20世纪初,德国推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在许多学校的大门上还有石刻的一行大字,以便男孩女孩们每天都能读到并铭刻在心,这句话是:人生并非享乐,而是为了履行义务。    不仅如此,在原来应该传播善与美的宗教课上,学生也被灌输了过多关于“责任”的思想:“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能以个人幸福为目标,而是要遵从上帝的旨意,为天国最神圣崇高的喜悦而奉献自己。”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之下,孩子们的处境可想而知:他们经常被教师体罚和嘲笑,每天要在工厂和矿山从事强度极大的体力劳动,严酷的环境迫使他们在成长中越来越自私自利,相信“人生来便是有罪的”。大多数孩子学得听话、有教养,即使没人要求,在餐桌上喝汤也不能发出声音。    最近,又有人提出相似的教育观点:一位教会学校的校长贝尔哈德公开为“遵守纪律”唱赞歌,他认为“纪律是通往幸福之门”。准时、勤奋、听话,这些品质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秩序,也就意味着离幸福不远了。    本书的观点与贝尔哈德校长的观点恰恰相反:幸福的孩子更具道德感,他们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小朋友分享,喜欢与人交往,对其他人的痛苦会产生同情感,不会为了恶作剧去扯别人的头发。重要的是,幸福的孩子更健康。这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当我们身体一切正常时,会表现得更有社会责任感,如义务献血等,幸福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这本书着眼于孩子的幸福,却不仅限于和保守的教育观念唱反调,过去人们总是将孩子当成军营里的士兵一样,过分强调顺从和纪律,质疑幸福是否必要,这种严厉的教育观念早已不再适用。我们还要挑战另一种悲观的说法:现在还有幸福的孩子吗?当今的大众媒体习惯用一种带着灾难符号的心态报道关于儿童的消息:他们是被垃圾食品养大的一代,高热量少运动使得他们很小就患上高血压或糖尿病;他们被强烈的物欲侵蚀,只有不断购买最新潮的广告商品才能让他们短暂满足;一些孩子具有强烈的暴力倾向,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手,哪怕对方倒在地上或鼻孔流血;长时间看电视,缺乏与人的交流使得他们患上注意力分散症,在课堂上不断说话,无法安静地坐2分钟以上;如今的孩子们简直比大人还忙,上午练芭蕾,下午去骑马,他们不断在学校、兴趣班、补习班和家之间赶场,沉重的压力和竞争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幼儿园;更不要说那些被欺负或虐待的孩子们,生活在贫困家庭里,只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吃菜市场捡来的食物,放假时只能梦想去海边玩。简而言之,正如海瑟·史密斯为他的全球畅销教育读物命名的那样——《不幸的孩子》。    如同反对保守的教育观,本书也反对上述的灰暗教育观,我的观点是:大多数孩子都很幸福。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日常行为中能够找到令自己快乐的元素。几个生活在萨尔兹堡的男孩就曾告诉我,他们觉得特别幸福,因为他们在一家卡车工厂的后院,用废弃轮胎堆了一座城堡和一个小山头,那里是大人不知道的秘密游乐园。过去教育者们认为父母离异会造成孩子的痛苦经历,但事实证明,孩子也由此变得更加坚强和豁达。正如一个男孩在日记中写的那样:    在我8岁以前一直感觉很幸福,但9岁那年我的幸福不见了,因为我妈妈去世了。一年之后,爸爸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并组成了家庭,现在我觉得幸福回来了。    孩子是自己幸福的骑手,本书大量登载孩子们天真又充满哲理的话语,让他们来告诉大人“什么是幸福”。长期以来,育儿专家和儿童心理研究者掌握着话语权,他们乐于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每一天,孩子们都体验着父母无法想象的快乐,如电脑游戏打通一关之后,幸福简直要从指甲里冒出来了。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些什么能让孩子获得幸福感?孩子自己才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最佳专家,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值得思考的还有——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方式。    另外,本书还提倡一种观点:大众对于儿童及他们的童年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信念。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伊索曾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伊索坐在沙滩上,有一个旅行者路过。他问:“我来自城邦阿戈斯,去往哥林斯。你或许知道,那里的人们生活得怎么样?”伊索想了一想,问他:“你来的那座城市里的人们过得怎样?”旅行者回答道:“他们非常不幸,生活无聊乏味,人人都暴躁易怒、怏怏不乐。”“这样啊,”伊索听了之后说,“哥林斯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旅行者听后,垂头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位旅行者经过,他来自埃皮达鲁斯,要去往雅典。他也停下来问伊索,那里的人们过得怎样。伊索照例反问这位旅行者,生活在家乡的人们是否幸福。旅行者称赞家乡的人们真诚善良、热情好客。伊索对他说:“放心吧,雅典的人们也是一样,和善、友好、生活得非常幸福。”这位旅行者听后,昂着头,吹着口哨,继续向前走去。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孩子,如果孩子总被大人批评自私、好斗、无能等,这个孩子会不自觉地被这股力量牵引,渐渐变本加厉,负面评价也会不幸应验。相反,当一个孩子得到信任,经常被表扬,自然也会更加生气勃勃、幸福健康。笔者很乐意将这样的幸福教育理念告诉给更多的家长、老师与孩子们。
© 版权声明:
本译作版权属于译者宁宵宵,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上一章  |  下一章 »
强叔
2010-08-25 00:26:03 强叔 (一耳一世界,一韵一轮回)

sha

小熊熊熊啊
2010-08-25 00:26:33 小熊熊熊啊

小强你敢说我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