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斜斜的投影

发表于 《新视线》(2014年4月) 杂文 创作
“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个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在他的名著《空的空间》开头这样写道。相较于繁复的布景,他认为这“空的空间”更接近剧场的本质,空荡荡的舞台空间不啻是创作者的创造空间,它有可能成为“审美的空间”、“哲理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 德国作家朱迪斯·莎兰斯基的《..
发表于 《意思意思》#103(2014年5月11日) 小说 创作
相信热恋中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正手牵手漫步,谁料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根电线杆!该如何处理这种紧急情况呢?要知道仅仅因为没有妥妥地处理好这种紧急情况而分手的情侣都不在少数呢。 为此b君特地采访了恋爱专家『变态人』叔叔。变叔谈话要点如下: (1)放开手是万万不能的。统计显示:手牵手时碰到电线杆选择放手的情侣,分手率比选择不放手的要高30%。 (2)千万不要从某.. (3回应)
发表于 《意思意思》#97(2014年5月5日) 小说 创作
(本机特约记者btr)五月的S城(化名),梧桐摇曳,繁花盛开。但来自边陲小城的小毕(化名)和小迪(化名)夫妇却无心欣赏美景,因为他们的三岁儿子小熠(化名)突然想小便。但要命的是:周围既没有百货商厦也没有政府机构,既没有麦当劳也没有肯德基。千钧一发之际,小毕和小迪同时发现了街边梧桐树旁有只白花花的马桶。『那只马桶救了我们,』母亲小迪向记者表示,『他比平时还多..
发表于 《上海壹周》(2014年4月14日) 杂文 创作
第3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4月7日闭幕。作为一个非竞赛性影展(仅设有新秀电影竞赛等少量新人奖),香港国际电影节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继续努力保持着多元、开放、注重电影本身艺术性等特色。“以前的时代比较单纯,电影节就是热爱电影的人一起看电影,这么简单,”香港国际电影节掌门人李焯桃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在他看来,电影节最大的挑战并非是官办还是民办的分野,而是在当下这个..
发表于 《上海壹周》(2014年3月24日) 杂文 创作
法国《快报》(L’Express)和《读书》(Lire)杂志近日联合发布了2013年法国畅销书榜。这个榜单统计了2013年全年在法国销量最好的虚构及非虚构类作品。龚古尔文学奖得主皮埃尔·勒迈特的《Au revoir là-haut》(天上再见)既叫好又叫座,勇获销量榜冠军。这本一战题材的小说以两位士兵的战后生活为主线,描绘了战后巴黎的社会生活图景。常年教授文学课程的皮埃尔·勒迈特是个犯..
发表于 《上海壹周》(2014年3月24日) 散文 创作
一个爱提古怪问题的水瓶座壮族朋友有一次问我:几千年后的人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如何进站刷卡乘地铁的?杞人忧天的她认为应该写一本日常生活使用手册,把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记录在案。折服于其高瞻远瞩的历史观的同时,我想起了一个在比利时根特的博物馆Huis van Alijn,阿琳之家。 阿琳之家就是一个日常生活博物馆。它展示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根特人民的生活、宗教、..
发表于 《上海壹周》(2014年3月31日) 杂文 创作
1 请做好准备:《自画像》将很可能有别于你过往的任何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自传,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文字构成的人物肖像,所以它不属于由《道连·葛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和《一位女士的画像》(亨利·詹姆斯)等文学经典组成的参照系,而在某种意义上有点接近保罗·奥斯特书写父亲的《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却又在本质上几乎...
发表于 《京华时报》(2014年3月14日) 杂文 创作
“人们指望知识分子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难题,”埃科在《密涅瓦火柴盒》中写道,“但究其根本,知识分子是一种只能制造危机、却无法解决危机的职业。”在埃科看来,知识分子的义务“是通过创造性地批判——尤其是对自己的同行进行批判——来见证社会的发展。” 《傅科摆》——埃科1988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作品——无疑是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地批判”职责的极好演绎。这部长达738页(...
发表于 《书香两岸》(2014年3月) 杂文 创作
三年前,上海国际文学周曾经举办了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讨论。上海作家孙甘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是说,要记得上海曾经也是乡村。很朴实的事实,却道出一种对“刻舟求剑”式的“城市/乡村”二分法的质疑。若城市文学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当我们谈论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什么呢? 巧的是,今年广州书墟的主题正是“阅读我城”。从创作者的视角看,作为..
发表于 《上海壹周》(2014年3月3日) 杂文 创作
“那晚他十一岁,对世界的认识仍然青涩幼稚,他登上了人生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船。” 迈克尔·翁达杰在其第六部小说《猫桌》开头如是写道。这位以《英国病人》获得1992年布克奖的加拿大诗人及小说家也曾在十一岁时登上一艘远赴伦敦的船,不过他在书末“作者的话”里却郑重地写道,“《猫桌》这部小说虽然有时使用了回忆录和自传的笔法和地点,可它是虚构的。”《猫桌》讲述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