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当代美国风情画?

散文 创作
孙仲旭 发表于:
2007年1月15日《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在中国,外国文学奖在知名度上,英国的布克奖可能仅次于瑞典的诺贝尔奖,于是我们不仅能及时得知布克奖的颁奖消息,迟一点,我们也能读到获奖作品的中译本。新出版的《弗农小上帝》便是2003年布克奖获奖图书。 此书当年的获奖就引起了很大争议,因为历年的布克奖得主多是实至名归的文学老手,获奖作品本身在文学上也有相当成就,但2003年这次却颁给了一位无名作家DBC·皮埃尔显得有点粗糙的处女作,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评委?除了我们知道作者曾辗转各国生活过,又是浪子回头的典型外,便只能从作品本身来找答案了。 不少人在评论这部作品时,会把它跟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相提并论,并称其受到后者的影响,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同意这种看法。从语言到情节,都能看出它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借鉴,两书的主人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弗农小上帝》可以归类于受到后者影响的成长小说之列,只是《弗农小上帝》距当今的现实更近,更能反映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小城马蒂里奥县为代表的后现代化社会的特点。 小说的背景颇为极端,就是发生在马蒂里奥县的中学枪击案,在此事件中,16个学生遇难,凶手(同校学生)“耶稣”也开枪身亡,愤怒的人们怀疑还有个帮凶,怀疑目标集中到了“耶稣”的朋友、小说的叙述人——15岁的弗农·利特尔身上,在弗农的周围,从此发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冒充的电视记者闯入这个单亲家庭,成功地猎取了弗农母亲的爱情;背着连环杀手嫌疑犯身份的弗农不择手段得到钱逃到了邻国墨西哥,以前只有一面之交的女孩却视他为英雄,也去了墨西哥并以身相许,此经历让她成功进入电视业,当上了主持人;县城里的一间烧烤店迅速发展成了一个连锁企业,当地经济也有繁荣之势;应该在案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心理医生被揭露是个色情网站的拥有者……更匪夷所思的是,弗农被定罪投入死牢后,电视台又推出了新的噱头,24小时转播弗农所在的死牢内的生活,并让电视观众投票决定哪个死囚该先受死,联想到如今花样玩尽的电视节目,《弗农小上帝》里的这个情节会让读者会心一笑,觉得并非作者夸张过头,商业势力的发展也许最终会引领我们进入这样一个荒唐的世界。就连被冤者弗农在经历了这番劫难后,也成为大众名人,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处理合同事宜。总而言之,这是一出死亡阴影下的黑色喜剧。 但是作为个体的弗农始终面对的,依然是个极其疏离、冷漠的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眼里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这一点,可能是所有成长小说的特点,也许主人公长大后就能理顺跟外部世界的关系,但在小说所描写的特定成长期内,这种愤怒是可以了解的。《弗农小上帝》里的弗农在其马加爵式的朋友“耶稣”杀人又自杀后,再无一人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本应给予弗农最大支持的母亲(弗农的父亲已去世)却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买电冰箱、跟朋友交往、讨好新男友的事情上,连她也不相信弗农的清白,只是假惺惺地说“你知道即使是杀人犯,也被他们的亲人所爱”——这等于承认了弗农是个杀人犯。甚至在弗农第一次出庭时,母亲却因为汽车在修理而未能出庭。弗农也不抱对家庭期望,甚至认为母亲早就背叛了他(“她(法官)没有看到插在我背上的那把他妈的刀子。”)于是弗农变得更加封闭、愤怒的同时也变得麻木,即使面对死亡仍然如此,最终被无罪释放时也表现得异然平静。 从挑剔的眼光来看,除了据说这部小说是用一种美国土语写出来(这一点在译本中未能充分表现出来,成长小说中的语言往往是一大特点并成为其吸引人之处),它在写作技巧上并无创新,叙事也稍嫌芜杂,篇末的美国电影式“最后一分钟拯救”过于戏剧化,似乎是刻意要让这本书变成一部喜剧。《弗农小上帝》是成长小说,也可以说是社会问题小说,却在略有夸张的笔触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美国风情画:一向作为社会基石的家庭在朝着分崩离析的方向发展,暴力事件频仍(书里写道,这次马蒂里奥县中学枪击案不久便被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同类案件盖过风头),相对的贫穷,商业主义泛滥到对个体生活、社会道德都造成侵犯。尽管这幅风情画不无片面性,却如布克奖授奖语所言:“它折射出了我们对当代美国的惊恐和迷恋。”至少从这些方面来说,《弗农小上帝》值得一读,至于它是否像有的评论家所言,“坐实了对美国人的一些可恶偏见”,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原刊2007年1月15日《南方都市报》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孙仲旭,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0-11-06 09: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