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世界】

feili 2011-04-01 18:37:14
By 小野 读帕拉尼克的小说,就知道这个世界已有多糟,或者,读帕拉尼克的小说,让我们更加明确地知道,当下糟糕的一切——是真实的。我们身陷的苦恼、恐惧都是真实的。或者至少可以反观出我们被“病素”侵染的程度,身在一个荒诞危险,狂乱而不知去向的时间段里,真的不幸,任是谁都无法幸免,即便我们自欺欺人地捂上耳朵,...... (3回应)

feili 2011-03-30 11:03:06
By 瘦猪 就像是瓦尔特•本雅明的模样,或者是黑白的老电影,童年时光在忧郁的眼神与灰蒙蒙的布景下,略显沉重。我想这是本雅明的特质,欢乐固然在每件被记住的事物中,但时间仿佛使欢乐凝滞,加之成年后的反顾,令他时空混淆,童年的回味愈发羼杂三十八年后的思索。在《捉迷藏》中,作者写到:“我屏住呼吸,被物的...... (2回应)

feili 2011-03-24 10:04:47
By Hosseini 再过一年,村上龙就六十岁了。在最近一次来访中国的旅途中,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你们也不要那么介意啦,有伟大作家的国家不一定是好国家啦。” 这位曾经的日本左翼青年、七零年代的嬉皮士、透明族文学的开创者,如今的财经评论员、芥川奖评审、美食家、旅行撰稿人。面对自己的国土与文化,依旧保留着不愿轻...... (1回应)

feili 2011-03-17 11:13:38
By 秋风 毫无疑问,米塞斯是二十世纪的思想先知,他的知识贡献绝不仅限于经济学。具体地说,他根本就没有在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天花板,而直接承继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传统。米塞斯关注的问题从来不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而是什么样的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安排,可以确保人的自由——注意,米塞斯所说的决不仅是经济自...... (6回应)

feili 2011-03-09 11:38:20
By 左页 1989年,美国社会学年会在旧金山举行,一时风云际会,几千名来自不同地区的社会学家齐聚一堂,交流思想、老友叙旧、结识出版商、求职面试,无不热闹。这一年的主题叫做“宏观与微观的互相关系”,在一个叫做“从交换到结构”的分组会议中,人们发言的题目包括诸如,“社会结构的微观基础”和“理性组织”之类...... (1回应)

feili 2011-03-02 11:26:38
By 张兴军 1820年,一场经过多年辩论的“回到非洲运动”终于展开。以解放的黑奴身份出生的以利亚•强森和殖民者们搭乘利比里亚的五月花号(第一艘搭载解放黑人的移民船)从纽约港出发,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鲜花的漫漫长路。是年的9月3日,经历了千难万险的“五月花”抵达非洲的塞拉利昂,进而南下被称为谷物海岸的利比...... (7回应)

feili 2011-02-22 19:39:54
By 尹敏志 1 1836年,因为一篇文章触怒了俄国政府,《望远镜》评论被勒令永久停刊。当局也没有放过在文章里严厉抨击俄国文化和制度的作者恰达耶夫:警察将他软禁在家,宣布他“已经疯了”,严令禁止关于他的任何公开讨论。可恰达耶夫毫不屈服,他依然刚正不阿,风骨凛然,一直持续到1849年。 那一年,他已经不再是警察...... (3回应)

feili 2011-02-14 11:49:27
By 张华 1919年11月16日清晨,一名身穿长衫的青年,骑着自行车独自来到寒风萧萧的万牲园,在“环溪别墅”边,脱下身上的长衫,整整齐齐的叠好,放在岸边青石上,然后毅然投入了水中。 这名自杀的青年是当时北大法科三年级的学生林德扬,在今天很少有人记起他的名字,这种自杀也显得平淡无奇,可在当时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4回应)

feili 2011-02-11 13:22:05
By 左页 “ 进入这里的人, 放弃一切希望” ——但丁《神曲》之《地狱篇》第三章 什么是好生活? 这个问题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诅咒,是对人类的一种惩罚。稍微了解下整个西方哲学史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热衷于思考此问题, 并想得出某种原则性结论的哲人有什么好下场。苏格拉底被人......

feili 2011-01-27 18:51:02
By 困困 有一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机场书店里大讲企业驭人术的那个家伙,改行讲怎么写小说了。 他换了身行头——肘部缝有补丁的粗棒针搭襟毛衣,搭一副圆形玳瑁小眼镜,跟伍迪•艾伦有点像,也就意味着他跟知识分子有点像。他也换了种腔调——如同小提琴一般颤抖的呢喃,当然有理不在声儿高,他嘟嘟囔囔的透着一股子不容...... (3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