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试发表)

小说 译作
根据《纽约客》上的英文翻译的,大三时吧。好不好我都不改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仲召明 译 他二十岁,她十八岁。一天晚上,在“瑞莱斯-圣米歇尔”咖啡馆里,他走向她。他对她说他刚刚上完社会学课。而她这几天一直在等机会对他说她在一家鞋店当店员。他们逐渐养成了在“瑞莱斯”的里屋碰面的习惯,通常是在她结束店里工作之后,也就是六点到十点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在那都能看见他,这让她觉得很开心:他是她的伙伴;他彬彬有礼,还很可爱。找到一个陪她度过回家吃晚饭之前这几个小时的人,她感到很开心。她说话不多——而他则对她讲了很多事情。他对她谈伊斯兰教和《圣经》。他反复地回到这个话题上来,不过这没让她感到特别惊讶。这不会让她感到惊讶,任何事情都不会让她感到惊讶:她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性格,没有什么东西能真的使她惊讶。 第一个晚上他对她讲述伊斯兰教,隔天他便睡了她并对她谈论《圣经》。他问她有没有读过《圣经》。她对他说她没有读过。第二天他带来一本《圣经》,并且在“瑞莱斯”的里屋把“传道书”读给她听。他把双手放在耳朵上,以做礼拜的韵律热情地大声朗读。这让她觉得有点难为情,她想他是不是有点疯了。读完之后,他问她对这一章有何感想。由于觉得太难为情,他朗读时她没有仔细谛听。她告诉他说她觉得这一章似乎很合情合理,很不错。对她的回答他报以微笑。他解释说这是基本章节,学习一下很有必要。 他告诉她,他曾在大英博物馆看过“纳西纸草古卷”1。他在那个玻璃匣子面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第二天以及以后几天,他又去了博物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时光。纳西古卷上存留的只是“出埃及记”的一些诗句。他对她讲“出埃及记”:“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他对她谈论各种译本的《圣经》——拉丁文通俗本,希腊七十士译本,梵蒂冈手抄本,西奈抄本,希伯来语本,亚兰文本,希腊文本,拉丁文本2。 他从不曾想过要谈谈她,他从没问过她在鞋店里工作是否开心,她为什么来巴黎,或者是她喜欢些什么。他们做爱。她喜欢做爱。那是她喜欢的事情之一。他们做爱时不说话。一做完爱,他就开始谈论圣-杰罗姆3,一个毕生致力于翻译《圣经》的人。 他很瘦,有一点驼背。头发是黑色的,弯弯曲曲呈波浪形。他有一双美丽的蓝眼睛,睫毛浓黑。皮肤苍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苍白的双唇很少能碰着他的牙齿。圆鼻子,颧骨高耸。他不是非常整洁——他的衬衫的衣领总是残留着一些东西,指甲也是。他的指甲是粉红色的,呈圆形,长在纤瘦的手上显得太大了,使得他的指尖看起起来像抹刀。他的胸膛向下凹陷。他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阅读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神圣经文中度过的。他已经学会了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他如今仍在东方语言学院学习阿拉伯语——但是,实际上,他已经非常精通阿拉伯语了,他们认识的时候他上二年级,当时他就可以阅读原本的《可兰经》了。 有时他带她出去吃饭,但是总是去便宜的餐馆。有天晚上他对她坦白:他正在存钱打算买一本十六世纪的希伯来语《圣经》。他的父亲很富有,但是给他的钱很少。但是,他仍然抵制不了《圣经》的诱惑。他已经付了三分之一的款,下个月他会付清剩余部分。他期待着《圣经》到手的那一刻。 他们认识已经三周了,然而讨论的话题仍然仅限于《圣经》和伊斯兰教。他总是对她讲述上帝,以及人类身上的上帝意识的永恒魅力。她自己不信仰上帝,她不觉得有信仰上帝的任何必要。她知道有人信仰上帝,他们觉得有此必要。她不觉得她会在鞋店里度过她的余生,她认为她会结婚生子。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被给了机会。这是她相信上帝的唯一方式。 他也不信仰上帝,不过这并不能给他带来某种安慰。他父亲从汽车轮胎硬化工艺上赚取了不菲的财产,但是他对此不以为然。有时他会体及他在诺埃里的住处以及在奥斯戈尔的一处房产4。她知道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结婚。他也没有自问过这样的问题。 她从来没认识一个像他这样的男人。他谈论穆罕穆德就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一个兄弟。他对她讲穆罕穆德的生平。他娶了一个商人的遗孀,他与科普特人5玛利亚的关系。穆罕穆德有十四个妻子,她们的故事他全都知道。他允诺阿拉伯人可以一夫多妻。这是一个伟大的主意——穆罕穆德以手中的武器和上天的名义捍卫了它。她觉得这种允诺很奇怪,不过她没有对他说什么。她也没有对他说她得整天帮助客人试鞋,有时候她对此感到很厌烦。她把这些想法全都藏在心里。她认为这些想法无论如何也引发不了任何人的兴趣——不过对她来说似乎就很正常。最终,她习惯了他的行为方式,无论何时他想以阿拉伯语背诵整章整段的《可兰经》,她都不阻止他;她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不过他让她觉得厌烦。 他买了一双长袜给她;他心肠不坏。可是自从他们做爱以来,她的生活便了无生趣了。一天晚上,她明白了原因所在。我不适合他,她对自己说。她的力量,她朝气蓬勃、充满乐趣的生活,全都因他的出现而枯萎;对此她毫无办法。不过,她很高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幸运的。她对自己说和他在一起时她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没能给她带来快乐,仿佛她早已知道了这些东西,她几乎没有必要去学。小主基督对他母亲说的话让她想哭。他那么年青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当着他母亲的面,这更加让她觉得厌恶。但是——这不是她的错——她不可能超越情感的某个层面。她不认为那个男人就是主。他只不过是个怀有高贵理想的人;他的死,正反映了他的仁慈。阅读他的故事让她不禁想到自己的父亲。她父亲一年前死了,被工业货车碾死的,当时他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他是一种早以存在的不公正的牺牲品。那种不公正会永远存在于地球上——它世世代代伴随着人类。 1. 纳西纸草古卷是人们发现的公元前100多年前的经卷。 2. 以上均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圣经》版本。拉丁文通俗本是圣-杰罗姆所译;希腊七十士译本应该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完成的,由七十二位学者完成;梵蒂冈手抄本成书于四世纪中叶,被新约学者认为是最可靠的抄本;西奈抄本包括了全部《圣经》;希伯来语本应该是指旧约;亚兰文本是用闪米特族的亚兰文写成,新约中很多章节都是亚兰文写的。希腊文本应该是指《圣经》新约。拉丁文本应该是指一般的拉丁文《圣经》。 3. 见2 4. 诺埃里和奥斯戈尔都是法国地名。 5.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传到埃及,多数古埃及居民成为基督徒。后来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被伊斯兰化,但仍有一些古埃及人坚持原来的基督教信仰,今天的科普特人就是他们的后裔。目前,在埃及全国,科普特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科普特在古希腊语里的意思即为“埃及人”。
© 版权声明:
本译作版权属于译者仲召明,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2-11-12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