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6 19:03:51
春天姗姗来迟。大斋期的最后三个星期天气清朗而严寒的……复活节的时候还是满地的雪,但是突然之间,第二天起了一阵暖和的风,乌云笼罩,温暖的雨倾泻了三天三夜。到礼拜四,风平息下来,灰色的浓雾弥漫大地,傍晚,天空晴朗了……隔年的草显出绿色;雪球花和红醋栗的枝芽,和黏性的樺树的嫩枝因为汁液而涨满了……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屋檐下读着列夫•托尔斯泰这段描述,自以...
(
32回应)
2010-12-10 20:56:08
对苏联的情热,冷却很久了。长住纽约,走访欧陆,到底使我渐入理知,回看俄罗斯。这些年几乎每岁去到西欧,去过,还想再去,可是老画友一拨拨结伴访俄,归来倾谈,我有心听着,并不热切地想去看看。叶利钦或普京的新俄消息多是政事,看了几部解体后的俄国电影,还是大好,而且大气:俄国佬究竟厉害。那部一以贯之的长镜头所拍摄的《俄罗斯方舟》最是回肠荡气,结尾,盛装的旧俄人群滔滔煌...
(
19回应)
2010-09-19 14:26:26
红场。下午六点。当我在地铁站口望见克里姆林宫塔尖,阳光灿烂如同正午——五月间,俄罗斯天色向晚延至夜里九十点钟,到了六月,终宵通明的白夜开始了。多好啊,时间在这里变得何等慷慨,单是明亮的黄昏与白夜,就对俄罗斯心生向往——在红场影像中,永远不变的区域是宫墙、尖塔、列宁墓、阅兵广场,还有圣瓦西里教堂如奶油蛋糕般丛集旋转的彩色圆顶。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环绕红场四方的地形...
(
3回应)
2011-01-21 18:55:39
1812年9月2日,拿坡仑与他的军队兵临城下,从山坡上眺望莫斯科。其时尚未出生的托尔斯泰想象自己混在敌军队列中,以统帅的目光写下《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的这一段:
早晨的光明是仙境般的,有河流,花园与教堂的莫斯科,在波克隆尼山前广阔地展开着,并且似乎在过它的寻常的生活,城里圆形屋顶在阳光里闪烁着像星一样……每个俄国人看到莫斯科,便觉得莫斯科是母亲,每个外国人看到莫斯...
(
10回应)
2011-08-09 23:01:01
但书中好几位政治犯相貌好看:玛丽雅•巴甫洛芙娜长着一对“羔羊般的好看的暴眼睛”,清纯坚定的西蒙松看人时混合着“严厉的神情和稚气的善良”,托尔斯泰甚至这样写到患肺痨死于途中的克雷里佐夫的尸体:“结实而好看的鼻子,高高的白净的额头……神色沉静,一动也不动,极其美丽。”
“好看的暴眼睛”。怎样好看呢?倘若没有小说的情节与对话,即便托尔斯泰的描写也和一张真实的...
(
12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