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知的游历》获奖所说几句话
谢谢腾讯·商报赏给《无知的游历》一个奖。我还要谢谢《华夏地理》杂志前主编叶南赏我去三国游历的机会,也谢谢他任我随便怎样写,而且不删一字。其中俄罗斯那篇写得比较用力,五零后一代是由苏俄文艺喂大的,但凡读过几本书的,都能说出托尔斯泰等等名字,但不知七零八零后年轻读者是否有感觉。
我到中年才后明白:苏联不是俄罗斯,而俄罗斯弄出一个苏联,苏联呢,结果弄出新中国。这是说来话长的事,我所以结结巴巴写了这篇很长的游记,说到关键处,吞吞吐吐,没讲明白,也不敢讲明白——最近正在读英国人详确记述1917后苏联人民生活的《耳语者》,这才是本大好书,给一百个奖也不够,不知道评审家们读过没有?
我到中年才后明白:苏联不是俄罗斯,而俄罗斯弄出一个苏联,苏联呢,结果弄出新中国。这是说来话长的事,我所以结结巴巴写了这篇很长的游记,说到关键处,吞吞吐吐,没讲明白,也不敢讲明白——最近正在读英国人详确记述1917后苏联人民生活的《耳语者》,这才是本大好书,给一百个奖也不够,不知道评审家们读过没有?
除了游历,还有回忆。
说实话八零尾巴对俄罗斯那段的爱不如对拜占庭,但明显俄罗斯写得更用力,读起来能感受到这种情感。拜占庭里有许多文人午后的浪漫情怀,是真的浪漫啊!
苏联不是俄罗斯,而俄罗斯弄出一个苏联,苏联呢,结果弄出新中国。
俄罗斯也不是纯粹的俄罗斯,德国对俄罗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那影响很大很大,德语,马克思……
70后也还是很喜欢旧俄文学啊,,,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时可着迷了。
看到陈先生更新,很高兴。
新年快乐。
虽未拜读 但祝先生新年快乐
陈老师的书都挺好,最爱纽约琐记,无知的游历写得好,上半年已读玩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