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会上的发言 (试发表)

其他 创作
在北大“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会上的发言 (2010年10月30日上午) 王家新 首先谢谢陈晓明教授的邀请,晓明兄不仅发了邀请,还写了信,说家新兄我知道我们有些观点可能不一样,但我们应坐下谈。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观点和晓明兄不一样了,我只记得私下里问过他一声:晓明兄,听说你们在搞“共和国文学”是不是?因为我有点糊涂,搞不清楚是哪一个共和国,因为很多国家都说自己是共和国,朝鲜啦,伊朗啦,晓明兄一听很严肃地说“哎,这可不是我提出来的。我搞的是‘当代文学’!还把你写进去了呢”。 反正我现在一听到“国”这样的大词,头就有点大。我们从小就要求“摆正个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摆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国家,我们自己到哪里去了?因此,我欣赏阎连科昨天讲的,我不是中国文学,也不是世界文学,我只是阎连科文学。不过,我没有连科那么牛,我只想说,我只是为文学、为我所认同的那些价值工作而已。要那么多标签干嘛呢?现在我们是在北大,“未名湖”这个名就起得好,名可名非常名,有一种哲学味道。我想我们还是要进入一种“未名”的存在状况。作家诗人当然要体现种族的良知,但他们也应当是超越了任何族群限定的一类。这正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在印发的发言提纲里我写到一点“个人性”,因为在我看来,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作家诗人,都必得首先立足于他的“个人性”。当然,这种“个人性”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存在。脱离了这种“个人性”,脱离了个人经验的具体血肉,任何对“本土性”的张扬都有点可疑。现在有人大谈“中国经验”,这不是不能谈,但能否给我们谈谈你的“个人经验”呢?谁能代表“中国”讲话呢?作为写作者,我们谁也不能代表。我们无非只是一些被代表者。据说一位中国艺术家在做报告时,听众问他怎么看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大打“中国牌”这种现象,这位艺术家的回答是“不打中国牌打什么牌,难道打外国牌吗?”这个回答看似有理,但也掩盖了问题所在。除了“外国牌”和“中国牌”,就没有别的“牌”可以打吗?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一个独立的有创造力的诗人,你要打的只能是你个人的牌。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就是这张“个人的牌”。把一个作家和诗人简单地视为某个民族或文化的化身,这其实是对文学的简化和取消。 话说回来,我也理解一些这里面的身份焦虑。多年前我也有这种焦虑,不过不是在国内时产生的,恰恰是我90年代初在英国的那两年期间产生的。在西方的那种经历,逼着你当一个“中国人”,因为西方人有一种很固执的对差异性的要求。你不当不行啊。所以在外面的中国文化人都打太极拳去了,弘扬中华文化去了。我不会打太极拳,书法也没好好练过,怎么办,难道我就不是个中国人吗?上个月我们在人大举办了多多诗歌朗诵会,多多朗诵了他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朗诵到“秋雨过后/那爬满蜗牛的屋顶/——我的祖国”时,我注意到他很冲动,把“我的祖国”好好强调了一下,手中的诗页都抖动了起来。我完全理解那种强烈、复杂的内心冲动——他妈的,那也是我的祖国啊!所以在伦敦期间,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强烈而深刻的内在冲突,以至于有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一本英文小说的书名“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见到你的父亲?”),也被吓了一跳。在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一声当头棒喝。是啊,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看到你的“父亲”?二十世纪的历史巨变和革命文化,已彻底改变了中国,它使“中国传统”成为一种遥远的模糊的文化记忆。我们知道“五四”之后,朱自清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背影》,不管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激烈地反传统,他们“在晶莹的泪光中”还可以看到“父亲”那“微茫的背影”,而我们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共和国”怀抱里的人呢?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就是我们的困境。好在我并没有因此走那条“靠山吃山”、“打中国牌”的路子。作为一个诗人,我们只能扎根于个人的经验和真实的存在。我也不想像张艺谋那样,非要把大红灯笼挂上国际文化市场不可。一些年前,我参加比利时的一个国际诗歌节,一位记者采访,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许多中国导演的作品很中国化,而你的作品不是这样?”我当时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回答,这句话是:“即使穆罕默德不和骆驼在一起他也是阿拉伯人”! 我当然是个中国人,这还用证明吗?在这里,我还想谈一下这次会议的“汉语写作”这个概念。我想李白他们肯定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更没有写过这方面的诗论或论文。这个“当代汉语写作”本身就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产物。我过去也对汉语有一种崇拜,或者说有一种恋母般的情结,在伦敦时我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在那里你没有祖国/母语就是你的祖国/在那里你在地狱里修剪花枝/死亡也不能使你放下剪刀”。但现在我意识到,我们一方面要深入发掘母语的潜能和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拓展它和变革它。怎样拓展它和变革它?这就需要借助于外语和翻译。张旭东过去翻译的本雅明的著作影响了我们许多写作者。我就很认同本雅明在他那篇《译者的使命》中提出的“纯语言”的观念。在本雅明看来,“纯语言”是译作与原作的共同来源,它部分地隐含在原作中,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能窥见它,并得以发掘它和显露它,使“纯语言的种子”成熟、生长。 这就涉及到翻译对于母语的重要意义。昨天杜博妮教授说翻译研究可促进文学的成长,我深有同感。因为我自己也从事翻译和翻译研究。几天前武汉的一位年轻诗人来信,说我译的策兰,给汉语带来了“灼热的新质”,这使我惊异于他的敏感。不管怎么说,在巴别塔的“变乱”之后,翻译已成为人类的宿命。如德里达所追问的,我们真的“拥有我们的语言”吗?不,我们并不真的拥有我们的语言。只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在不同语言的相遇、相互映照和相互挖掘中,我们才有可能显露出那种真正的、绝对的语言! 这里是一个例子,我们都熟悉的戴望舒。他的翻译决不是一般的语言转换,可以说,他用洛尔迦的西班牙语重新发明了汉语。当然,也可以说这是相互发明。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得到了锤炼,照亮和提升。 因此我也理解为什么顾彬希望中国作家多学“外语”,他是真心为中国文学着想啊。很多中国作家没听明白,以为要他们去考职称!其实,顾彬已把道理说得很明白:“一个德国作家说:如果一个作家只掌握一种他的母语,说明他什么语言都不会,因为他不能从外部来看他自己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这样,谈到最后,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语言的问题,因为文学的价值最终只能由语言来承担和决定。贺绍俊昨天讲中国作家批评家“没有意识到语言已成为文学发展的关键”。这是有识之言。赫塔•米勒的书刚出版,我们去读吧,不说别的,她的语言就很厉害,“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我们会这样说话吗?我们只会说一颗热土豆好吃,一颗热土豆管饱,等等。所以和人家比勇气我们可能没那个勇气,那么,语言呢? 好,就讲到这里,谢谢。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王家新,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35人
最后更新 2010-10-31 19:43:35
Ayin
2010-10-31 17:54:05 Ayin

当代汉语是被绑架了的语言,她要么半死不活,要么胡言乱语。语言如果失去想象与勇气,是言说她的人的最大悲剧。

土豆快跑
2010-10-31 19:09:32 土豆快跑

精彩,一读再读!

[已注销]
2010-10-31 19:43:35 [已注销]

诗人没有死去的只有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