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 x 崔君衍 双剑下山 大话影评演武场 (试发表)

其他 创作
转载自《精品购物指南》(2011年8月8日) 编辑/沈寅 录音整理/关扬 摄影/余学海

[引言]戴锦华,以厚实的理论做电影批评,90年代就撰写一系列关于电影批评、中国电影的著作,她在学院之内却始终关注大众文化、大众消费,保持一贯的清醒和精准。崔君衍,西方电影理论的传递者,译介了英语、法语和俄语的电影理论著作,包括影迷必读本《电影是什么?》,也是1980年代发表了现代电影理论著述的学者之一。两位电影理论批评大师,如身怀绝世武功却隐居学院的世外高人,适逢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狂热的现状下,携最新力作下山游走,提供电影批评的演武场,大谈中国电影现状。 《LIFE IDEA》:当电影3D技术成为一种趋势时,电影语言会受到冲击与革新;此外,如今电影拍摄方式,放映方式也与以往不同,比如手机拍摄,网络视频等媒介出现,在这样前题下,对电影及电影批评会有哪些影响呢? 戴锦华:我个人认为,3D技术到目前为止,只是不是一个不甚成熟的技术,它和上世纪50年代立体电影出现的时候没有本质的改变。至少迄今为止,3D还只是一个商业噱头。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影片,我大都看过2D和3D版的,实际上两者放到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3D影片在电影语言上没有根本的革新或改变。它只是会比较强化那些可能出现3D效果的场景与场面调度。本来,电影作为二维的平面艺术,对每一个导演都有“如何创造三维幻觉”的挑战,3D只是突出了这个元素而已,对于电影语言来说并没有带来什么必须的革新。但是数码技术不同,开个玩笑说,要讨论的近年来的文化艺术,关键词可能是“Ipad”,类似技术可能包含着颠覆性的的潜能。不过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数码技术还没能令自身成为独立影像艺术的一种样式,它仍在模仿胶片电影。比如用手机拍的电影如果最后还是在大银幕上放出来,对观众来说,区别只是影像的质量和清晰度。真正造成区别的是观众的观影方式——如果用手机、MP4看电影,事实上接受条件便完全不同了,当你画面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原来在银幕上追求的构图、设色、光线等等表意关系就无效了。但这并非数码技术自身的必然规定。我觉得,新技术对电影的冲击、电影对新技术如饥似渴的吸收,从电影诞生就一直存在。数码技术会不会终结或者彻底改写电影,还有待观察。不过数码技术使电影生产的资本门槛、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使得电影在技术上、硬件上的个人化的成为,由此改变了电影的生产生态,是否因此彻底改变电影?我在期待。 崔君衍:巴赞曾经说“电影是趋向现实的渐近线”,而有了3D新技术,随着电影语言的新演进,电影既实现着人类完整再现现实世界的梦想,也超越了现实主义理论假设的现实世界,深化了想象的世界。借用巴赞的另外一个说法:既可表现现实又可表现想象的真正的”完整电影“也许还没有诞生呢。对于数码技术和3D,我个人的感受是,你的想象空间的确因为新的技术而扩大了,不再是纯现实的一种“真”,可以把人心里的想象、追求、梦想变成很真实的意象放在你的眼前。这一点来看,新的科学技术,为电影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新技术就像电影的强心剂,因为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影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戴锦华:数码技术有可能成为电影的终结者。 崔君衍:但我觉得电影起码还有相当长的生命,我们恐怕看不到它的终结。 《LIFE IDEA》:近年来网络影评人的崛起,包括利用微博等散发影响力、对国内影片集体打分、参与一些电影放映活动,以及一些外文电影书籍的引进与翻译,逐渐占领话语权,对这个现象是如何看待的? 戴锦华:我觉得网络是一个能改变人类生活的革命性的因素,而且它具有了实践民主空间的潜能。网络影评人的崛起有助于中国电影工业和中国观众更快的走向成熟和多元。否则的话就只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我们永远是“眼球经济”的牺牲品。当大家用网络、微博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观影经验讲述出来时,这就提供了一个比以前传统媒体靠口碑要快得多的一个宣传方式、一种有效的参数。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影评的确是件大好事。网络成为一种通道,使原来那些官方机制内部的选拔机制被打破,提供了传统之外的另类选择。我自己观影也会参考豆瓣网。 《LIFE IDEA》:之前也曾发生沸沸扬扬的“交口费”时间,豆瓣上也有“水军”集体抬高一部影片的分数,网络欠缺的是什么? 戴锦华: 网络不是真空的。当这个社会充满腐败的时候,网络怎么可能是纯洁的呢?这倒无需多论。好在,不可能所有网络影评都被收买,这与电影上映之前所有媒体文章都是 “软广告”比起来,仍有空间和可能。资本无孔不入,但网络也能是真话游击战的场域。 《LIFE IDEA》:那两位老师会关注网络影评么? 戴锦华:我自己看电影也会参考豆瓣啊,其实上网查资料的时候比较多,通过检索关键字,获得相关的资料。崔老师呢? 崔君衍:你看我这个岁数,也不像看网络的啊,就是前不久才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叫“豆瓣”的网站,就试试看了一些书评、影评,我觉得这其实还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上面的内容,我觉得还比较公正,大家都在发声,都在表达自己的观念,虽然刚刚也提到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现,但毕竟不是主流。我个人的经历是,有一次我在豆瓣上关注《盗梦空间》,我当然很关注大家的看法。这部片子的确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而且年轻人的那种朝气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不断追寻如何破解这部影片的谜团,比如最后一幕陀螺是否继续旋转就激起了很多讨论。于是我就找到拍摄方询问谜底,他们说陀螺最后是倒了的。 戴锦华:《光影之隙》上我也写了《盗梦》,我查到的资料是,导演诺兰说,他也不知道。崔君衍:不过拍摄的人说是倒了的,后来我再看影片,也觉得是倒了。它倒的原因就在于影片中的“岳父”从来不会在虚幻的梦境中出现。所以说,豆瓣帮助我引导我去走上这条“求知”的路。很多人都是抱着一种求知的态度,在豆瓣这样的平台上寻求一些解答,很多人也希望帮助求知的人找到解答,在写豆瓣的时候很认真。所以我也希望从这条渠道中汲取营养。 《LIFE IDEA》:那在当下,重申电影批评的意义是什么? 戴锦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健全,很容易捕捉的表征之一是“批评的缺席”。我说的这个批评还不是我们强调的那种“批评”,而是有信誉感的、不被买断的、有机的和观众、市场相关联“影评”我以为,它在纸媒、网络、新老媒体上都还不够。那我今天所强调的“批评”是文化和思想性的电影批评,因为几乎从电影诞生那天起,至少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国的社会里扮演的角色实在是太重要了。任何一个关注文化、思想、社会的人都无可否认电影在整个社会当中起到的巨大的塑造作用。 崔君衍:小戴基本上倡导的是电影与文化的挂钩,这个很重要。其实,1930年代时,电影的作用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尤其是60年代以后,电影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文本分析的研究对象,电影起到了对文化现象的梳理、阐释、借鉴、运用、改编等等的作用。说电影只是娱乐太片面了,电影融合着非常宽阔的文化现象。所以,电影批评不仅仅有着一种“引导观影”的针对大众的推介、评论的作用,还有着对电影的更深层次的阐释与理解。电影甚至可以成为各种学科的教材,这么丰富的资源,用criticism把它开辟出来,变成文化宝藏的话,我想对任何人都会有用。 《LIFE IDEA》: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影评人的职责是怎样的呢? 崔君衍:还是那句话,interpretation(阐释)。影评人作用就是这个,要阐释。阐释包括你的立场、选择、态度、观点和学术涵养,把这些推荐给你的读者,让他们接受或批评你的观点,有一个互动,宣扬健康的文化,你就起到了作用。 戴锦华:其实,电影批评的责任不外乎两种,一方面,电影批评有责任去营造一个更有文化和修养的、有更多元品味的一种电影生态;同时,它也有责任使电影的环境变得正向的,更有互动的一个发展空间(我不愿意用“健康”这个词)。另外,就是我们强调的这种批评,其实它并不特殊,和所有的文化工作者一样。中国也在面临着千年大变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不能帮忙,也能帮闲吧!

《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 主编:戴锦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7月 定价:42.00元 透过光与影的缝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但五色斑斓的影像又是如何折射或操纵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本书的作者大多身在学院,笔下的文章却绝非自我囿闭的“纯学术”;书中辩谈的话题,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电影言志、介入当下的心愿,具有深广的全球视野。 崔君衍:电影仿佛是三足鼎立的一个宝鼎,有创作实践,有理论批评,还有市场营销,就是它的产业化的过程。电影批评在这三者中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不是决定意义的。这样三个元素互相影响构成一个和谐整体的话,电影会健全的发展(小戴说不愿意用健康的发展)。 《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 作者:[法] 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 译者:崔君衍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5月 定价:49.00元 以辞书的形式汇集了电影理论批评的范畴,以全面的阐释展现了电影文化研究的视野,以简练的文字传播了电影学术探索的常识,是培养艺术教育素质的一部值得阅读和值得参考的读物。它好像一个路标,把电影理论和批评的一个一个最基本的路标告诉读者。

tips: [小标]双剑的“独门秘笈” 戴锦华 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兼职教授,并曾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专著有《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电影批评》等十余种。 崔君衍: 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兼《世界电影》和《环球银幕》主编。现任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著译作等身,其中最著名的有《电影是什么?》,是影迷的必读书。 [小标]影评是什么 通常的“影评”在中文中包括媒体的电影评介、观众的观影感悟和电影批评等,那英文中“film review”、“film criticism”,究竟指向什么? Review更多的是指一个记者对影片自身、对市场更针对的分析、评价、推荐甚至打分。Criticism可以涵盖review,但是比其更宽,尤其到了文本分析的程度,criticism就不再限于市场或观众这一类,而是针对像大学这样的一些学术团体,所以criticism更严格、宽泛、学术。 电影批评的分类 在西方,电影的criticism包括两个很重要的潮流,一个是impressionism criticism(印象式批评),另一个是 scientific criticism(科学式批评)。impressionism criticism更多是个人的感悟,像巴赞就属于这一个范畴,当然其中也有理论的支撑,但更多是通过观影效果、感悟而分析得到的一套对影片的理解。到了米特里后期,他的心理学对电影的分析就讲求科学性。1960年代开始,电影符号学,完全是追求scientific criticism ,想把电影批评纳入到一种语言学、符号学这样的科学范畴里面,完全符合了西方的“新批评”思潮,即new criticism。这是两个范畴,但是中间会有融合或交叉。

[小标]双剑支招,选择电影书 戴锦华:学电影的最佳途经是看电影 我一直说的那句话,学电影的最佳途径是看电影,你不会只通过课堂或者读书就能作为一个内行来看电影,获得更多的快感或愉悦。另外,像德勒兹写得关于电影的书,就已经进入到理论和哲学的领域上,选择阅读此类书的话对你的帮助就不只在电影方面了。我想,还是从观影开始,你获得一个真正的体验和感觉,你就可以很自如的选择你的阅读和观点了。 崔君衍:注重经典的著作 除了看电影,甚至有机会拍电影,多阅读实践性书籍之外,我建议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也一定注意经典的著作。因为很多关于电影的论述,经典书已经说得比较透彻,最好去钻研一些经典的著作。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戴锦华,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40人
最后更新 2011-08-12 12: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