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悟动人 ——读陆令寿散文集《远行》

杂文 创作
碧珊 发表于:
《海外文摘》2015年第六期
以感悟动人 ——读陆令寿散文集《远行》 文/碧珊 现代人都提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但就个人而言如果游者在游览前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当地的历史、民风、人文有一定了解,所去的旅行也只是浮光掠影、流于表面——仅仅满足视觉上的猎奇,没有更深层的启发,更不用说再结合山水谈古论今,有“赤壁怀古”的升华了。 笔者很少写游记,仅有的几次写作经历每次都写得不轻松。毕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人去国内国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新鲜了,想把一个别人也去过的不新鲜的地方写出新意绝非易事。好在古今中外游记类散文佳作甚多,多读读他人佳作对于游览和游记写作本身都十分有益。陆令寿的散文集《远行,给你一个故事》就是近年来游记类散文中难得的佳作。该书文字质朴纯真,行文流畅随心,阅读时除了能跟着作者的眼睛去看景还能由景生情,由情生思,从而对该地的人文风貌和气质灵魂有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 个人认为,游记写作可以粗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真实原版再现。指游者对游览过程进行详尽描述,包括行程安排、衣食起居、每个景点所见所闻,细致详细程度堪比纪录片。这样的游记是真实旅游过程的真实记录,不掺杂个人主观因素。如果文字生动优美,不失为一篇合格的游记。因为最容易写,也是现在常见的游记形式。 其次,原版再现配以主观情感。这种游记是在“纪录片”游记的基础上结合游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和人生感悟。遇景抒情,自然而发。可以抒发对所见景物的赞叹,也可写所见景物引起游者个人的感悟回响。这需要游者对外在风景事物触感敏锐并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遇景抒情,抒发的其实是个人的过往情感和人生折射。游览过程正好给了人们一次集中酝酿的机会,让游者能在短暂的旅途中通过身心与大自然和城市的融合触动心灵深处。写景的同时其实就是写故事,写自己写城市风景的故事,从而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也升华了所游览地方的内在含义。 著名印象派油画大师高更就说过,他画中的色彩绝不是真实世界的原版再现,而是经过大脑对真实世界的主观感受反馈到画布上的色彩。从这一点来看,陆令寿的很多篇游记都达到了这个层面,比如我个人很喜欢的《罗马,在文明与野蛮间穿行》《阳光下的那不勒斯》《莫斯科,守着自己的灵魂》。陆令寿的文字质朴、清新,又不乏历史厚重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于所去城市人文景物的喜爱和由衷赞叹。写景的同时加入当地的历史传说和他本人的看法,适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白,引人思考。他的文字如同阳光和清风,配上他拍摄的数百幅精美照片,在几个城市中穿梭来往,一吸一呼都带着那个城市的灵魂。 值得一提的是,陆令寿在行文中很好地保持了一颗初心。在他的文字中几乎看不到阴暗灰色的东西,哪怕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前人的质疑也总能带给人积极深远的正面意义。这是十分难得的。 第三种游记,也是最难的一种。写景非写景,写景物之外。达到这个程度对游者的文笔要求不高,对他的个人风貌,人格魅力要求更高。游览者本人需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思想蜕变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类游记在古代文人中多见,都是作者因为身处逆境,怀才不遇,满腹壮志无处诉说,只能寄情于山水,并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特定时刻奋勇勃发一气呵成的名篇佳作。 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游者本身的传奇经历和强大的个人魅力已给所游览景物罩上了一层超脱自然属性的光环,让游者自沉醉,读者为之着迷。如果再有李白、苏轼的才情,写就的肯定是游记中的极品了。比如陆令寿在文中多次提到的徐霞客就是知名的游记大家。他曾多次甘冒生命危险去奇峰峻岭步行途旅,将个人的志趣与游览山水结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游记创作,写下了千古名著《徐霞客游记》,为世人传颂。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游记短文《石钟山记》。在此简略记述一下。文中说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曾说过微风吹过这石钟山就会发出如同撞钟一样的响声。人们都不相信。唐代有个叫李渤的人去探访石钟山,找到了两块大礁石,用力敲打礁石发出巨大的响声,就以为自己获得了石钟山的奥秘。苏轼更怀疑这个说法,就亲自雇了渔夫划船去探寻。他们来到了一个湖口,湖口下的山中有很多孔岩,里面的孔洞又深又曲折。到了夜晚,湖水突然澎湃起来,从岩石山中间穿流,与那些孔洞撞击与风浪互吞,发出了好像演奏编钟的响声。苏轼就笑着说,古人(指郦道元)看来没有骗我们啊! 苏轼之所以能发现石钟山的真正奥秘而李渤没发现,是因为他让渔夫把船在夜晚停在了悬崖绝壁之下,是冒着生命风险才能看到这一奇景的,而古人郦道元显然也经历了这样的冒险才第一个发现石钟山。没有走远冒险的人以为敲石头就是钟声,走远又冒险的郦道元和苏轼为了获得石钟山的奥秘又不得不将自己置于绝境。这一点和写作小说是何等相似啊。一位作家只有在创作时经历常人所没有,付出常人所不能才可以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游者又何尝不是要冒着生命风险和自然逆境才能收获常人看不到的风景呢。 这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对于游者和作家而言,都是无法抗拒的。 所以苏轼有理由赞叹郦道元的勇气轻视李渤的浅薄。 山川湖泊,高原丘陵,给游者设置的迷障如同人生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只有勇于探索不惧艰险,才能突破屏障收获到人生的至美至高。这种感悟以这样一个幽默的短文来展现也只有苏轼这种大情操才子才能做到。也就难怪《石钟山记》会成为千古佳作。这又给陆令寿的游记写作提出了更高的期盼。 最后,我想以陆令寿在自序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结语。因为这段话最能代表他那颗平淡不平凡的写作之心。预祝他能在今后的游记写作中创作更多的佳作,勇攀高峰。 在旅途,在人生。 “一个人的生命是极其有限,我们生活的圈子又很窄小。只有跳出按部就班的生活圈才能见所未见、知所未知,启所未启……生命宝贵,只有一次,把写作和旅游结合,完全是让自己在世界上重活一遍,拿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比别人多赚了一个生命,何乐而不为?”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碧珊,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5-07-11 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