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作者:
王伟平
作品: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非文学 译作) 第2章 共5章
发表于:
图书《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0月
导言 埃默里克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社会学老师。他非常有意思,名字很奇特,一头卷发,有点秃头。而且常把卷发梳直加以掩饰。但当天气潮湿时,情况会很糟糕,他的头发会卷成密密的一团,暴露出光秃的头皮。一天,我在课堂上问他,为什么他的头发有时会卷起露出秃顶。他对此不置一词,毫无理会。我把这个奇怪的现象告诉了父亲,他说是因为空气潮湿让老师的头发卷起来了。第二天,我在课堂上说我知道老师的头发为什么会卷起来,埃默里克老师听后满脸不高兴。 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也可能因为我在课堂上公然纠正他的授课内容——尼加拉瓜瀑布面朝美国;也可能因为我经常在课堂上提问。终于一天当我再次提问时,他勃然大怒。 相反,我父亲则会尽可能详细地回答我的任何问题。(是的,几乎每个问题。当我问公鸡没有谷场周围空地上其他大牲畜的阳具,它怎样和母鸡交尾时,父亲叽里咕噜嘟嘟囔囔,我根本不明白说的什么。)后来当我自己的孩子进入“十万个为什么”阶段,我问父亲这会持续多久时,他说:“如果幸运,能持续到永远。”然而,大多数人长大后就走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那些没有走出这个阶段的人就成为了心理学家。 所以当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起批判性思维这一新事物时,感觉就像莫里哀作品里的人物惊奇地发现自己一生都在出口成章而不自知一样。孩提时代的我就一直在进行批判性思维,现在又一直把讲授批判性思维作为我的课程必不可少的特色。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广为流行,对于它的定义几乎没有一致意见。我认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主要是一种爱问为什么的态度——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为什么它会发生?为什么我要相信这种观点?非常不幸,大多数孩童都至少会遇到一个埃默里克这样的老师。他们学会了不要提问,少扰为安。 在我成为教授后,我修习了其他学院的一些研究生课程。有位老师非常直白地道出了他的期望,希望我们理解他的课程,当我们不理解时,他希望我们提问。每隔几分钟他都会中断讲课说:“苏珊,明白了吗?”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回答“明白了”,包括我。问题是,我常常不理解讲课内容。有一天他问道:“唐,你明白了吗?”我下定决心说:“不清楚。”全班的人都望着我,好像我制造出了刺耳的噪音一样。后来在课间休息时,几位同学对我表示感谢,说他们从来不理解这位老师在说什么。所以,经验、习惯、社会期望、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趋同行为,阻碍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我们学会了规则,现实的法则。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已接受了数年的顺从训练。运用批判性思维会让你陷入困境,就像小孩因过多的好奇心而忽视社会礼教所陷入的困境一样。 怎样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数年前,教育家们强调的是能运用到任何研究领域的思维的普遍原则,这也是我们在中学开设拉丁文课程的部分原因。然而今天已形成共识:批判性思维在特定学科背景下比抽象条件下更好掌握。认知心理学家发现要想在某个学科上像专家一样思考,就必须掌握该学科得大量基础知识。并且,在某个学科掌握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并不会迁移到其他学科。 由于上述原因,我不想列出关于批判性思维规则的表单,好像只要记住这些规则,就能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似的。这就像通过记住钢琴上的键盘位置,就可以成为钢琴大师一样不可能。相反,我们从近年来学生问我的问题开始着手,以消除阻碍我们理解心理学的屏障。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涉及心理学中重要的特定原理或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练习这些思维技能,你也能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 版权声明:
本译作版权属于译者王伟平,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上一章  |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