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胃

散文 创作
森子 发表于:
《青春》2011.09
当初准备这个演讲题目时,本想命题为“诗歌与未来”,但想到每位访台的诗人所谈论的都将暗含这一主题,我就转喻一下“诗歌与胃”。胃是我们身体里幽暗的器官,它是海洋官能——生命的起源,创造力充沛的象征。我用这个比喻,也是对其他比喻的防御。胃亦是同音、不同意的未来,我以此来投射、转喻我对未来的理解。 确实,我对这个黑暗的容器——器官感兴趣,这可能跟我年轻时得过胃病有关,那时的惨状是疼得在床上打滚,蹲在地上半天都站不起来。后来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胃病在我30岁后渐渐消失,基本不再来打扰我、折磨我。 我们大多是在有病的时候才关心自己的身体,之前,我们可能根本就不在乎胃的工作,视它为不存在。只有当它(胃)痛苦地叫唤的时候,哦——我们这才发现并注意到胃的存在,而且不仅存在,它还关乎我们的健康和未来。中医也把胃气视为人的各种气质、气势、精神的表征,金·李杲提出“人以胃气为本”(《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就是强调胃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动笔写这篇演讲稿的前十多天,很不幸,我的母亲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我看见母亲的痛苦、遭罪也来自胃。更残酷的是,我看到插在母亲鼻孔里的一条胃管,它不是为了从鼻孔输入流食,而是为了引流出胃液和胆汁。胃管引流(反流)出的胆汁是绿色的,更是苦涩的、难言的滋味。这是一个怪诞的图像,我所看到的插胃管的病人都似痛苦的大象,喘息着,在虚弱的泥潭中呻吟、挣扎。其实手术时感觉不到痛,麻药失效后才会有痛感,但插胃管却是在你完全清醒的时刻……后来,我终于看到母亲拔掉了胃管,我备感压抑的心才得以恢复正常的跳动。我真希望我没有写“诗歌与胃”,为什么要谈到胃呢,为啥就这么巧合,让我看到母亲受这样大的罪呢!这个黑暗的胃为我的演讲提供的是不祥的或暗淡的前景,这是我不曾预料到的,也不是我所希望的。今天我站在这里演讲,而我母亲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希望我回去的时候,她老人家已经康复了。 在这里,我主要谈的是诗歌与消耗,或诗歌与消化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与泥沙俱下的90年代诗歌告别后,我曾经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先说诗歌与消耗:一首诗邀请你来消耗,首先要消耗你的注意力、你的激情和才华;一首诗通过消耗你来充盈它自己,这是对写作者而言。一首诗也通过被消耗而得到读者的补充、修正,再运转到批评、理解(误读)、接受的轨道。诗人作为被消耗者,为一首诗注入能量。这种能量也将在阅读中被消耗,又被读者补充。每一首诗里都有诗人的胃液和胆汁加入这黑暗隐秘的工作,请原谅我又想起胆汁的颜色。 想想,鱼是怎样消耗大海的?这样你就理解了诗人的工作性质。大海不就是更大的胃吗,它的蔚蓝与胃液、胆汁的颜色多么相似啊!昨日,我们去看朱铭雕塑公园,路过基隆港,我又看到了太平洋,那一波一波的海浪也如地球的胃液和胆汁在涌动,让人感慨,心潮难平。在这里,我又一次说,胃就是我们身体内部幽暗的大海,痛苦的波浪一旦唤醒你,你就再也不能睡得安稳(这似乎也是诗人多失眠、夜猫子生活习性的一个佐证)。你时时刻刻被胃(未来)召唤着,被诗歌消耗着,你的体力,你的精液,你的高烧,你的半夜错乱、梦呓和直觉,你的肌肉、脂肪、水分和燃料——你渴望被诗歌消耗,也包括被阅读消耗,凡创造性的工作都属于高消耗。最终,你的一生被诗歌消耗,你感到这还不够,你希望一首诗乘以阅读它的人数、时间、地点、国度,扩展、延伸开来,你把自己交付给未知的命运,你用诗歌抵御死亡,这是你作为诗人的责任,加入到伟大的前辈诗人中,如果有可能,你也是在创造前辈诗人,用你的胃液让过去与未来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 谈到现代诗歌的胃,我们自然会想到波德莱尔。当代诗歌也需要像波德莱尔那样的胃,消化城市、消化丑恶。现代城市也需要以绘画的方式、音乐的方式来消化它,更主要的是以人的居住和生活来消化水泥、石头、砖混结构的城市。有消耗就有吸收,维持我们体内的平衡,否则我们就会面临衰竭。诗歌最主要的行为也是居住——在冷漠的现实和人心的建筑中,这也是荷尔德林意义上的栖居。 胃不能消化的也就如结石,成为肌体内痛苦的钻石——也是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索。当我们反观自身,我说钻石是人生欲望的痛苦结晶,也是形而下的不满足的,而且在泌尿系统的三处狭窄中很难被排出。这个欲望的不满只能用积攒的痛苦填平,直至发作,在狭窄和阻塞中——生不如死。或者是杜冷丁式的救赎,求助于麻醉、缓解的艺术;或者如胆摘除,成为空虚的自我防御系统和对它的怀念与担忧。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肌体内的痛苦不少于人间的痛苦,诗歌内部的痛苦不小于诗歌外部的痛苦。而承受、放大、收缩,这正是胃自然的功能,也是从遥远的、晦暗的过去向未来闪烁不停的星空。 诗之胃也是疲惫的,它渴望新鲜的、陌生的语词的刺激,辛辣、讽喻的刺激,尤其在这个反讽的年代,太容易审美疲劳了。 其实,我们希望的是,中国诗歌有一个强大的野蛮的胃,能够消化一切的胃。敬文东在《失败的偶像》之“肠胃的精神分析”中说:“鲁迅在许多文字中都曾经暗示道:我们必须要有一副野兽一样的好肠胃。拿来主义需要一副野蛮的胃口。从工具论的意义上说,拿来主义拿来的就是野蛮的肠胃。” 这个“野蛮的胃”不仅能够消化路易斯·辛普森在《美国诗歌》中所说的“橡皮、煤、铀、月亮、诗”。也能消化所有的中国特色,所有的借口,鸦片、文革、李白、杜甫、三峡大坝、矿难、玉树和汶川。我以为,辛普森诗中所说的“橡皮、煤、铀”代表着现实利益和利害种种,它既是诗人反胃的对象,又是诗人必须消化的原材料;“月亮”则代表伟大、柔和或阴冷的传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它能萌发既处于当下又如隔世的感受,它更是一种标准(已经失效或未失效)、古老的关怀和参照系统。这里,我认为最应该加以注意的是“诗”——消化诗。是的,只有诗歌能够消化诗歌,只有诗人才能产生诗人(哈罗德·布罗姆的观念)。在消化诗这一项上,很重要的又是消化译诗,自新诗降生以来这一影响是显著的,这一百年间很难找到一位不读译诗的优秀诗人,其他的间接影响更多。同时也消化我们本国的古典诗词和文化,这些是我们早就意识到的,但做得还很不够,或者说成绩还不够彰显。 所以说中国诗歌的胃里有两大重要原料(也同时是消化液和消化模式),一个是本土的古典诗歌、诗学,一个是外来的译诗(诗观),它们当然要打架——自胡适以来——一直在折腾中国诗歌的胃。它们当然也要抱紧中国诗歌的胃,并不得不这样撕扯着相处,除非胃的机能全部改造,但这有可能吗? 退一步似乎又是海阔天空的,汉语所能表达的、包括译介的都是中国诗歌(或在汉语中能够成立的诗歌),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更广大的空间和时间段上共处。 我们再看看针对中国诗歌消化倾向和消化能力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被要求不要挑食,消化泥沙俱下的时代生活。这是一些怀有诗歌抱负或野心的人,他们认为诗能消化一切。 另一方面则要求保护诗歌的胃,严格挑剔入胃的食物,如素食主义和高贵如“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等等。虽然从诗学角度上,他们认为什么都可以入诗,但不见得什么都能够得到最佳的表达,所以他们的诗学命题是:少即是多。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胃的反应——反胃,对假大空、滥情、伪崇高、集体无意识、御用写作的呕吐与拒绝,体会胃的痛苦和价值取向。还要体察我们的胃是否民主,它也可能是专制的帮凶。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刻警觉的,不能给你一点好处,正合你的胃口,或为了维持虚名就以吞噬和制造垃圾为乐。 如果细分一下诗人们的胃口,我们就可以得知哪些是食草动物,哪些是食肉动物,哪些是杂食动物。 如果再对位一下:食草动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或偏爱山水、田园诗,守着孔子诗学的最低本分。 食肉动物——喜爱处理生猛的现实题材。其实,最凶猛的现实是日常,任何奇迹、诗意的冲动都会被日常生活吞没,而写作行为即是日常的,也是对日常生活、行为、习俗的抵抗。 杂食动物——以上两者兼而有之,大诗人应该从这里产生。 可以说多数诗人都希望自己是食肉动物,或愿意被看作是以食肉为主的动物(偶尔拈花惹草),哪怕青草对他的胃口来说更适合一些。 现在,也有人要求诗人面向底层,消化草根的,似乎更有道德、更具使命感,其实乃一厢情愿。我想,我是不会站在道德或文化的高位上审视他人的不幸和痛苦。我可以与他们聊天,一起抽根烟,但我不会随意就做他们生活现状和诉求的代言人。题材上三六九等的划分无聊至极,但这一说法却一直比较时兴,所以也不绝于耳。这样巨大的社会诉求有时也会让诗人厌烦,心跳加速。 理想化的文学的胃,当然是鲁迅先生的 “孺子牛”式的自我勉励的经济学,与梭罗给田野押上韵角有得一比——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低成本、高回报的奉献性的工作。但我的胃——内部的小宇宙,泛上来的却是卡夫卡借“饥饿艺术家”之口说出的话:“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这是饥饿艺术家最后的几句话,他还要继续饿下去。 2010.4.26~5.3 平顶山—台北 (此文为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诗歌与文学座谈会”上的演讲稿)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森子,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12-07 11:21:35
金川诗歌
2013-12-07 11:25:04 金川诗歌 (诗人、作家、经济学家)

今天早上构思一首诗,跟胃这个意象有关。诗歌就是诗人安放在自己体外的一只胃。因为最近有点胃病,因为写诗,写诗可以产生一种奇特的胃液,我感觉是这样的,可以使胃病减缓,直至治愈。这是我的切身体验。当然,写你说的那些野蛮的诗歌,只能伤害诗人的胃,甚至会伤害诗人整个身体。要警惕。

森子
2014-03-05 13:53:40 森子

写诗可以产生一种奇特的胃液,很好。不是说写野蛮的诗歌,当然野蛮的诗歌也可以写,而是说诗歌的胃液应该有能力消化那些野蛮的事物。

金川诗歌
2014-03-05 15:59:00 金川诗歌 (诗人、作家、经济学家)

赞同!!

厄土
2015-01-13 14:33:10 厄土 (绝不向异乡发问。)

赞!!!

森子
2015-01-30 16:02:58 森子

问好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