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以山涛镇邺城——对徐高阮《山涛论》的一点疑惑 (试发表)

非文学 创作
为何以山涛镇邺城 ——对徐高阮《山涛论》的一点疑惑 从前史家评价山涛从政,多将其视为对“竹林七贤”放浪形骸传统的背叛,但是徐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山涛在仕途的几番进退,勾勒出魏晋鼎革前后,以山涛、羊祜为首的亲曹势力与贾充、何曾的亲司马一派的激烈党争,弥补了史书记载的缺失,为我们重新认识“竹林七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因而徐先生的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 然而,徐先生在《山涛论》中说,司马昭带魏天子征讨邓艾时,为了防止朝中亲魏力量拥立邺城的曹氏子孙,而命令山涛领五百亲兵镇守邺城。司马昭此举,“便不是要靠那五百亲兵的武装力量,而大概是靠涛在洛阳和邺两面的政治影响力,靠他对魏室的亲睦,阻断那些曹氏王公被洛阳利用的机会,消除洛阳可能有的野心形成的一个必需条件。”对徐先生的分析,我很不能理解。试想,如果司马昭担心拥魏力量趁机发动政变,改立新君,那就该以自己的亲信来看护邺城,而留山涛(徐先生眼中最重要的亲魏名士)镇邺不正是给反对派以便利? 因为魏晋相关史料的缺失,徐先生在《山涛论》中有颇多基于史料的逻辑推理。如在论及羊祜上书晋武帝,反对让贾充都督秦、凉一事时,徐先生说,羊祜此举“如果不能遮蔽当时人的眼目,却还足以混乱后世读史者的理解。”这其实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如果羊祜为亲曹派的前提不能成立,这个分析也就没有意义了。 西晋司马氏证政权之所以重用山涛,我感觉一方面是因其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倚重其在士林中的声望——无论其是否代表拥曹势力。《晋书.山涛传》载,晋武帝曾对山涛说“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吾将倚君以正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其用意表露无遗。《晋书》还说,“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由此亦可见,山涛在选拔官员时,也常常是有意去迎合武帝心意的,那么显然不能去照顾所谓亲曹势力的晋升。所以,徐先生的推论至少是存有漏洞的。 另外,山涛在“竹林七贤”中思想最为出众,为人最为敦厚,无论其政治取向如何(所谓亲曹、亲司马有什么区别呢?),其实都是一个让我尊重的人物。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杨津涛(启风),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1人
最后更新 2011-04-28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