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固有的体育的总称,它既包括技击壮力类项目、养生健身类项目,也包含休闲娱乐类项目,比如武术、太极拳及珍珠球等民族传统游戏运动。清代作为距今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期,沿袭至今的传统体育项目大都承载着清代的历史记忆,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身上也都或多或少的可以找寻到一些满族的印记。
满族及其先世几千年来一直生活繁衍于白山黑水之间,相对寒冷的生活环境、狩猎与农耕、畜牧兼营的生产方式塑造了满族人果敢坚毅、崇力尚武之风。努尔哈赤时代朝鲜使者李民寏在其《建州闻见录》中曾描绘了一幅鲜活的风俗图景:“女人之执鞭驰马,不异于男。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少有暇日,则至率妻妾畋猎为事,盖其习俗然也。”在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风习俗影响下,满族民间孕育了一些争力斗巧的竞技游戏活动,其中一些如珍珠球、跑马城、老鹰抓小鸡、骑马打仗、撞拐、抓嘎拉哈、打冰嘎、翻绳、打口袋、跳骆驼、风火轮等还随着清代旗人在各地的驻防定居而流传甚广,深受各族同胞的喜爱。
清代入关后,上层社会对“武功骑射”的重视有增无减,也直接影响了武术的整体发展。清代是中国古代武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军事的需要成为了武术发展及其功能演化的最大推动力,同时武举制的推行及武术学说的创立为清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并完成了其平民化的功能转化”(张继华:《清代武术的历史发展溯源》,《兰台世界》2013年第18期)——满族素有的崇德尚武之风使武术在清代有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2015年12月22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研室和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策划了“2015辞旧迎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展演”,旨在将满族历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交融一体,探讨进取不息的满洲民族精神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体育学院院长张守伟、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晓东、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爱新觉罗•子瑜,长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马宝燕及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的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了展演活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体师生用扎实的武术技艺和鲜活灵动的表演形式为到场的700余名观众展示了拉地弓、骑马打仗、风火轮、撞拐、珍珠球等满族传统竞技游戏,鹰爪拳、《八旗魂》、器械武术汇演及八极拳操练则完美再现了清代崇德尚武、进取不息的八旗精神。
 |
©满学工坊 |
 |
©满学工坊 |
 |
©满学工坊 |
 |
©满学工坊 |
 |
清代满族民间体育游戏 |
 |
©满学工坊 |
 |
©满学工坊 |
 |
©满学工坊 |
转载敬请注明“豆瓣满族心满学工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