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二马路72号院的三层建筑人们都叫“大圈楼”,其实这座楼在沈阳的历史上并不是最大的“圈楼”,但是为什么这么叫我就不得而知了。话说上月末休息和两个朋友路过到这里发现那里已经开始拆迁了,楼里的居民几乎全部搬走,其实真正的居民也不多,那里近年住的都是外来的打工人员,前些年为了防火城管拆除了在一楼搭建的临时的煤棚厕所之类的违建,也专门在这个楼的主要通道加上了监控摄像头。
 |
这是我去年第一次进这个楼的情形 |
在网上查到了零星的资料得知这个建筑原用途为日本警察的宿舍,建于1929年,3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02平方米。建筑平面为日字型,传说中附近还有个房子是“本”字型的,但是据我说知医大那里原来才是那个形状的,该楼砖木结构、三层,沿街建筑立面采用瓷砖饰面、庭院内部建筑立面采用水泥饰面,在窗口、门口处配有装饰线脚,立面设计韵律感较强。该建筑为三层圈式建筑,从上端俯视为日子型,典型日式建筑,瓷砖罩面,窗口水泥起线,窗上端为半圆形。由于建筑是作为宿舍使用,所以每户的面积都不算大,但是早年的设计比较讲究空间的分配,但是只能作为宿舍使用,到了如今这个时代显得每家拥挤不堪,再加上配套设施老化,使得里面原有的居过得比较艰苦。我想住在这里面的人多数还是盼着改造的。
 |
今年秋天我路过这里进去拍了几张照片,补偿费我觉得不算高 |
 |
从网友那里找到的俯瞰图观察这房子走廊不是完整的圈 |
话说我前几天去这次是我第一次进入这个楼里面,基本上满地的垃圾和漆黑的走廊,在个别没搬走的门上发现了写着“letters”的投信口,原本想拆下来拿走的,后来觉得工具不全也就没拆下来,不过在楼下拆下来的门上面我找到了一个,觉得还算满足,但是这个建筑看样是真要拆了,我觉得改造成宾馆也可以,但是我想没人是会这么做的。。。
 |
投信口 |
 |
垃圾遍地 |
 |
天窗保证走廊不是一片漆黑 |
 |
估计这也是这座房子的最后的印象 |
用中国人的思路意淫日本人用房子在地上写字的无聊想法看来在沈阳也有,啧啧。
看起来很像不是
没能送这栋楼最后一程,遗憾
应该还在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