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前后的时候我去了次抚顺,当时的主要目标是电铁遗迹和去西露天矿的大坑看看,当时在网上查到在矿务局附近就有个直接下进矿的楼梯,正好雷锋号的终点里矿务局也不远,在矿务局南面与电铁线路平行的路上,有个劳保用品市场,市场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堂,教堂再往西一点有个看起来就是有年头的红砖二层小楼,由于当时我已经上到了电铁线路上所以没下去具体看看,就知道这里也是和教堂有关的建筑。7号这次去抚顺我特意到这里里去看了一看,那里目前是个库房,看着楼上楼下那破败劲我感觉多呆无益所以我就离开了。没进去之前门口有个装货的大爷和我说这建筑得保护吧,我说应该是。大爷说原来门前挺漂亮个楼梯就给拆了,窗户也给换成塑钢的了,我在里面转了一圈,临出门之前看了一眼门前的告示落款还是写着“天主教会”字样,我想抚顺的教会都把老建筑用来做买卖了。。。
 |
这座二层小楼在教堂往东的一个院子里 |
 |
建筑正面上有些装饰,门头上的图案比较有内涵 |
 |
地下室 |
 |
楼内的楼梯还是原有的 |
 |
门内的罗马柱头 |
回家之后查了一下资料,得到的具体资料如下:1924年,奉天教区代牧主教卫宗藩派中国神父来抚顺,建立临时教堂。1925年,教廷将奉天代牧区所属东边道地区的教务划归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管理。1926年,在美国传教士林化东、戈怀仁和一名中国人潘井恒主持下,收买了抚顺南大街约6000平方米的土地,经回填平整后,兴建了一座罗马式天主教堂。教堂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面为教堂,400平方米;后面为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修女起居处。教常正门面南,上筑有钟楼和十字架。
教堂西侧,建有主教府楼,为砖混结构,高四层,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为主教和神父等神职人员居住的地方。教堂东侧,有一宅院,建有8栋砖瓦平房,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为孤儿院、养老院和和教会医院。后来,因教堂处在采煤沉陷区,主体建筑墙体出现裂痕,于1990年春上报政府批准,将其拆除。
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很可能就是前面提到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修女起居处,但有其他资料是1932年建的主教府,总之我没研究清楚。而且在网上还找到以下照片,再提一句,我不一定创造资料,但我是资料的搬运工。。。
 |
建筑正面原貌 |
 |
建筑东侧方向照片 |
 |
民国25年(1936年),辽宁抚顺,正在雕刻木雕圣玛利亚像。 |
 |
抚顺人雕刻的木质圣心雕像被放到美国教会门前,此片拍摄于193 |
 |
抚顺天主教教堂,来至马萨诸塞州的神职人员都跪在祭在祭坛上 |
门头的图案是圆圈内的“XP”字样, X和P是希腊字母,X是χι,等于英文Chi,可能发K(kai)的音,P是ρω,等于英文Rho,发音(ro)。着两个是希腊文基督的开头两个字母(Χριστοζ)。基督, 来自于希腊语 Χριστοζ 或Christos,意思是“受膏者”(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的头上,象征这是神用来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后来转变成救世主的意思),也等同于希伯来语中的名词弥赛亚,意思为被神选定。在基督教中基督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专有名字。而X和P组成的十字被称作君士坦丁十字,最早可能源于君士坦丁的军旗。基督教的各个分支都使用过该符号,所以这个符号可以证明这是一座与宗教相关的建筑。
 |
门头XP字样 和微软没关系。。。 |
 |
这个小楼前些年的照片当时窗户没换楼梯还在 |
好地方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