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文艺复兴-5:没有规矩-建立规矩-破坏规矩
意大利文艺复兴-5:没有规矩-建立规矩-破坏规矩
《携带十字架的基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米开朗基罗作于1521年。
《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凯旋》(Triumph of St Thomas Aquinas),菲利皮诺·利皮(Filippino Lippi)。
上面两件作品都位于同一个著名教堂:神庙遗址圣母堂。这座教堂全名:弥涅尔瓦神庙遗址圣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位于罗马帝国万神庙(Pantheon)的后面,参见上图。弥涅尔瓦这个名称是搞错了:这个神庙不是弥涅尔瓦(希腊神话的雅典娜)的神庙,而是埃及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的神庙。这座教堂建于1280-1370年,长101米,宽41米,罗马唯一的哥特式教堂,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教堂:弥涅尔瓦(Minerva)是智慧女神,直接在弥涅尔瓦神庙原址上建造基督教堂的涵义非常明确:基督教神学体系取代异教徒知识系统。
但是,宗教争议不仅是针对异教徒,在基督教内部也长期存在各种争议。上图《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凯旋》描述了阿奎那批驳六种异端邪说的情景----正是在这个教堂旁的修道院里,1633年伽利略承认异端并放弃了自己的学说。这里,简单回顾基督教的争议历史。
康斯坦丁大帝或君士坦丁大帝
康斯坦丁是统一罗马帝国并宣布基督教合法化的皇帝。当时罗马帝国已经混乱了近百年:
235–284年:50年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中,元老院认可皇帝21人,自称皇帝40人。
284-324年:戴克里先(Diocletian)登基,改为四帝共治,东西两个罗马,各有一个奥古斯都(正帝),一个凯撒(副帝)。此后罗马由四个皇帝共治:两个东帝(一正一副),两个西帝(一正一副)。
康斯坦丁,又称君士坦丁大帝或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the Great,Constantine I ,272-337年)的父亲就是四帝之一,父亲死后,军队拥立他担任副帝,开始统一罗马帝国:
306-312:西方副帝=6年
312-324:西方正帝=12年
324-337:全罗马皇帝=13年
在罗马内战中,康斯坦丁的最重要的战役是两次:
312年:打败并杀死西方正帝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278-312)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右图)。其实康斯坦丁的王后法乌斯塔(Fausta,289-326)的哥哥正是马克森提乌斯,退休的老皇帝马克西米安(Maximian)也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老皇帝马克西米安死后,40岁的妹夫打死了34岁的大舅子,占领了罗马城。
324年:打败并杀死东方正帝李锡尼(Licinius,263-325),再次统一整个罗马。
313年:在打败自己的大舅子后,西帝康斯坦丁和东帝李锡尼,两个奥古斯都在米兰会面,联合发表了《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时间是313年2月:允许宗教自由。
337年:康斯坦丁去世。他把罗马首都迁移到新罗马,人们将这个新罗马(New Rome)称为君士坦丁堡,地点在希腊的古城拜占庭。现称伊斯坦布尔。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395)用宗教治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现在不清楚康斯坦丁是否自己信仰基督教,但是他无疑是基督教的保护者和支持者。当时,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建造了一个大教堂:圣索菲亚教堂(1543年穆斯林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保佑着君士坦丁堡的圣髑(Relic)比罗马城的使徒彼得墓地更著名,例如:
1. 摩西的权杖(Rod of Moses)
2. 真十字架(True Cross)
摩西的权杖,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治病:在权杖上放了一条铜蛇,患病的人们看一眼就痊愈了。这件圣物下落不明。
真十字架又称圣十字架,耶稣用过的圣物,据记载:原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坟墓教堂,614年萨珊帝国(Sassanid Empire,224-651)掠走,628年东罗马帝国夺回,后来又放回耶路撒冷。1009年被当地基督教徒们隐藏起来。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现圣十字架,镶上黄金置于军中,1187年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失败后,被穆斯林抢走,下落不明。
但是,康斯坦丁重视的是基督教的理论。
1. 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但是,耶稣是谁?
2. 十二使徒是渔民农民,没有文化,福音书记载不全。
3. 圣保罗是最有文化的理论家,根据新教的说法:如果没有圣保罗的大量著述和书信,也许基督教已经灭亡。但是,很多问题,圣保罗也没有说明。
325年,召开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Nicaea):历史上第一次基督教大会。
381年,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历史上第二次基督教大会。
后来又举行多次基督教会议,地址都在东罗马,核心是确立三位一体理论:
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人(位格)都是上帝。
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人(位格)互不相同。
承认罗马的宗教地位第一,君士坦丁堡第二。
各种教规,等等。
但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的神学争议,长期持续。
当时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已经是哥特人多次洗劫之后的一片废墟,人口从罗马帝国鼎盛期的百余万人口,下降到大约4-5万人。罗马教皇是耶稣在人间的代理人,圣彼得的继承人。
君士坦丁堡的赛马场上的四匹青铜马,1204年被威尼斯人抢来,安置在圣马可广场。
罗马教廷,君士坦丁堡教廷,长期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基本局限在宗教界和统治阶层,因为直到文艺复兴之前,缺少两种媒介:
1. 印刷技术和大量的文字资料。
2. 视觉艺术形式的发展:绘画,雕塑,建筑等。
西方的神话和宗教,基本经历几个时期:
埃及神话
希腊神话
罗马神话
犹太教--基督教
埃及神话现在基本已经消亡,在罗马帝国的晚期,埃及神话中的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成为遍布全罗马的信仰,下图是哈德良( Hadrian,公元117–138年)的伊西斯雕塑。
希腊罗马神话,也已经退出宗教领域,存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
埃及希腊罗马神话和宗教,都是多神教。
从一神教的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现在成为世界主要的宗教。但是在基督教的早期,罗马教廷和君士坦丁堡教廷,始终长期争议。基督教的内涵,也在争议中一步一步完备了:
12使徒
耶稣的12使徒,犹大出卖耶稣之后自杀了,由圣保罗取代,仍然保持12人的数字。
4个福音书作者
他们通常是教堂的四角的四个雕塑,身边有象征性生物:
马太(Matthew),具象是一位天使。
马可(Mark),具象是带翅膀的狮子,他不是12使徒。
路加(Luke),具象是带翅膀的公牛,他不是12使徒。
约翰(John),具象是一只鹰。他目睹了耶稣受难。
4个四个教会拉丁文博士
他们诠释了福音书作者,确立了早期西方教会的性质,他们的名称,贡献与象征形象如下:
哲罗姆(Jerome,342-420年):他将希伯来语圣经,翻译为拉丁文,他的具象是狮子。
格雷戈里(Gregory,约540-604年):教皇,设立独身生活思想=教会掌控财富,而不是神职人员家族。
安布罗斯(Ambrose,约340-397年):米兰主教,第一次确立了教会高于任何世俗权力的思想。
奥古斯丁(Augustine,约354-430):他是安布罗斯的朋友和继承人,他阐述了三位一体思想,他的最著名的著作是《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英文:On the City of God),这本书对比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成长。他认为罗马帝国堕落了,基督文明取而代之了。
下面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在1611年出版的《钦定版圣经》的封面:
1611年英国出版的《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Bible)封面,又称《英王詹姆士圣经》。
最上方圣灵形象:一只鸽子。顶部是12个使徒。
两个侧面是摩西和亚伦(Aaron,以色列大祭司)。四角坐的四个人是四个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以及他们的具象。
这种模式是中世纪已经定型的描述模式。
但是,中世纪时,一是没有印刷术,二是没有文艺复兴时代出现的璀璨的视觉艺术形式,所以基督教会必须通过专职的神职人员向人们宣讲。4-13世纪,虽然教堂里也有绘画,但是呆板僵硬,没有艺术价值。
15世纪,印刷术出现:右是15-18世纪的欧洲印刷的书籍的数量,从圣经到但丁的《神曲》等文学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这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基础。
在此之前,罗马教会的境遇并不很好:1309年,教皇和教廷前往法国,拉特兰宫和罗马再次烧为一片废墟。
1377年,教皇返回罗马,法国主教们选出第二位教皇。
1378年,西方教会教会分裂,选出第三位教皇:三位教皇并立的大分裂时期。
1417年 分裂结束:选出一位新教皇,教廷确定在梵蒂冈:当时的建筑破败不堪。
神庙遗址圣母堂既否定了埃及神话(伊西斯=Isis),也否定了希腊神话(弥涅尔瓦=雅典娜)。这是欧洲人自己都感到“看得眼花缭乱”的罗马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这里的墓葬包括罗马的贵族名人,多位教皇,多位主教,最重要的是意大利两位主保圣人之一,圣凯塞琳。
意大利有两位主保圣人:
1. 圣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1181- 1226)
2. 圣凯塞琳(Catherine of Siena,1347-1380)
凯塞琳出生前,她家里已有22个孩子,她的哥哥姐姐们死亡一半。凯塞琳少女时即发誓在俗修道,33岁因病去世。她属于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这个教派与方济会是意大利影响最大的两个教派。这个女孩学问很好,当时教皇和教廷在法国,她给教皇和各国政府写的斡旋信函保留下来300多封,对教皇回到罗马起了很大的作用。1378年乌尔班六世(Pope Urban VI,1318-1389)从法国回到罗马,他把凯塞琳从锡耶纳请到罗马教廷工作,斡旋教会内部矛盾:1378年出现两个对立的教皇。凯塞琳努力斡旋两年后,1340年病故时仍然没有成功,教会大分裂40年后才结束。凯塞琳死后被追认为圣人和教会博士。
在1378年之前,乌尔班六世的前任,教皇格列高里十一世(Pope Gregory XI,1336-1378)就准备返回罗马,部分原因也是受到圣凯塞琳的信函的激励。但是教皇格列高里十一世没能从法国回到罗马:1375-1378年爆发了“八个圣人之战”(War of the Eight Saints),佛罗伦萨-米兰-锡耶纳三个国家的军队,与教皇的军队之间的战争。格列高里十一世死后,新教皇乌尔班六世回到罗马,其他主教又选出两个教皇:三皇并立40年。
神庙遗址圣母堂祭坛下是这个33岁的女博士的墓葬(上图)。1999年,圣凯塞琳被封为欧洲主保圣人。
两个重要的天使
教会在圣经的基础上,逐步制定了一些规矩,例如:四本福音书,外加圣保罗的信件等,编辑成为新的约书:新约。又如,四个教会拉丁语博士,对旧约和新约的翻译,教会规则的制定,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等等。
这些规则也成为艺术规则:必须了解这些规则,才能看懂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作品。圣经中出现过两个天使的名字:
1. 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
2. 天使长加百利(Gabriel)
中世纪的教会曾经编制过天使的等级:总共3类9级天使。这种提法后来被教会自己否定了,在艺术上也不再出现了。
天使长(archangels)属于上帝的信使。圣经中,仅仅记载过两个重要的天使长,艺术上大量出现的天使也只有他们两位。这两个天使长做过的事情如下:
在《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 (20.1-3)中记载:米迦勒打败魔鬼,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在《最后的审判》中他负责称量灵魂。艺术形象:他经常全副武装,装备包括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一把宝剑和一个代表正义的圆球。他通常站着,或者身边是被征服的魔鬼。右图:巴黎的米迦勒喷泉(Fontaine Saint-Michel, Paris)。
上图:世界文华遗产,法国诺曼底,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
上图: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天使城堡,顶部的天使就是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
圣经中记载了另一位天使长加百利(Gabriel)的名字:
1. 曾经向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的父亲萨迦利亚(Zacharias)传达施洗者约翰诞生的喜报。
2. 曾经向圣母玛利亚通报她将受胎耶稣的喜报:这个题材成为最常见的宗教题材之一。
《报喜》(Annunciation),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作于约1489年,现藏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波提切利的作品中,人物总是扭曲变形: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涵义。上帝派遣加百列告知人世间最完美的女人:她,身为处女,即将怀孕,并且是上帝的儿子。加百列跪在地上,尽可能弯着身躯呈现在上帝选定的“容器”前面,怀着极度的敬畏向上仰视着玛利亚。当时,玛利亚正站在读经台前面祈祷,几乎被这个令她又惊又喜的消息震慑而倒下。玛利亚热烈地欢迎天使,她的双手都做出了一种姿势:既是一种问候的姿势,也是一种邀请的姿势。这是古代的一种身体语言,现在已经消失,不再使用了。加百利也是同样的姿势:玛利亚在邀请天使进入她的房间,天使在邀请玛利亚接受上帝的安排。
这个题材叫做《受胎告知》或《报喜》:玛利亚对即将来到上帝的儿子非常高兴。根据公认的知识:玛利亚是处女怀孕,并因此受到民间普遍崇拜。有一个教士,叫做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上图),他认为:玛利亚不是处女,引起很大民愤而被烧死了。他被烧死有其他原因,仅仅支持哥白尼日心说不至于处死。直到20世纪教皇处理旧案,认为布鲁诺罪不至死,给予平反。
玛利亚处女受孕是神学理论基础之一。但是,神学家们对于一个细节问题辩论了两千年:玛利亚究竟是怎么怀孕的?解释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公认:就像光线可以透过瓶子,上帝之光可以透过玛利亚而怀孕并不影响瓶子----并不影响玛利亚的贞洁,并不影响玛利亚是一个处女。至于其他细节,有的神学家说是通过光线,有的神学家说是通过耳朵(因为玛利亚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有的人说是其他途径,曾经长期辩论。后来不再辩论这些细枝末节了:上帝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上帝可以理解就不是上帝了(马丁路德的观点)。
《报喜》(Annunciation),达芬奇,作于1472-1475年,现藏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报喜》(Annunciation), 菲利普·利比(Filippo Lippi)作于1450 -1453年,现藏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
这幅菲利普·利比(Filippo Lippi)的作品来自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宫,但是不清楚这幅绘画的用途:也许是门框上的装饰画,也许是床头。如前所述,文艺复兴时代的很多艺术品,原先很多是装饰品的一部分。画面中,上帝的手在正中央上方,下面的玛利亚的膝盖旁边,代表圣灵的鸽子正在犹豫不定地徘徊,玛利亚的衣服和胃部之间有一个很小的间隙正在放射小小的金色光芒,暗示玛利亚可能是从胃部怀孕的。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描述过《报喜》题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表现玛利亚的喜悦心情。几乎每一个教堂都有报喜题材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规则本来不存在,艺术家们制定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规则,后来的艺术家们又不断破坏这些规则。在梵蒂冈的艺术中,这一点也非常明显。
物体及其涵义
语言由单词组成,单词构成词组和句子,艺术作品同样也是不同元素构成的。
构成文艺复兴艺术语言的“单词”不多,表述的内容各不相同:物体,色彩,位置等。假若一幅绘画里有很多物体,每一个物体的涵义各不相同,那么,这些涵义就像单词一样构成了一个句子,有助于从整体角度理解一幅绘画。
例如,教会四个拉丁文博士之一,圣哲罗姆(St Jerome)把圣经译为拉丁文,他的形象往往拿着他翻译的圣经,圣经上是一个教堂模型,象征着他的教会四位博士之一的地位。哲罗姆身边还常常有一个小狮子形象,这是一个典故:他帮助一只狮子取出扎进狮子爪子的荆棘以后,这只狮子的余生都与哲罗姆在一起。他的衣服是红色----红衣主教的法袍,虽然他生前没有获得这个职位。下图就是一个例子:
《燕子与玛利亚》(La Madonna della Rondine),卡洛·克里韦利(Carlo Crivelli),作于1490年。
象征物燕子站在玛利亚的宝座的左上角。当时人们不知道冬天时燕子到哪里去了?人们普遍相信,燕子躲在河边泥泞的河岸上的洞穴里。燕子走了又来,使人联想到耶稣的逝去和归来:他被埋葬,又从死亡中复活了。因此,燕子成为基督再生的一种象征。现代的人们才知道:燕子是一种候鸟。
基督教徒们相信,人类得以返回美好的状态是因为基督的牺牲。因此,耶稣即使是个孩子,手里也握着一只苹果,表示他把原罪承担到自己身上。但是画面中还有很多其他水果:圣经并未说禁果是什么水果?所以存在多种猜测,其中包括无花果(Fig)。因为亚当和夏娃最后是用无花果叶子遮体的,所以,禁果最有可能是无花果。禁果还有其他猜测:圣哲罗姆的头上是葫芦,右边的圣塞巴斯蒂安(他手拿着射死他的箭矢)的头上是榅桲(quince),宝座下面还有梨子,石榴,葡萄等水果。猜测最多的是橘子。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现实主义日益盛行,物体的象征涵义日益淡薄,绘画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越来越多:旧的艺术规矩被一一打破了。
两个重要的教皇
1213–1625年=412年里,意大利北部乌尔比诺(Urbino)存在过一个乌尔比诺大公国(Duchy of Urbino)。
1625年,这个大公国合并进入教皇国。这个大公国出过两个教皇,对梵蒂冈的重建至关重要。乌尔比诺大公国,类似佛罗伦萨,也是一个酷爱艺术的国家。例如,1476年,两个艺术家,贝内代托(Benedetto)和朱利亚诺·达·马亚诺(Giuliano da Maiano),在乌尔比诺公爵府(Palazzo Ducale, Urbino)里完成了一个世界著名的小书房(studiolo,英语:little study):房间下半部分的画面采用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小块木头镶嵌出的画面呈现出有条不紊的复杂形状,甚至素描或绘画也难以表达的形象,竟然仅仅用木头展现出来了。这个公爵府现在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细木镶嵌工艺的画面呈现立体错觉迷幻感,大部分物体好像放在橱柜架子上:敞开的柜门是鬼斧神工的三维错觉迷幻感(illusionism)的最佳范例。这里选用的有些物体,仅仅因为它们的外形。还有一些物体,例如,上半部分展现的天文仪器,旨在表现公爵的广泛兴趣和众多成就。不论传达了什么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房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位费德里科公爵非常欣赏----并且雇得起----意大利最出类拔萃的艺术天才。
这个小书房里的五百多年前的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造成的错觉,几可乱真。 一点透视法(single vanishing point perspective)是我们观察事物的估测方法。两只眼睛的视点不同,有助于我们欣赏三维立体形式和估算距离。如果我们只用一只眼睛观察,这些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的木板造成的错觉画面极其赏心悦目,费德里科公爵更是特别喜欢:他在一次比武中意外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位“独眼龙”公爵费德里科·达·蒙泰费尔特罗(Federico da Montefeltr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成功的地方军阀,骁勇善战,善待部下,为所有伤亡士兵的女儿提供嫁妆,他在乌尔比诺市内巡游时不带武器,不带随从,亲自询问商铺和企业的经营。他大力资助文化艺术,被誉为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之光”(Light of Italy)。他的公爵府(Palazzo Ducale, Urbino)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书房Studiolo本身是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艺术品。
这个酷爱艺术的大公国的统治者德拉·罗韦雷家族(della Rovere Family)出过两位非常重要的教皇:
1471-1484年在位:西克斯图斯四世(Sixtus IV)。
1503-1513年在位: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II)。
这两位教皇是叔侄关系,他们的重建梵蒂冈工程,也是继承关系:
1480年代,西克斯图斯四世聘请艺术家西斯廷教堂的墙上描述了摩西和耶稣的生平。
1500年代,朱利叶斯二世聘请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房顶绘描述了人类的创造和堕落。
西克斯图斯四世翻修了人民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 Popolo),朱利叶斯二世又扩建了这座人民圣母教堂:拉斐尔绘制的肖像位于教堂高高的祭坛之上,即使教皇并未出场,这幅画像表示罗马教皇的在场。
在梵蒂冈,朱利叶斯二世聘请了三位当时最著名的艺术家,同时为他工作:
1. 他聘请米开朗基罗绘制了西斯廷教堂的房顶:“世界最著名的房顶”。
2. 他聘请拉斐尔装饰了他的四间私人居所:Stanze,没有中文译名,朱利叶斯二世的四间私人房间合称,因为拉斐尔的绘画而著名,又称“拉斐尔的房间”(Stanze di Raffaello,英文:Raphael's rooms)。
3. 他聘请布拉曼特(Bramante)改造庭院,最后请他设计建造一个全新的巨大圣彼得教堂,取代公元4世纪建造的旧的圣彼得教堂:这项工程从1506-1626年,延续了120年,历经18位教皇,12位建筑师才完成。其间多次修改方案,原先布拉曼特设计的特大型教堂的方案,最终被缩小了。但是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堂。
4. 他喜爱并搜集了很多古罗马雕塑,成为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
这两位叔侄教皇聘请的艺术家的水平和风格,差距极大。
首先,我们看一看西斯廷教堂两边墙壁上的绘画:摩西和耶稣的生平,这里各选两幅予以说明。
上图:《摩西离开埃及》(Moses Leaving to Egypt),作者Pietro Perugino。
上图:《遗嘱与摩西的死》(Testament and Death of Moses),作者Luca Signorelli或Bartolomeo della Gatta。
上图:《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作者Cosimo Rosselli。
上图:《递送钥匙》(Delivery of the Keys),作者Pietro Perugino 。
从这些1480年代的艺术作品来看,文艺复兴的绘画进步非常迅速:西斯廷的摩西和耶稣生平描述远远超过了中世纪呆板僵化的偶像式绘画,但是,后来的艺术家很快超越了这些作品。梵蒂冈通过艺术,诠释了宗教。因为视觉艺术可以形象地直观地解释圣经故事。这种解释并非逐字逐句地解释,而是把隐晦的寓言式的圣经语言变成直接的绘画:圣经本身没有明显说出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彼得,但是,上图描述了耶稣把钥匙递给彼得的情景。这不是违背圣经,因为圣经隐晦地说出了这件事。在《马太福音》(Matthew 16.18-19)记载:耶稣对彼得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彼得(Peter)的意思是磐石,耶稣用他的名字暗示:彼得是教会的基础,所以梵蒂冈建造在彼得的墓上。
这个“释放和捆绑的钥匙”的解读很多,最重要是彼得是基督之后的基督教律法的赋予者(law-giver),他也有权力把人们逐出天堂。这是一种普遍观念的起源:在天国之门(Pearly Gates)欢迎新来者的人是圣彼得,他有权决定你能不能进门。彼得的继承人是后续的教皇(popes),所谓使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的一种教皇职务(papacy):他们是教会首领,遵循彼得的传统,已获得上帝的认可。上帝赋予圣彼得继续基督的目标的权力正是他们的合法性的核心。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主要源泉,但是当时大部分人不识字。圣经等文献是拉丁文,即使能够阅读,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于是艺术被用来诠释这个理论:墙壁=描述了摩西和耶稣的生平;房顶=描述了人类的创造和堕落。这种布局是互补的:法律出现前的世界,摩西律法(Law of Moses)下的世界,上帝恩典(Grace of Christ)下的世界。米开朗基罗主要描述了3个故事9个场景:
1. 创造天地的故事
1.1《光明与黑暗的分离》
1.2《太阳,月亮和植物的创造》
1.3《大地与水的分离》
2. 创造人类与人类堕落的故事
2.1《亚当的创造》
2.2《夏娃的创造》
2.3《原罪与逐出伊甸园》
3. 大洪水的故事
3.1《诺亚的祭奠》
3.2《大洪水》
3.3《诺亚的酩酊大醉》
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房顶的布局示意图。
西斯廷房顶中央是旧约《创世纪》的3个故事9个场景,四周是预言弥赛亚(救世主)将会出现或者弥赛亚的模样的12位先知,其中5位是女先知。四角是旧约里的4位重要人物:
1.摩西的青铜蛇。
2.以斯帖(Esther)处死哈曼(Haman)。
3.大卫杀死歌利亚(Goliath)。
4.朱迪斯(Judith)杀死赫罗弗尼斯(Holofemes)。
在其他角落描述了亚伯拉罕(Abraham)等旧约名人。这种构图布局借鉴了中世纪彩色镶嵌玻璃的布局技术。
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房顶。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的军队洗劫罗马。
1533-1541年,米开朗基罗再次装饰西斯廷教堂,绘制主祭坛后面的壁画《末日审判》(The Last Judgement)。
米开朗基罗是佛罗伦萨的雕塑家,1505年,他接受朱利叶斯二世的委托,为朱利叶斯二世设计制作墓葬纪念碑。
他当时接受朱利叶斯二世的委托绘制西斯廷房顶,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没有严格的画家雕塑家分工,都属于装饰艺术家,二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比较著名,三是历史学家们猜测,教皇当时聘请了很多佛罗伦萨的艺术家,意图改善教皇国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国家关系。拉斐尔也是多次被教皇聘请,参与绘画和建筑设计等工作。
1505年米开朗基罗开始设计制作的朱利叶斯二世墓葬纪念碑,成为一件著名的雕塑:
朱利叶斯二世墓葬纪念碑,米开朗基罗。朱利叶斯二世的时代是文艺复兴的巅峰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形象。米开朗基罗至死也认为自己是“一个佛罗伦萨人”。
佛罗伦萨的雕塑和绘画,当时领先于意大利所有城邦国家。
佛罗伦萨的几个著名雕塑家
佛罗伦萨早期最出名的雕塑家是多那太罗(Donatello,1386-1466),他创作过很多真人大小的雕塑。事实上,他是第一个把意大利的雕塑艺术恢复到希腊罗马时代水平的雕塑家。
《朱迪斯和赫罗弗尼斯》(Judith and Holofernes),多那太罗作于1450年代晚期。
资助人与艺术家之间的付酬委托方式各不相同。资助人可以委托艺术家仅仅一次,也可做出更宽泛的资金安排。艺术家也可与某个组织,例如同业公会(guild)保持长期关系或被宫廷雇佣。安德里亚·曼特纳(Andrea Mantegna)是曼图亚(Mantua)的贡扎加王朝(Gonzaga)的宫廷艺术家,他如果为其他资助人工作必须获得批准。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记载:“老美第奇”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il Vecchio”de’Medici)甘愿委托已经老年的多那太罗,确保多那太罗一直有事可干----瓦萨里认为,这已经是一种友谊,而非其他。
上图是多那太罗的又一创举:中世纪以来欧洲的第一座骑马雕像《伽塔美拉达》(Gattamelata,意思可爱的猫) ,这个称呼是雇佣军人埃拉兹莫·达·纳尔里(Erasmo da Narni,1370-1443)的绰号。他穿着罗马式铠甲,很多其他装饰细节也是模仿古罗马雕塑艺术。1432-1433年多那太罗在罗马生活和工作,研究废墟学到很多细微的细节。
多那太罗的雕塑描述了埃拉兹莫的一个故事:作为队长,他在敌人毫不怀疑的情况下大摇大摆潜入敌营后发起突然袭击。他的泰然自若部分表现在他的马上:一只马前蹄悠然自得地搭在一个加农炮弹上,保持着平衡,不像很多罗马骑马雕像中的马蹄悬空。这可能正是多那太罗的意图:他把埃拉兹莫的计谋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
诞生于意大利半岛心脏地区的罗马帝国,赋予每一个城邦国家以不同方式断言自己是罗马帝国继承者的权利。幸存的雕塑与建筑甚至残片或废墟,都化为了当代作品的灵感源泉,引发了学习和追赶过去的挑战,最终超越了古代的天才。古代文字资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它们不仅告诉我们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艺术也有更加重大的价值,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欣然接受的一种态度。
《圣母哀悼圣子》(Pieta),米开朗基罗作于1498-1499年。
意大利语Pieta的原意是悲哀和仁慈,没有正式译名,各国都直接引用Pieta一词。这件作品位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创作过4件Pieta。世界各国都有Pieta题材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这件Pieta最为著名,复制品遍布全球。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不仅出了很多著名画家,还出了很多著名雕塑家。在米开朗基罗的同时代,佛罗伦萨还出了一名蜚声世界的雕塑家切利尼。
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是佛罗伦萨出身的金匠,雕塑家和画家,一生放荡不羁,多次被女性起诉,直到65岁才第一次结婚,71岁去世时儿子仅仅3岁。
作为金匠,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为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创作的《盐具》(Saliera)。从他本人的文字中很容易理解他的意图。切利尼说:《盐具》的意思是“海洋和大地都坐着,他们的腿部互相交织在一起,意味着有的时候海洋的海湾伸入了大地,有的时候大地伸入了海洋……”上图是博物馆里游客参观《盐具》的照片,下面是这件作品的局部放大照片:在已经很小的人物旁边,雕刻着更小的人物坐在神庙的顶部,在神庙的四角还有更小的人物雕像。
《盐具》(Saliera),人物越来越小,金匠工艺精湛。
过了40岁以后,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又成为雕塑家。
《帕休斯》(Statue of Perseus)。佛罗伦萨的佣兵凉亭(Piazza della Signoria, Florence)。
圣经的故事,已经不再是文艺复兴艺术家唯一的素材源泉。
希腊罗马神话,为艺术家们的任意挥洒天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希腊英雄帕休斯高举着美杜莎()的头颅,美杜莎的尸体踩在帕休斯的脚下。这个题材的雕塑中,切利尼的这件青铜雕塑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件作品的全称《帕休斯与美杜莎的头》(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美杜莎的尸体被踩在脚下。
《帕休斯与美杜莎的头》的底座也是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的作品:底座四面还有四组青铜雕塑----切利尼为了这一套雕塑花费了大约10年时间:1545-1555年。
艺术宣传了宗教
人类文明中,第一个文明是两河文明。
两河文明中,第一个文明是苏美尔文明(Sumer)。
苏美尔文明发明了楔形文字(Cuneiform),时间约8,000年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下面是苏美尔文明时代的最大城市乌鲁克(Uruk)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这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苏美尔文明时乌鲁克(Uruk)泥板,不仅有楔形文字,还有精美的图案和人物造型。Bible的希腊语原意是书,犹太人用希伯来文写的《书》,日本译为《圣经》,中国沿用了这个译名。这本书的内容,起初人们看不懂,在文艺复兴时代通过璀璨绚丽的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这本书的内容得到了普及。
乌鲁克(Uruk)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年代最久远,所以,一般认为乌鲁克(Uruk)是人类文字发祥地。
圣经是人类最古老的一本书,记载了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的故事。文艺复兴普及了这些知识。这本书的记载有时很简单,有时很隐晦,所以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用新的艺术诠释打破旧的诠释。
文艺复兴初期,但丁的时代,人类的世界观:共有7个天体,围绕着地球旋转。
所有人类群体都自发诞生了宗教。所有宗教都是地心说:我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和其他星球围绕地球旋转。美丽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每天驾着金轮马车带着太阳走过天空: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是人类的共识。
但丁《神曲》的观点类似:月亮,太阳和五个行星围绕着地球旋转。再向外,就是天堂。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告诉我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最后全人类都承认错了。这是全人类第一次集体认识错误。伽利略去世的第二年,1643年,牛顿诞生。
后来的一系列科学研究证明:伽利略的日心说错了,全人类也再一次错了,太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其实“天上七个天体”的说法也没有什么不对:当时,肉眼看见的确实只有这些天体。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一方面追求大自然的真实表达,一方面开始探索大自然,最早的证据是达芬奇的画。
第一幅探索大自然的风景画是达芬奇的作品,描绘了佛罗伦萨城外,托斯卡纳地区的风光:
《托斯卡纳风景的研究》(Study of a Tuscan Landscape),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于1473年,现藏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这幅素描的左上角标注了日期:1473年8月5日----这是幸存的风景画中第一件标注着日期的作品,也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文献。这幅作品被鉴定属于达芬·奇毫不意外,他后来对大自然的诸多探索使后世认为,与其说他是一个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他试图理解和量化世界,这正是文艺复兴的大部分探索的核心。这幅素描是他在一个特殊日子看到的情景的记录,他标记日期似乎正是为了澄清,这个情景与其他日期的情景有所不同。达·芬奇用轻微的曲线和随意勾画的水平线创造出树在抖动的形态,这种做法本身正是印象主义(impressionist)的画家们的“这里和现在”(here and now)的表达方式,直到400年之后,印象主义画家才明确表达出这种风格。
但是,早在19世纪的“印象主义艺术”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开始了科学探索:
16世纪:伽利略提出,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17世纪:牛顿是把自然科学整理为体系的第一人。
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第一次提出文艺复兴(Renaissance=再生)的概念,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20世纪:爱因斯坦否定了绝对时间。起初人们认为相对论太过抽象,没有实际用途。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量与能源相互转换的理论,人们制造出了原子弹。
这场Renaissance(再生或文艺复兴)起始于13世纪的意大利文学,但是,文艺复兴什么时候结束了,还是始终没有结束?人们争议很大。这是一个没有规则-建立规则-破坏规则的不断的过程。
![]() |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
《携带十字架的基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米开朗基罗作于1521年。
![]() |
《Triumph of St Thomas Aquinas》 |
《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凯旋》(Triumph of St Thomas Aquinas),菲利皮诺·利皮(Filippino Lippi)。
![]() |
弥涅尔瓦神庙遗址圣母堂 |
上面两件作品都位于同一个著名教堂:神庙遗址圣母堂。这座教堂全名:弥涅尔瓦神庙遗址圣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位于罗马帝国万神庙(Pantheon)的后面,参见上图。弥涅尔瓦这个名称是搞错了:这个神庙不是弥涅尔瓦(希腊神话的雅典娜)的神庙,而是埃及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的神庙。这座教堂建于1280-1370年,长101米,宽41米,罗马唯一的哥特式教堂,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教堂:弥涅尔瓦(Minerva)是智慧女神,直接在弥涅尔瓦神庙原址上建造基督教堂的涵义非常明确:基督教神学体系取代异教徒知识系统。
但是,宗教争议不仅是针对异教徒,在基督教内部也长期存在各种争议。上图《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凯旋》描述了阿奎那批驳六种异端邪说的情景----正是在这个教堂旁的修道院里,1633年伽利略承认异端并放弃了自己的学说。这里,简单回顾基督教的争议历史。
康斯坦丁大帝或君士坦丁大帝
康斯坦丁是统一罗马帝国并宣布基督教合法化的皇帝。当时罗马帝国已经混乱了近百年:
235–284年:50年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中,元老院认可皇帝21人,自称皇帝40人。
284-324年:戴克里先(Diocletian)登基,改为四帝共治,东西两个罗马,各有一个奥古斯都(正帝),一个凯撒(副帝)。此后罗马由四个皇帝共治:两个东帝(一正一副),两个西帝(一正一副)。
康斯坦丁,又称君士坦丁大帝或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the Great,Constantine I ,272-337年)的父亲就是四帝之一,父亲死后,军队拥立他担任副帝,开始统一罗马帝国:
![]() |
306-312:西方副帝=6年
312-324:西方正帝=12年
324-337:全罗马皇帝=13年
在罗马内战中,康斯坦丁的最重要的战役是两次:
312年:打败并杀死西方正帝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278-312)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右图)。其实康斯坦丁的王后法乌斯塔(Fausta,289-326)的哥哥正是马克森提乌斯,退休的老皇帝马克西米安(Maximian)也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老皇帝马克西米安死后,40岁的妹夫打死了34岁的大舅子,占领了罗马城。
![]() |
324年:打败并杀死东方正帝李锡尼(Licinius,263-325),再次统一整个罗马。
313年:在打败自己的大舅子后,西帝康斯坦丁和东帝李锡尼,两个奥古斯都在米兰会面,联合发表了《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时间是313年2月:允许宗教自由。
337年:康斯坦丁去世。他把罗马首都迁移到新罗马,人们将这个新罗马(New Rome)称为君士坦丁堡,地点在希腊的古城拜占庭。现称伊斯坦布尔。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395)用宗教治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 |
现在不清楚康斯坦丁是否自己信仰基督教,但是他无疑是基督教的保护者和支持者。当时,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建造了一个大教堂:圣索菲亚教堂(1543年穆斯林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保佑着君士坦丁堡的圣髑(Relic)比罗马城的使徒彼得墓地更著名,例如:
1. 摩西的权杖(Rod of Moses)
2. 真十字架(True Cross)
摩西的权杖,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治病:在权杖上放了一条铜蛇,患病的人们看一眼就痊愈了。这件圣物下落不明。
真十字架又称圣十字架,耶稣用过的圣物,据记载:原位于耶路撒冷的圣坟墓教堂,614年萨珊帝国(Sassanid Empire,224-651)掠走,628年东罗马帝国夺回,后来又放回耶路撒冷。1009年被当地基督教徒们隐藏起来。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现圣十字架,镶上黄金置于军中,1187年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失败后,被穆斯林抢走,下落不明。
但是,康斯坦丁重视的是基督教的理论。
1. 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但是,耶稣是谁?
2. 十二使徒是渔民农民,没有文化,福音书记载不全。
3. 圣保罗是最有文化的理论家,根据新教的说法:如果没有圣保罗的大量著述和书信,也许基督教已经灭亡。但是,很多问题,圣保罗也没有说明。
325年,召开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Nicaea):历史上第一次基督教大会。
381年,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历史上第二次基督教大会。
![]() |
三位一体 |
后来又举行多次基督教会议,地址都在东罗马,核心是确立三位一体理论:
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人(位格)都是上帝。
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人(位格)互不相同。
承认罗马的宗教地位第一,君士坦丁堡第二。
各种教规,等等。
但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的神学争议,长期持续。
当时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已经是哥特人多次洗劫之后的一片废墟,人口从罗马帝国鼎盛期的百余万人口,下降到大约4-5万人。罗马教皇是耶稣在人间的代理人,圣彼得的继承人。
![]() |
君士坦丁堡的赛马场上的四匹青铜马,1204年被威尼斯人抢来,安置在圣马可广场。
罗马教廷,君士坦丁堡教廷,长期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基本局限在宗教界和统治阶层,因为直到文艺复兴之前,缺少两种媒介:
1. 印刷技术和大量的文字资料。
2. 视觉艺术形式的发展:绘画,雕塑,建筑等。
西方的神话和宗教,基本经历几个时期:
埃及神话
希腊神话
罗马神话
犹太教--基督教
埃及神话现在基本已经消亡,在罗马帝国的晚期,埃及神话中的生育女神伊西斯(Isis)成为遍布全罗马的信仰,下图是哈德良( Hadrian,公元117–138年)的伊西斯雕塑。
![]() |
伊西斯 |
希腊罗马神话,也已经退出宗教领域,存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
埃及希腊罗马神话和宗教,都是多神教。
从一神教的犹太教衍生出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现在成为世界主要的宗教。但是在基督教的早期,罗马教廷和君士坦丁堡教廷,始终长期争议。基督教的内涵,也在争议中一步一步完备了:
12使徒
耶稣的12使徒,犹大出卖耶稣之后自杀了,由圣保罗取代,仍然保持12人的数字。
4个福音书作者
他们通常是教堂的四角的四个雕塑,身边有象征性生物:
马太(Matthew),具象是一位天使。
马可(Mark),具象是带翅膀的狮子,他不是12使徒。
路加(Luke),具象是带翅膀的公牛,他不是12使徒。
约翰(John),具象是一只鹰。他目睹了耶稣受难。
4个四个教会拉丁文博士
他们诠释了福音书作者,确立了早期西方教会的性质,他们的名称,贡献与象征形象如下:
哲罗姆(Jerome,342-420年):他将希伯来语圣经,翻译为拉丁文,他的具象是狮子。
格雷戈里(Gregory,约540-604年):教皇,设立独身生活思想=教会掌控财富,而不是神职人员家族。
安布罗斯(Ambrose,约340-397年):米兰主教,第一次确立了教会高于任何世俗权力的思想。
奥古斯丁(Augustine,约354-430):他是安布罗斯的朋友和继承人,他阐述了三位一体思想,他的最著名的著作是《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英文:On the City of God),这本书对比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成长。他认为罗马帝国堕落了,基督文明取而代之了。
下面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在1611年出版的《钦定版圣经》的封面:
![]() |
《King James' Bible》 |
1611年英国出版的《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Bible)封面,又称《英王詹姆士圣经》。
最上方圣灵形象:一只鸽子。顶部是12个使徒。
两个侧面是摩西和亚伦(Aaron,以色列大祭司)。四角坐的四个人是四个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以及他们的具象。
这种模式是中世纪已经定型的描述模式。
但是,中世纪时,一是没有印刷术,二是没有文艺复兴时代出现的璀璨的视觉艺术形式,所以基督教会必须通过专职的神职人员向人们宣讲。4-13世纪,虽然教堂里也有绘画,但是呆板僵硬,没有艺术价值。
![]() |
15世纪,印刷术出现:右是15-18世纪的欧洲印刷的书籍的数量,从圣经到但丁的《神曲》等文学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了。这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基础。
在此之前,罗马教会的境遇并不很好:1309年,教皇和教廷前往法国,拉特兰宫和罗马再次烧为一片废墟。
1377年,教皇返回罗马,法国主教们选出第二位教皇。
1378年,西方教会教会分裂,选出第三位教皇:三位教皇并立的大分裂时期。
1417年 分裂结束:选出一位新教皇,教廷确定在梵蒂冈:当时的建筑破败不堪。
神庙遗址圣母堂既否定了埃及神话(伊西斯=Isis),也否定了希腊神话(弥涅尔瓦=雅典娜)。这是欧洲人自己都感到“看得眼花缭乱”的罗马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这里的墓葬包括罗马的贵族名人,多位教皇,多位主教,最重要的是意大利两位主保圣人之一,圣凯塞琳。
意大利有两位主保圣人:
1. 圣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1181- 1226)
2. 圣凯塞琳(Catherine of Siena,1347-1380)
凯塞琳出生前,她家里已有22个孩子,她的哥哥姐姐们死亡一半。凯塞琳少女时即发誓在俗修道,33岁因病去世。她属于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这个教派与方济会是意大利影响最大的两个教派。这个女孩学问很好,当时教皇和教廷在法国,她给教皇和各国政府写的斡旋信函保留下来300多封,对教皇回到罗马起了很大的作用。1378年乌尔班六世(Pope Urban VI,1318-1389)从法国回到罗马,他把凯塞琳从锡耶纳请到罗马教廷工作,斡旋教会内部矛盾:1378年出现两个对立的教皇。凯塞琳努力斡旋两年后,1340年病故时仍然没有成功,教会大分裂40年后才结束。凯塞琳死后被追认为圣人和教会博士。
在1378年之前,乌尔班六世的前任,教皇格列高里十一世(Pope Gregory XI,1336-1378)就准备返回罗马,部分原因也是受到圣凯塞琳的信函的激励。但是教皇格列高里十一世没能从法国回到罗马:1375-1378年爆发了“八个圣人之战”(War of the Eight Saints),佛罗伦萨-米兰-锡耶纳三个国家的军队,与教皇的军队之间的战争。格列高里十一世死后,新教皇乌尔班六世回到罗马,其他主教又选出两个教皇:三皇并立40年。
![]() |
神庙遗址圣母堂祭坛下是这个33岁的女博士的墓葬(上图)。1999年,圣凯塞琳被封为欧洲主保圣人。
![]() |
两个重要的天使
教会在圣经的基础上,逐步制定了一些规矩,例如:四本福音书,外加圣保罗的信件等,编辑成为新的约书:新约。又如,四个教会拉丁语博士,对旧约和新约的翻译,教会规则的制定,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等等。
这些规则也成为艺术规则:必须了解这些规则,才能看懂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作品。圣经中出现过两个天使的名字:
1. 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
2. 天使长加百利(Gabriel)
中世纪的教会曾经编制过天使的等级:总共3类9级天使。这种提法后来被教会自己否定了,在艺术上也不再出现了。
天使长(archangels)属于上帝的信使。圣经中,仅仅记载过两个重要的天使长,艺术上大量出现的天使也只有他们两位。这两个天使长做过的事情如下:
在《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 (20.1-3)中记载:米迦勒打败魔鬼,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在《最后的审判》中他负责称量灵魂。艺术形象:他经常全副武装,装备包括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一把宝剑和一个代表正义的圆球。他通常站着,或者身边是被征服的魔鬼。右图:巴黎的米迦勒喷泉(Fontaine Saint-Michel, Paris)。
![]() |
Mont Saint-Michel |
上图:世界文华遗产,法国诺曼底,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Michel)。
![]() |
Michael |
上图: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天使城堡,顶部的天使就是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
圣经中记载了另一位天使长加百利(Gabriel)的名字:
1. 曾经向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的父亲萨迦利亚(Zacharias)传达施洗者约翰诞生的喜报。
2. 曾经向圣母玛利亚通报她将受胎耶稣的喜报:这个题材成为最常见的宗教题材之一。
![]() |
《Annunciation》 |
《报喜》(Annunciation),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作于约1489年,现藏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波提切利的作品中,人物总是扭曲变形: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涵义。上帝派遣加百列告知人世间最完美的女人:她,身为处女,即将怀孕,并且是上帝的儿子。加百列跪在地上,尽可能弯着身躯呈现在上帝选定的“容器”前面,怀着极度的敬畏向上仰视着玛利亚。当时,玛利亚正站在读经台前面祈祷,几乎被这个令她又惊又喜的消息震慑而倒下。玛利亚热烈地欢迎天使,她的双手都做出了一种姿势:既是一种问候的姿势,也是一种邀请的姿势。这是古代的一种身体语言,现在已经消失,不再使用了。加百利也是同样的姿势:玛利亚在邀请天使进入她的房间,天使在邀请玛利亚接受上帝的安排。
![]() |
Giordano Bruno |
这个题材叫做《受胎告知》或《报喜》:玛利亚对即将来到上帝的儿子非常高兴。根据公认的知识:玛利亚是处女怀孕,并因此受到民间普遍崇拜。有一个教士,叫做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上图),他认为:玛利亚不是处女,引起很大民愤而被烧死了。他被烧死有其他原因,仅仅支持哥白尼日心说不至于处死。直到20世纪教皇处理旧案,认为布鲁诺罪不至死,给予平反。
玛利亚处女受孕是神学理论基础之一。但是,神学家们对于一个细节问题辩论了两千年:玛利亚究竟是怎么怀孕的?解释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公认:就像光线可以透过瓶子,上帝之光可以透过玛利亚而怀孕并不影响瓶子----并不影响玛利亚的贞洁,并不影响玛利亚是一个处女。至于其他细节,有的神学家说是通过光线,有的神学家说是通过耳朵(因为玛利亚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有的人说是其他途径,曾经长期辩论。后来不再辩论这些细枝末节了:上帝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上帝可以理解就不是上帝了(马丁路德的观点)。
![]() |
《Annunciation》 |
《报喜》(Annunciation),达芬奇,作于1472-1475年,现藏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 |
《Annunciation》 |
《报喜》(Annunciation), 菲利普·利比(Filippo Lippi)作于1450 -1453年,现藏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
![]() |
这幅菲利普·利比(Filippo Lippi)的作品来自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宫,但是不清楚这幅绘画的用途:也许是门框上的装饰画,也许是床头。如前所述,文艺复兴时代的很多艺术品,原先很多是装饰品的一部分。画面中,上帝的手在正中央上方,下面的玛利亚的膝盖旁边,代表圣灵的鸽子正在犹豫不定地徘徊,玛利亚的衣服和胃部之间有一个很小的间隙正在放射小小的金色光芒,暗示玛利亚可能是从胃部怀孕的。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描述过《报喜》题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表现玛利亚的喜悦心情。几乎每一个教堂都有报喜题材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规则本来不存在,艺术家们制定了越来越多的艺术规则,后来的艺术家们又不断破坏这些规则。在梵蒂冈的艺术中,这一点也非常明显。
物体及其涵义
语言由单词组成,单词构成词组和句子,艺术作品同样也是不同元素构成的。
构成文艺复兴艺术语言的“单词”不多,表述的内容各不相同:物体,色彩,位置等。假若一幅绘画里有很多物体,每一个物体的涵义各不相同,那么,这些涵义就像单词一样构成了一个句子,有助于从整体角度理解一幅绘画。
例如,教会四个拉丁文博士之一,圣哲罗姆(St Jerome)把圣经译为拉丁文,他的形象往往拿着他翻译的圣经,圣经上是一个教堂模型,象征着他的教会四位博士之一的地位。哲罗姆身边还常常有一个小狮子形象,这是一个典故:他帮助一只狮子取出扎进狮子爪子的荆棘以后,这只狮子的余生都与哲罗姆在一起。他的衣服是红色----红衣主教的法袍,虽然他生前没有获得这个职位。下图就是一个例子:
![]() |
《La Madonna della Rondine》 |
《燕子与玛利亚》(La Madonna della Rondine),卡洛·克里韦利(Carlo Crivelli),作于1490年。
象征物燕子站在玛利亚的宝座的左上角。当时人们不知道冬天时燕子到哪里去了?人们普遍相信,燕子躲在河边泥泞的河岸上的洞穴里。燕子走了又来,使人联想到耶稣的逝去和归来:他被埋葬,又从死亡中复活了。因此,燕子成为基督再生的一种象征。现代的人们才知道:燕子是一种候鸟。
基督教徒们相信,人类得以返回美好的状态是因为基督的牺牲。因此,耶稣即使是个孩子,手里也握着一只苹果,表示他把原罪承担到自己身上。但是画面中还有很多其他水果:圣经并未说禁果是什么水果?所以存在多种猜测,其中包括无花果(Fig)。因为亚当和夏娃最后是用无花果叶子遮体的,所以,禁果最有可能是无花果。禁果还有其他猜测:圣哲罗姆的头上是葫芦,右边的圣塞巴斯蒂安(他手拿着射死他的箭矢)的头上是榅桲(quince),宝座下面还有梨子,石榴,葡萄等水果。猜测最多的是橘子。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现实主义日益盛行,物体的象征涵义日益淡薄,绘画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越来越多:旧的艺术规矩被一一打破了。
两个重要的教皇
1213–1625年=412年里,意大利北部乌尔比诺(Urbino)存在过一个乌尔比诺大公国(Duchy of Urbino)。
1625年,这个大公国合并进入教皇国。这个大公国出过两个教皇,对梵蒂冈的重建至关重要。乌尔比诺大公国,类似佛罗伦萨,也是一个酷爱艺术的国家。例如,1476年,两个艺术家,贝内代托(Benedetto)和朱利亚诺·达·马亚诺(Giuliano da Maiano),在乌尔比诺公爵府(Palazzo Ducale, Urbino)里完成了一个世界著名的小书房(studiolo,英语:little study):房间下半部分的画面采用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小块木头镶嵌出的画面呈现出有条不紊的复杂形状,甚至素描或绘画也难以表达的形象,竟然仅仅用木头展现出来了。这个公爵府现在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 |
细木镶嵌工艺的画面呈现立体错觉迷幻感,大部分物体好像放在橱柜架子上:敞开的柜门是鬼斧神工的三维错觉迷幻感(illusionism)的最佳范例。这里选用的有些物体,仅仅因为它们的外形。还有一些物体,例如,上半部分展现的天文仪器,旨在表现公爵的广泛兴趣和众多成就。不论传达了什么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房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位费德里科公爵非常欣赏----并且雇得起----意大利最出类拔萃的艺术天才。
![]() |
这个小书房里的五百多年前的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造成的错觉,几可乱真。 一点透视法(single vanishing point perspective)是我们观察事物的估测方法。两只眼睛的视点不同,有助于我们欣赏三维立体形式和估算距离。如果我们只用一只眼睛观察,这些细木镶嵌工艺(intarsia)的木板造成的错觉画面极其赏心悦目,费德里科公爵更是特别喜欢:他在一次比武中意外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位“独眼龙”公爵费德里科·达·蒙泰费尔特罗(Federico da Montefeltro)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成功的地方军阀,骁勇善战,善待部下,为所有伤亡士兵的女儿提供嫁妆,他在乌尔比诺市内巡游时不带武器,不带随从,亲自询问商铺和企业的经营。他大力资助文化艺术,被誉为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之光”(Light of Italy)。他的公爵府(Palazzo Ducale, Urbino)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书房Studiolo本身是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艺术品。
这个酷爱艺术的大公国的统治者德拉·罗韦雷家族(della Rovere Family)出过两位非常重要的教皇:
1471-1484年在位:西克斯图斯四世(Sixtus IV)。
1503-1513年在位: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II)。
这两位教皇是叔侄关系,他们的重建梵蒂冈工程,也是继承关系:
1480年代,西克斯图斯四世聘请艺术家西斯廷教堂的墙上描述了摩西和耶稣的生平。
1500年代,朱利叶斯二世聘请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房顶绘描述了人类的创造和堕落。
西克斯图斯四世翻修了人民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 Popolo),朱利叶斯二世又扩建了这座人民圣母教堂:拉斐尔绘制的肖像位于教堂高高的祭坛之上,即使教皇并未出场,这幅画像表示罗马教皇的在场。
在梵蒂冈,朱利叶斯二世聘请了三位当时最著名的艺术家,同时为他工作:
1. 他聘请米开朗基罗绘制了西斯廷教堂的房顶:“世界最著名的房顶”。
2. 他聘请拉斐尔装饰了他的四间私人居所:Stanze,没有中文译名,朱利叶斯二世的四间私人房间合称,因为拉斐尔的绘画而著名,又称“拉斐尔的房间”(Stanze di Raffaello,英文:Raphael's rooms)。
3. 他聘请布拉曼特(Bramante)改造庭院,最后请他设计建造一个全新的巨大圣彼得教堂,取代公元4世纪建造的旧的圣彼得教堂:这项工程从1506-1626年,延续了120年,历经18位教皇,12位建筑师才完成。其间多次修改方案,原先布拉曼特设计的特大型教堂的方案,最终被缩小了。但是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堂。
4. 他喜爱并搜集了很多古罗马雕塑,成为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
这两位叔侄教皇聘请的艺术家的水平和风格,差距极大。
首先,我们看一看西斯廷教堂两边墙壁上的绘画:摩西和耶稣的生平,这里各选两幅予以说明。
![]() |
《Moses Leaving to Egypt》 |
上图:《摩西离开埃及》(Moses Leaving to Egypt),作者Pietro Perugino。
![]() |
《Testament and Death of Moses》 |
上图:《遗嘱与摩西的死》(Testament and Death of Moses),作者Luca Signorelli或Bartolomeo della Gatta。
![]() |
上图:《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作者Cosimo Rosselli。
![]() |
上图:《递送钥匙》(Delivery of the Keys),作者Pietro Perugino 。
从这些1480年代的艺术作品来看,文艺复兴的绘画进步非常迅速:西斯廷的摩西和耶稣生平描述远远超过了中世纪呆板僵化的偶像式绘画,但是,后来的艺术家很快超越了这些作品。梵蒂冈通过艺术,诠释了宗教。因为视觉艺术可以形象地直观地解释圣经故事。这种解释并非逐字逐句地解释,而是把隐晦的寓言式的圣经语言变成直接的绘画:圣经本身没有明显说出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彼得,但是,上图描述了耶稣把钥匙递给彼得的情景。这不是违背圣经,因为圣经隐晦地说出了这件事。在《马太福音》(Matthew 16.18-19)记载:耶稣对彼得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彼得(Peter)的意思是磐石,耶稣用他的名字暗示:彼得是教会的基础,所以梵蒂冈建造在彼得的墓上。
这个“释放和捆绑的钥匙”的解读很多,最重要是彼得是基督之后的基督教律法的赋予者(law-giver),他也有权力把人们逐出天堂。这是一种普遍观念的起源:在天国之门(Pearly Gates)欢迎新来者的人是圣彼得,他有权决定你能不能进门。彼得的继承人是后续的教皇(popes),所谓使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的一种教皇职务(papacy):他们是教会首领,遵循彼得的传统,已获得上帝的认可。上帝赋予圣彼得继续基督的目标的权力正是他们的合法性的核心。
![]() |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主要源泉,但是当时大部分人不识字。圣经等文献是拉丁文,即使能够阅读,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于是艺术被用来诠释这个理论:墙壁=描述了摩西和耶稣的生平;房顶=描述了人类的创造和堕落。这种布局是互补的:法律出现前的世界,摩西律法(Law of Moses)下的世界,上帝恩典(Grace of Christ)下的世界。米开朗基罗主要描述了3个故事9个场景:
1. 创造天地的故事
1.1《光明与黑暗的分离》
1.2《太阳,月亮和植物的创造》
1.3《大地与水的分离》
2. 创造人类与人类堕落的故事
2.1《亚当的创造》
2.2《夏娃的创造》
2.3《原罪与逐出伊甸园》
3. 大洪水的故事
3.1《诺亚的祭奠》
3.2《大洪水》
3.3《诺亚的酩酊大醉》
![]() |
西斯廷房顶的布局示意图 |
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房顶的布局示意图。
![]() |
西斯廷房顶中央是旧约《创世纪》的3个故事9个场景,四周是预言弥赛亚(救世主)将会出现或者弥赛亚的模样的12位先知,其中5位是女先知。四角是旧约里的4位重要人物:
1.摩西的青铜蛇。
2.以斯帖(Esther)处死哈曼(Haman)。
3.大卫杀死歌利亚(Goliath)。
4.朱迪斯(Judith)杀死赫罗弗尼斯(Holofemes)。
在其他角落描述了亚伯拉罕(Abraham)等旧约名人。这种构图布局借鉴了中世纪彩色镶嵌玻璃的布局技术。
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房顶。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的军队洗劫罗马。
1533-1541年,米开朗基罗再次装饰西斯廷教堂,绘制主祭坛后面的壁画《末日审判》(The Last Judgement)。
米开朗基罗是佛罗伦萨的雕塑家,1505年,他接受朱利叶斯二世的委托,为朱利叶斯二世设计制作墓葬纪念碑。
他当时接受朱利叶斯二世的委托绘制西斯廷房顶,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没有严格的画家雕塑家分工,都属于装饰艺术家,二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比较著名,三是历史学家们猜测,教皇当时聘请了很多佛罗伦萨的艺术家,意图改善教皇国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国家关系。拉斐尔也是多次被教皇聘请,参与绘画和建筑设计等工作。
1505年米开朗基罗开始设计制作的朱利叶斯二世墓葬纪念碑,成为一件著名的雕塑:
![]() |
朱利叶斯二世墓葬纪念碑,米开朗基罗。朱利叶斯二世的时代是文艺复兴的巅峰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形象。米开朗基罗至死也认为自己是“一个佛罗伦萨人”。
佛罗伦萨的雕塑和绘画,当时领先于意大利所有城邦国家。
佛罗伦萨的几个著名雕塑家
佛罗伦萨早期最出名的雕塑家是多那太罗(Donatello,1386-1466),他创作过很多真人大小的雕塑。事实上,他是第一个把意大利的雕塑艺术恢复到希腊罗马时代水平的雕塑家。
![]() |
《Judith and Holofernes》 |
《朱迪斯和赫罗弗尼斯》(Judith and Holofernes),多那太罗作于1450年代晚期。
资助人与艺术家之间的付酬委托方式各不相同。资助人可以委托艺术家仅仅一次,也可做出更宽泛的资金安排。艺术家也可与某个组织,例如同业公会(guild)保持长期关系或被宫廷雇佣。安德里亚·曼特纳(Andrea Mantegna)是曼图亚(Mantua)的贡扎加王朝(Gonzaga)的宫廷艺术家,他如果为其他资助人工作必须获得批准。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记载:“老美第奇”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il Vecchio”de’Medici)甘愿委托已经老年的多那太罗,确保多那太罗一直有事可干----瓦萨里认为,这已经是一种友谊,而非其他。
![]() |
《Gattamelata》 |
上图是多那太罗的又一创举:中世纪以来欧洲的第一座骑马雕像《伽塔美拉达》(Gattamelata,意思可爱的猫) ,这个称呼是雇佣军人埃拉兹莫·达·纳尔里(Erasmo da Narni,1370-1443)的绰号。他穿着罗马式铠甲,很多其他装饰细节也是模仿古罗马雕塑艺术。1432-1433年多那太罗在罗马生活和工作,研究废墟学到很多细微的细节。
多那太罗的雕塑描述了埃拉兹莫的一个故事:作为队长,他在敌人毫不怀疑的情况下大摇大摆潜入敌营后发起突然袭击。他的泰然自若部分表现在他的马上:一只马前蹄悠然自得地搭在一个加农炮弹上,保持着平衡,不像很多罗马骑马雕像中的马蹄悬空。这可能正是多那太罗的意图:他把埃拉兹莫的计谋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回味无穷。
诞生于意大利半岛心脏地区的罗马帝国,赋予每一个城邦国家以不同方式断言自己是罗马帝国继承者的权利。幸存的雕塑与建筑甚至残片或废墟,都化为了当代作品的灵感源泉,引发了学习和追赶过去的挑战,最终超越了古代的天才。古代文字资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它们不仅告诉我们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艺术也有更加重大的价值,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欣然接受的一种态度。
![]() |
《Pieta》 |
《圣母哀悼圣子》(Pieta),米开朗基罗作于1498-1499年。
意大利语Pieta的原意是悲哀和仁慈,没有正式译名,各国都直接引用Pieta一词。这件作品位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创作过4件Pieta。世界各国都有Pieta题材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这件Pieta最为著名,复制品遍布全球。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不仅出了很多著名画家,还出了很多著名雕塑家。在米开朗基罗的同时代,佛罗伦萨还出了一名蜚声世界的雕塑家切利尼。
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是佛罗伦萨出身的金匠,雕塑家和画家,一生放荡不羁,多次被女性起诉,直到65岁才第一次结婚,71岁去世时儿子仅仅3岁。
![]() |
《Saliera》 |
作为金匠,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为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创作的《盐具》(Saliera)。从他本人的文字中很容易理解他的意图。切利尼说:《盐具》的意思是“海洋和大地都坐着,他们的腿部互相交织在一起,意味着有的时候海洋的海湾伸入了大地,有的时候大地伸入了海洋……”上图是博物馆里游客参观《盐具》的照片,下面是这件作品的局部放大照片:在已经很小的人物旁边,雕刻着更小的人物坐在神庙的顶部,在神庙的四角还有更小的人物雕像。
![]() |
《Saliera》 |
《盐具》(Saliera),人物越来越小,金匠工艺精湛。
过了40岁以后,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又成为雕塑家。
![]() |
《Statue of Perseus》 |
《帕休斯》(Statue of Perseus)。佛罗伦萨的佣兵凉亭(Piazza della Signoria, Florence)。
![]() |
![]() |
圣经的故事,已经不再是文艺复兴艺术家唯一的素材源泉。
希腊罗马神话,为艺术家们的任意挥洒天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希腊英雄帕休斯高举着美杜莎()的头颅,美杜莎的尸体踩在帕休斯的脚下。这个题材的雕塑中,切利尼的这件青铜雕塑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 |
《帕休斯与美杜莎的头》 |
这件作品的全称《帕休斯与美杜莎的头》(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美杜莎的尸体被踩在脚下。
![]() |
![]() |
《帕休斯与美杜莎的头》的底座也是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1571)的作品:底座四面还有四组青铜雕塑----切利尼为了这一套雕塑花费了大约10年时间:1545-1555年。
艺术宣传了宗教
人类文明中,第一个文明是两河文明。
两河文明中,第一个文明是苏美尔文明(Sumer)。
苏美尔文明发明了楔形文字(Cuneiform),时间约8,000年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下面是苏美尔文明时代的最大城市乌鲁克(Uruk)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这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 |
Uruk |
苏美尔文明时乌鲁克(Uruk)泥板,不仅有楔形文字,还有精美的图案和人物造型。Bible的希腊语原意是书,犹太人用希伯来文写的《书》,日本译为《圣经》,中国沿用了这个译名。这本书的内容,起初人们看不懂,在文艺复兴时代通过璀璨绚丽的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装饰艺术),这本书的内容得到了普及。
乌鲁克(Uruk)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年代最久远,所以,一般认为乌鲁克(Uruk)是人类文字发祥地。
圣经是人类最古老的一本书,记载了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的故事。文艺复兴普及了这些知识。这本书的记载有时很简单,有时很隐晦,所以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用新的艺术诠释打破旧的诠释。
文艺复兴初期,但丁的时代,人类的世界观:共有7个天体,围绕着地球旋转。
![]() |
所有人类群体都自发诞生了宗教。所有宗教都是地心说:我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和其他星球围绕地球旋转。美丽的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每天驾着金轮马车带着太阳走过天空: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是人类的共识。
但丁《神曲》的观点类似:月亮,太阳和五个行星围绕着地球旋转。再向外,就是天堂。
![]() |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告诉我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最后全人类都承认错了。这是全人类第一次集体认识错误。伽利略去世的第二年,1643年,牛顿诞生。
后来的一系列科学研究证明:伽利略的日心说错了,全人类也再一次错了,太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其实“天上七个天体”的说法也没有什么不对:当时,肉眼看见的确实只有这些天体。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一方面追求大自然的真实表达,一方面开始探索大自然,最早的证据是达芬奇的画。
第一幅探索大自然的风景画是达芬奇的作品,描绘了佛罗伦萨城外,托斯卡纳地区的风光:
![]() |
《Study of a Tuscan Landscape》 |
《托斯卡纳风景的研究》(Study of a Tuscan Landscape),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于1473年,现藏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这幅素描的左上角标注了日期:1473年8月5日----这是幸存的风景画中第一件标注着日期的作品,也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文献。这幅作品被鉴定属于达芬·奇毫不意外,他后来对大自然的诸多探索使后世认为,与其说他是一个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他试图理解和量化世界,这正是文艺复兴的大部分探索的核心。这幅素描是他在一个特殊日子看到的情景的记录,他标记日期似乎正是为了澄清,这个情景与其他日期的情景有所不同。达·芬奇用轻微的曲线和随意勾画的水平线创造出树在抖动的形态,这种做法本身正是印象主义(impressionist)的画家们的“这里和现在”(here and now)的表达方式,直到400年之后,印象主义画家才明确表达出这种风格。
但是,早在19世纪的“印象主义艺术”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开始了科学探索:
16世纪:伽利略提出,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17世纪:牛顿是把自然科学整理为体系的第一人。
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第一次提出文艺复兴(Renaissance=再生)的概念,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20世纪:爱因斯坦否定了绝对时间。起初人们认为相对论太过抽象,没有实际用途。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量与能源相互转换的理论,人们制造出了原子弹。
这场Renaissance(再生或文艺复兴)起始于13世纪的意大利文学,但是,文艺复兴什么时候结束了,还是始终没有结束?人们争议很大。这是一个没有规则-建立规则-破坏规则的不断的过程。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