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认证、都市空间与多元共存 (文:丘偉榮)
轉載自當今大馬【时政】兼容并蓄
去年十二月的一个中午,我特地去了位于吉隆坡旧古仔路的NSK霸市,想看看具争议性的清真推车。或许是因为过渡时期,该霸市当时暂没有实行将推车分为清真与非清真之别的措施,只是将所有非清真用品放置在被区隔的购物区。
据我观察,NSK的顾客以华裔居多,但也有不少马来人售货员、工作人员和顾客。一些论者认为清真推车措施反映令人担忧的“宗教隔离”现象。不过,我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猜想该霸市实行清真推车措施或将非清真用品区隔,可能是为了与其它霸市, 如MyDin等竞争,以吸引马来穆斯林顾客。许多马来人也认同该措施,让他们可以安心地与非穆斯林在同一个屋檐下购物。
吸引马来人前来购物
如果是“宗教隔离”的话,穆斯林不会前来非穆斯经营或非穆斯林占多数的商场购物。反之,“清真推车”吸引马来人前来华人占多数的地方,提供不同宗教人士聚集(虽然可能没有互动)的空间。
同样的,这几年来,清真的华人餐馆大受马来中产阶级的青睐,显示虽然许多穆斯林的宗教价值日益保守(对清真认证的态度严谨),却不反对文化多元(热爱享用中餐、兴建中式清真寺等)。
换言之,“清真认证”反映的可能不是“宗教隔离”,而是许多新兴都市中产阶级穆斯林希望在符合伊斯兰教规的原则下,追求多元和现代性。
对清真认证态度不同
当然,不同的穆斯林对清真认证的态度和要求不尽相同。上个月,我路过森州林茂小镇,在一间华人餐馆进食。朋友告诉我,该餐室是清真的,即不提供啤酒,也没用猪肉煮食。虽然没有展示官方的清真标志,不少马来人还是放心地去该餐室用餐。
可是,在大都市如吉隆坡,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小镇居民的彼此信任,或许是因为城市生活滋长了宗教洁癖,官方的清真标志是许多穆斯林光顾华人餐馆的必要认证。
清真是门好生意,是资本主义和伊斯兰价值的结体,是商家和宗教司利益的产物。从餐馆到酒店,从火车到飞机,从学校到医院,从购物中心到休闲场所,“清真化/伊斯兰化”服务业是新兴的市场趋势。
清真也是消费文化
对许多穆斯林中产阶级而言,清真化反映的不仅是他们对宗教信仰的执着,还有他们对都市生活和消费文化的态度。他们欲“伊斯兰化”消费文化,或推行所谓符合伊斯兰伦理的消费文化。
这样的趋势或许跟西方社会这些年来盛行的“有机/ 素食/ 绿色”的伦理消费文化相似。可以被标签为“有机/ 素食/ 绿色”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酒店、服饰和运动鞋等。放在这个脉络来理解“清真化”趋势,可能会比纯粹从宗教和种族视野来批判来得更有意义。
谁来界定某产品清真或非清真? 国家机关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为何清真标准无限上岗?清真化可以兼容差异吗?清真化只是流于教条和符号,或是可以进一步体现伊斯兰的核心价值, 如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符合正义原则和照顾员工福利等?
清真化未必都是排他
其实,清真化未必都是排他的。在新加坡,一些小贩中心设有穆斯林专用托盘,确保穆斯林使用的餐具清真。新加坡的穆斯林占少数,这样的措施或许是为了鼓励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共享饮食空间,避免穆斯林以饮食习惯为由,而减少与非穆斯林共处。
回到吉隆坡的清真推车, 该措施固然可让一些马来人放心地与非穆斯林共享购物空间,但却会进一步将清真标准无限上岗,也加强穆斯林的保守心态;不只规训非穆斯林要尊重穆斯林,也规范日常穆斯林的行为。
然而,如果没有“清真推车”或其他“清真空间”(如餐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更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消费和聚集,“宗教隔离”就会日益严重。
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处理宗教认同、都市空间和多元共存之间的关系是一项不简单的迫切任务。
丘伟荣曾任媒体与民调工作,目前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去年十二月的一个中午,我特地去了位于吉隆坡旧古仔路的NSK霸市,想看看具争议性的清真推车。或许是因为过渡时期,该霸市当时暂没有实行将推车分为清真与非清真之别的措施,只是将所有非清真用品放置在被区隔的购物区。
据我观察,NSK的顾客以华裔居多,但也有不少马来人售货员、工作人员和顾客。一些论者认为清真推车措施反映令人担忧的“宗教隔离”现象。不过,我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猜想该霸市实行清真推车措施或将非清真用品区隔,可能是为了与其它霸市, 如MyDin等竞争,以吸引马来穆斯林顾客。许多马来人也认同该措施,让他们可以安心地与非穆斯林在同一个屋檐下购物。
吸引马来人前来购物
如果是“宗教隔离”的话,穆斯林不会前来非穆斯经营或非穆斯林占多数的商场购物。反之,“清真推车”吸引马来人前来华人占多数的地方,提供不同宗教人士聚集(虽然可能没有互动)的空间。
同样的,这几年来,清真的华人餐馆大受马来中产阶级的青睐,显示虽然许多穆斯林的宗教价值日益保守(对清真认证的态度严谨),却不反对文化多元(热爱享用中餐、兴建中式清真寺等)。
换言之,“清真认证”反映的可能不是“宗教隔离”,而是许多新兴都市中产阶级穆斯林希望在符合伊斯兰教规的原则下,追求多元和现代性。
对清真认证态度不同
当然,不同的穆斯林对清真认证的态度和要求不尽相同。上个月,我路过森州林茂小镇,在一间华人餐馆进食。朋友告诉我,该餐室是清真的,即不提供啤酒,也没用猪肉煮食。虽然没有展示官方的清真标志,不少马来人还是放心地去该餐室用餐。
可是,在大都市如吉隆坡,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小镇居民的彼此信任,或许是因为城市生活滋长了宗教洁癖,官方的清真标志是许多穆斯林光顾华人餐馆的必要认证。
清真是门好生意,是资本主义和伊斯兰价值的结体,是商家和宗教司利益的产物。从餐馆到酒店,从火车到飞机,从学校到医院,从购物中心到休闲场所,“清真化/伊斯兰化”服务业是新兴的市场趋势。
清真也是消费文化
对许多穆斯林中产阶级而言,清真化反映的不仅是他们对宗教信仰的执着,还有他们对都市生活和消费文化的态度。他们欲“伊斯兰化”消费文化,或推行所谓符合伊斯兰伦理的消费文化。
这样的趋势或许跟西方社会这些年来盛行的“有机/ 素食/ 绿色”的伦理消费文化相似。可以被标签为“有机/ 素食/ 绿色”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酒店、服饰和运动鞋等。放在这个脉络来理解“清真化”趋势,可能会比纯粹从宗教和种族视野来批判来得更有意义。
谁来界定某产品清真或非清真? 国家机关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为何清真标准无限上岗?清真化可以兼容差异吗?清真化只是流于教条和符号,或是可以进一步体现伊斯兰的核心价值, 如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符合正义原则和照顾员工福利等?
清真化未必都是排他
其实,清真化未必都是排他的。在新加坡,一些小贩中心设有穆斯林专用托盘,确保穆斯林使用的餐具清真。新加坡的穆斯林占少数,这样的措施或许是为了鼓励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共享饮食空间,避免穆斯林以饮食习惯为由,而减少与非穆斯林共处。
回到吉隆坡的清真推车, 该措施固然可让一些马来人放心地与非穆斯林共享购物空间,但却会进一步将清真标准无限上岗,也加强穆斯林的保守心态;不只规训非穆斯林要尊重穆斯林,也规范日常穆斯林的行为。
然而,如果没有“清真推车”或其他“清真空间”(如餐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更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消费和聚集,“宗教隔离”就会日益严重。
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处理宗教认同、都市空间和多元共存之间的关系是一项不简单的迫切任务。
丘伟荣曾任媒体与民调工作,目前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