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坊有茶记,2018年7月份。

大庚叔 2018-06-02 11:33:35

大庚叔
2018-07-01 11:16:05 大庚叔

0701

早上喝了一个思茅茶区的古树料熟茶,gscx2016,香浓郁,入也润滑,回味留苦底,口腔不甚开阔。堆味显,以及略显水汽的单薄感。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熟茶历史梳理以及新熟茶工艺详解的文章;我们之前对熟茶对体系架构所基于的市场背景已经产生变化,或者产生很多细分方向上的进展。不过工艺和市场背景的千变万化,应该始终都离不开口感体系的基础和评判。应该再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熟茶知识体系和口感标准了。

大庚叔
2018-07-01 11:40:33 大庚叔

0701

顺手再泡了一个勐海地区的所谓古树料熟茶,gssc2014,没什么香,入口顺,开阔些,也有苦底,不过是不一样但苦底,应该是轻发酵留的原料苦,相比于刚才思茅料,那个应该是重发酵带来的工艺苦。堆味倒不那么明显,不过似乎多了一股塑胶味???!!!或者偶尔被捕捉到的类似酥油茶的那种味道。对于山头料轻发酵单堆子筛选的这个工艺,还是存在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大庚叔
2018-07-01 21:23:54 大庚叔

0701

晚上喝了一个曼松王子山2018年的春茶毛料,茶汤的感觉:香甜细柔、不深不宽,不顶不压,凝练的一小股在口腔中央。回味的涩感略显,香甜也明显、持久、凝练,和茶汤感呼应。

忽然想到,如果说易武茶是圆润饱满地往外舒展,那么曼松茶是否就是圆润饱满地往内收敛??空间结构上的体系填满和相互呼应。

大庚叔
2018-07-01 22:18:44 大庚叔

0701

为了对比,继续泡了另外一个作坊的曼松王子山的2018春茶毛料,茶汤第一感觉更甜、香气没那么外扬,汤感同样柔润细滑,汤的凝练感不如刚才那个。回味的香甜明显度也略欠,不过同时似乎涩感更低一些。

凝练的反面是否就是涣散?

大庚叔
2018-07-03 15:57:02 大庚叔

0703

中午小壶淡泡了一个去年的倚邦春茶。最近喝生茶,常感受倒口腔鼻腔以上的脑腔内的一种反应;后脑勺部位、头顶部位之类。这也是体感的一种吧。

大庚叔
2018-07-06 11:31:26 大庚叔

0706

早上泡了一个2018春易武片区接近薄荷塘地区的生茶毛料;第一感觉,比易武特制的厚重很多,真正的圆润饱满感,就是那种内质丰厚带来的凝练饱满感,沉而不重!直接能估计树很高大,就是稍微多了一丝茶园过于暴晒带来的那种涩感,或者严格意义上也不用单纯的涩感来物质层面地定义,而是一种形象意义上的微微涩缩感。

持久耐泡;不得不承认,很高度层面的好茶,虽然不一定能是很完整层面的好茶。

大庚叔
2018-07-08 13:05:14 大庚叔

0708

泡了一个曼松王子山的茶;香,甚至类似乌龙茶那种细腻奶香,不像常规古树生茶那种略带狂野的浓郁。口感很细柔很细柔,无可挑剔;深邃感的穿透力就略欠,应该是树龄的问题。从脑腔内反应而言,直上头顶,不宽。

大庚叔
2018-07-11 13:55:06 大庚叔

0712

阴天。泡了一个布朗山2018年的古树头春。不是很懂得怎么描述。

第一感觉是汤质厚重,但缺少甜,以及甜带来的舒展感。茶汤稍微冷后就有明显的苦涩下渗感。后期整个口腔没有舒展开阔感,但有一股很浓的香留在。

大庚叔
2018-07-12 21:11:41 大庚叔

0712

昨天日期写错。

晚上用小壶淡泡了一个近薄荷塘的2018春生茶毛料,好喝,甜得透彻,且不松垮涣散。难得。

大庚叔
2018-07-16 12:30:10 大庚叔

0716

中午用大壶把剩下的一点易武特制2018春毛料泡了,浓郁的香气感,以及很厚的油润感。好喝的。

大庚叔
2018-07-16 21:41:00 大庚叔

0716

晚上用小柴烧壶泡了一个醇品2014,所谓古树熟茶,醇净不厚重,甜得透彻。似乎没有太多的杂异味。

大庚叔
2018-07-26 12:55:04 大庚叔

0726

中午用小柴烧壶泡了醇品2012,香甜感没有往外释放,汤感倒是很润厚。

大庚叔
2018-07-27 11:34:55 大庚叔

0727

早上用小红泥壶泡了蛮砖特制,应该是2016年的,想起之前一个朋友评价蛮砖的粗散二字,而我自己一直定义蛮砖的宽柔二字,真是两个方向两个风格;蛮砖茶似乎在前两年的转化中会出现内含物质不充分融入汤内的感觉。

大庚叔
2018-07-28 13:01:02 大庚叔

0728

早上用盖碗快速过了五款熟茶,整体上还是感觉好的熟茶有个明确香暖汤醇味甘的标准,然后每一款具体的熟茶都是和这个标准去比较看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