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房子

散文 创作
何袜皮 发表于:
凤凰网
石头上的房子 文/何袜皮 在我居住的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个地方叫“石头上的房子”,从上世纪50年代便存在了。顾名思义,在一望无际的中西部平原上,几栋歪歪扭扭的日式房子和日式花园站在巨石之上。 房子的主人是J。根据J密友的说法,在20世纪初的一天,J和著名建筑师Frank Lloyd Wright一同驱车经过这里。当时他们正在吵架,J一赌气就说要在路边的两块石头上盖个房子。 有次当我向一群本地的朋友说起我准备带父母去那里参观时,他们尴尬地笑了起来。一位女士反对道:“为什么不去州立公园呢?”,但又不解释为什么州立公园更适合去。她那皱起的鼻翼,暧昧的眼神,仿佛都在暗示:有什么秘密让人难以启齿。 这倒激发了我的好奇。我必然要去看一看。 我果真被石头上的房子震撼到了。 那种震撼不是第一眼视觉冲击,逐渐趋于平淡的那种,而是不断地叠加刺激,从数量和形式上压垮你,让你无处可逃。 J拥有满屋的洋娃娃,满屋的象牙雕塑,满屋的骑士盔甲,满屋的马戏团道具,古董车……我在昏暗的、弥漫着霉味的室内街道上迷路,一边寻思着:这家伙到底多有钱,拥有多少东西呀? 房子主人号称由他设计了有世界上最多的音乐机器。一只小小的盒子里,死神拿着镰刀来了,病榻上的老人死了。一个女巫师在占卜。京剧脸谱的人偶在红灯笼下敲锣打鼓。 有的机器有一个房间那么大。你走进去,投一个硬币,乐器自个儿演奏起交响乐。钢琴键弹跳着,琴弦被空气拨动,冷冰冰的精密仪器和程序假装有了音乐的灵魂。背景飞过一只老虎。带翅膀的木头模特, 吊在天花板上,垂落一头金发。 一场无人表演的演出,只有观众为机器们鼓掌。 J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旋转马车。在漆黑的仓库里,洋娃娃骑在野兽的背上,音乐隆隆,永远灯火璀璨,永远亢奋欢快,日复一日旋转着。 一条巨型鲸鱼,张开足有三层楼高的血盆大口,嘴里似乎装着世界的残骸,在巨浪中翻滚。 这里应有尽有,是一个浓缩的世界。 有些人恨它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用弗洛伊德的uncanny理论来说,有些熟悉的事物却可以在另一种场合中令人感到怪异和不安。比如洋娃娃和旋转马车。它们在这暗无天日的室内传递着恐怖、黑暗、邪恶的气息,和死亡、性并置。 我的父母和我一样,对石头上的房子满怀兴趣和好奇。 我回去后查了资料,却才知道:房子内的一切竟然都是虚构的! 它看似一个严谨的博物馆,但那些煞有介事的说明是随意杜撰的。收藏品,大都是仿冒的。那些让主人引以为豪的音乐机器,也是假的,它们的音乐并非依靠精密机械带动乐器演奏。就连建造房子的初衷也是一个谎言,因为Frank Lloyd Wright那几年在日本,而J在那年只有九岁。 我不禁哑然失笑,谁会花毕生精力去营造一个如此庞大的谎言? 这个愿意拿出所有东西向陌生人展示的J,却是一个神秘的遁世者。关于他的人生轨迹无迹可寻,几乎空白。他无法从展示中赚到钱。没人知道他以何为生,或许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他极为低调,不接受任何采访,对自己的动机和作品也拒绝阐释。在他活着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打扮得像个园丁,为植物浇水。若有游客遇见了,问他是否是J,他便否认。 我却因为这份虚妄而更爱这个地方了。 如果它是真实的,在我眼里无非是用事实堆砌的物质王国,然而正因为它是虚构的,便成了一个制造者隐匿在幕后的梦境,一个逼真,但戳穿也无妨的空间,可延伸至无穷。也正因为它是虚构的,它用一种宏大而浮夸的高贵,来遮掩它的不名一文。 它介于垃圾和艺术之间。好像一个穿着中世纪华服的贵族扮相的男人——且不论他的真实身份是否卑微——站在废墟中间大声地唱歌。 它有时候是约翰沃特的垃圾电影,有时候是何塞多诺索的魔幻小说,有时候是波德莱尔的诗歌,或者博尔赫兹的迷宫。 我却因为这种矛盾和对立更爱它。 从某一天起,我也开始建造这样的房子,企图用一些人造奇迹,来掩饰事实的平凡、想象力的贫瘠和生活的苍痍。哪怕这种掩盖的动机显而易见。 至于J或者其他写作者,我认为不过是穿着不起眼的汗衫在后院处理杂草。当读者好奇时,他只会留下一些敷衍的谎言,以证明这不重要。 但那歪歪扭扭的房子和里面的东西却会一直站在石头上,让人们想讨论它,又羞于讨论它,最后却记住它。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何袜皮,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5-02-06 23: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