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才能纳“新” (试发表)

其他 创作
最近,“又”陆续看到了一些10多年前,我读书讨论专业问题时常用的词汇:比如“功能”与“形式”哪个在先,谁追随谁;比如,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比如用“风格、手法、象征”等偏视觉形式的方法分析当下西方热点建筑……包括我们JT学生,在高年级回头评论低年级作业时采用的一些标准和说法,也都让我有种时光倒转的感觉。 我这里之所以用“又”,主要是如今我已很少再用这套词汇,而是采用了另外一些说法,比如:我基本不谈“功能与形式”,而是谈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推导出相应形态;我基本不谈“东、西方对比”、不谈“文化”,而是谈如何认识、观察、表达具体基地,谈对个人或集体感知的揣摩与表达;我基本不谈“设计手法、风格”,而是谈设计策略、设计概念、借助研究做设计、空间逻辑、结构逻辑、建造逻辑、材料逻辑……等。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两套不同的言词,而实际上我以为,其实骨子里,这代表了两种不同观念及其相应的做法差异。 我曾想当然地以为,就算中国建筑学教育界、专业界众多的中、老年人们(与实际年龄无直接正比关系)还有待改革,但年轻人现在能接触到这么多新东西,多少应该能够认识到两种观念本质上的不同吧?所以,当在年轻人身上一而再地看到“旧”说辞不断满血复活(或者一直就在他们身上好好地活着)时,还是小小惊讶了一下,也再一次认识到,传统教育潜移默化的威力。 当然,不是说“旧”一定比“新”差,而是觉得,假设我们还是以西式建筑为标准来学习(其实旧说辞也是以西式为标准建立的),用“旧”说辞(观念)在当下西式“新”世界中学习,我个人以为会产生深刻错位,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掌握了所有最新信息,但由于对支撑在后面的观念缺乏真正了解或只是曲解,还是会会错意、表错情的。 要想学到真经,除了要学新课程外,还要补前面缺的课,补课的同时还要排掉已经长在身体里的“旧念”。除“旧”才能纳“新”,而要做到除旧,就要认识到新、旧的差异。我自己这几年,就一直在补课ing,在辨析ing,在排毒ing。 我想对我们专业来说,无论国内外,如果你只是在研究生阶段参加几个设计studio,上几堂历史、理论、技术课,拿个通过的分数、甚至好分数,都应该不难,况且老师们,即没时间、也没精力,而且也很难一下子给你讲清楚,这些需要很多课程、理论、时间、实践综合出的不同体系之间的本质性差异(西方的老师不可能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教学大纲、接轨的学分课程,也完全体现不出观念上的差异)。所以,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去融会贯通地思考,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做深刻反思,恐怕是很难看清当下西式世界后面的“新”东西。但是,如果你硬说你已习惯的说辞是“中国模式”,正如我对各种“中国也可以说不”的态度一样,我也的确无话可讲。 当然,毫无疑问,补课终究只是手段,目的还是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体系,这个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下面用一段问答和一篇日记,再进一步表达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对话】 问:“不在名校本科 ,会亏下了一些“重要”东西 ”老师能否具体说一下吗? 答:这很难完全讲清楚的。我只能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比如学科观念。任何学科,尤其人文学科方面,包括我们专业,其实都是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但很多中国同学,其实一直是以学生、考试、读学位、看课本的心态在学习,下意识认为研究生学的自然比本科生高级,本科阶段我成绩好,就说明我已学好了。但其实,很可能研究生阶段,你是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你本科阶段的学科理念下学习的。如果这个不搞清楚,用(本科形成的)旧有观念肢解后面碰到的新东西,那后面学的基本都会是一串串误解。在国内,从外校过来的同学身上,在国外,留学读研究生的同学身上,我都看到了这一点:即用原来习得的“旧”方法,重新解构别人原本骨子里不同与你的东西,结论就有些张冠李戴了。 还有,更好的学校与学习环境,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聚集了更优秀的一批人。因此,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基本的学习标准(甚至是下意识的标准),都可能会和你在原来学校已养成的习惯非常不同,可是,如果你不主动观察、体会、修正,这些非常本质的东西,也无法简单地地体现在你学的那几门研究生课程上。 【日记】: 《评设计院的图 想学校的教育》 ---------------------------------------------------------------------------- 豆瓣日记同名文章地址 新浪博客同名文章地址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范文兵,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2-03-29 0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