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7)——读建筑书的方法

其他 创作
范文兵 发表于:
《设计新潮》110期,2004(2)
一直以来,国内建筑学界中的专业人士可以被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类人群[1] :一为搞“设计(实践)”的,一为搞“理论(研究)” 的[2] 。由于大家都是“知识分子”,书总是要读的,由于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建筑书更是不可或缺。不过这两类人群读建筑书的方法,却是大相径庭的。 由于国内建筑学专业的观念(包括一般社会公众对建筑的普遍性理解)基本还停留在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的框架之内,非常强调建筑的“可画性”、“形象性”、“艺术性”、“象征性”……,为了“学以致用”,搞设计的一般都比较喜欢读“带画片儿”的书,以便迅速、直接地将国际上时髦的“图形”拿来为我所用。记得学习建筑之初,老师就曾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建筑学读书主要就是找些有图片的书看看,这似乎已成为中国建筑实践界长胜不衰的读书传统,这也是国内频频出版快题设计大全、建筑集粹之类书籍的主要原因。而所谓专业杂志,也普遍以“画册”面貌出现,其中的“文字”充其量也就是些设计说明。 这样一路读下来,“建筑形象”就成为惟一可以吸收的营养,形象背后的设计思考、形象之所以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独特境遇,则统统忽略不记[3]。因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为一种必然结果,盲目追随舶来的“形象潮流”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抄”也就成为每个中国建筑师痛骂不止、但又无法根绝、类似毒瘾般的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分设计好坏的标准变成了谁抄得更新、更快、更时髦。由于中国不同城市接触信息速度的不同,于是,“大城市、开放城市设计水平一定比小城市、内陆城市高”成为普遍现象,而诸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同地域建筑各具风采各领风骚的现象,诸如瑞士提契诺这样的区域建筑学派,诸如澳大利亚一个小地方的建筑师最后获得AIA金奖的故事,诸如墨西哥巴拉干、印度柯里亚这样的人……,在我们专业领域中早已不复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建造庞大的航空母舰,在“先进”的地方紧跟世界“先进”潮流。 而搞“理论(历史研究)” 的读书方法,则走得是另外一个偏锋。从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到哲学、人类学……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解构主义、现代之后……,已然进入“距离人体10厘米之外皆可入建筑学法眼”的“广义‘境界。搞理论的擅长以“文字”作为阅读和写作对象,在文字中构筑有关建筑的种种说法。只不过,文字书写的语法及谈论的话题,已与汉语语境、与建筑本身的关联越来越弱,语法不再是汉语的主、谓、宾,而是西语的前置后置,话题是国际潮流与各种文字理论本身的逻辑论证,本乡本土的语境、具体的造房子事情似乎都已登不上理论的大雅之堂。 从文字中来到文字中去的结果,造成了建筑理论中“精深=难懂”、“先锋=喃喃自语”等现象,语法是越来越纯熟,流行理论、名词也是越来越多,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质性内容却越来越少,距离建筑本身也越来越远。小圈子内惺惺相惜,圈外人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搞理论与搞实践的如此这般下来,他们之间的鸿沟就变得越来越深。搞实践的不相信,建筑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造房子的朴朴实实甚至很难称之为科学的专业,真的需要那么多玄妙的理论说词儿;搞理论的则觉得搞实践的目光短浅,过于现实,无法达致高深境界。于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画片儿”与“文字”就这样愈行愈远。建筑界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从实践到理论,都乏善足陈。 因此,当编辑将四本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建筑书交予笔者希望有所评介时,如何有效地阅读它们,以便更好地帮助我们建造中国现实中的城市和建筑,而不只是文字对文字、图片对图片地看将下去,则不但是笔者的兴趣所在,更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柯林•罗(Colin Rowe)的《拼贴城市》与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属于理论性书籍,成寒的《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属于传记体例、普及性的实践书籍,而《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则是试图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沟通的书籍。 【拼贴城市】 柯林•罗(Colin Rowe)被誉为西方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建筑理论家和评论家之一,他的《拼贴城市》(Collage City)1978年一经面世,便引起学界内的高度重视。他针对当时的城市和建筑现状,结合多种学说,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例如,对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整体叙事性的置疑,对在城市中多种秩序多种特性共存多元(拼贴)的提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上述观点在学理上已无太多新奇之处,但结合中国的城市现实,仍颇多警醒作用。以书中下面一段话来看[4],“中央大街自称是大城市的饰面,表达了一种感情上的禁欲主义和一种加重了的浮夸,并从它根本性的失败中获得它最终的尊严。……中央大街经常是用来掩饰真正艰苦和懊丧的巨大努力(这种努力只能失败)……”观察一下我们今天的城市景观,那些宏大而乏人问津的城市广场,宽阔而令人畏惧的景观大道,门可罗雀的成片开发区,这段话不正说出了这些宏威热闹景象后面的荒唐与软弱吗? 正如上述的引用段落所表现的那样,本书的论述,采用的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之上,常常出现一些思想的闪光点,颇让人有顿悟之感,有一种文人雅士挥斥方逎指点江山的姿态。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全书的整体逻辑有些松散,也许这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拼贴式”写作吧。 本书兼评判性与建设性于一体,在深入批判现代主义乌托邦整体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颇具操作性的策略[5]。例如第三章的图—底(Figure--Ground)分析方法,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在附录中提出的“值得记忆的街道”、“稳定源”、“潜在的无尽段落”、“模糊整块的建筑群”……等七种可作为城市拼贴的“俘获之物”,都会帮助我们在具体操作一座城市的设计与建造时,发挥出具体而踏实的作用[6]。 本书在文字论述的同时,还辐以了大量极具说服力的图片,使得许多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图景,产生出崭新的意义,提示我们观察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例如在P62、63,两幅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图底关系,经过对比,鲜明地揭示出现代城市与传统城市在实体与空间关系上的深层差异,以及由此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不过,正如译者在前言中反复讲到的,这的确是一本拗口晦涩的书籍,亚玛逊网站有人评价此书“以一种冗长的、自我中心的、孤傲的方式来进行写作”。以我们的读书体验,面对这样一类个人风格比较鲜明的翻译理论书籍,假如能够结合具体的设计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快速阅读以求掌握整体理念,避免陷入对所谓“经典文字”的细节纠缠,致力于将作者要谈的事情弄清楚,而不是将作者说话的语法逻辑弄清楚[7],在帮助设计实践和开拓思维上,还是会有实质性帮助的。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仅从阅读顺畅与否的角度来说,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The Meaning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与《拼贴城市》相比,要清晰容易很多。正如作者声称,该书是“以简明的文体表述论点,可视为故事来阅读”。 作者拉普卜特教授是环境行为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化变异的作用、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国内于1992年,曾在汪坦先生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丛》系列中出版过该书。11年后再出新版,以拉普卜特1989再版稿为底稿调整。本书及作者其它一些著作 在建筑界知名度颇高,留传甚广。在前几年国内的许多学位论文中,拉普卜特是一个常见的名字。究其原因,恐怕是由于他在被人频繁讨论但又少人理解的主题上,给出了如此清晰的概念和有说服力的论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文化”、对“意义”、对“象征”都非常敏感的国家里,他的学说产生广泛回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拉普卜特属于典型的学院派作者,整本书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可称得上是个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样本。他在书中主要强调了在“人—环境”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意义(Meaning)的重要性,并指出意义是联系环境与人最重要的机制,而意义的研究则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脉络中进行。他的观点提醒我们,只有对自身所处的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才能真正获取建成环境的意义。 拉普卜特认为意义表达主要有符号学、象征、非言语三种方法,在书中他分析了符号学和象征方法[9]在表达意义上的缺陷,进而着重探讨了非言语表达方法,并围绕非言语表达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细致论述。 笔者在若干年前曾阅读过该书的中文旧版,如今,流在脑海里,已不再是当时津津乐道的“冗余度”、“线索”、“半固定因素”等名词,也不再是某个立竿见影可以直接应用的技巧,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如何多维度理解环境、如何多角度多线索(不再将设计行为看作是保打天下的全能方法)创造环境的观念。 【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 成寒不是所谓的专业人士,她只是以一个发烧友的心态和毅力完成了这本内容详尽的《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莱特的脚印》。整本书内容踏实细致,它讲述了莱特的成长经历,身边的人和事,莱特重要建筑的诞生过程,甚至于参观莱特建筑的地址、时间及联络方式,也一网打尽。另外,全书还有大量的肖像、建筑与家具的图片,避免了专业书籍只介绍莱特某一方面成就的缺憾,更完整地将莱特的多方面才能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从事设计的专业人士,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对建筑诞生过程的描述,这在一般专业书籍中难得一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和生活发展的各个阶段,莱特如何灵活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各种问题,莱特如何在各种不利情况下坚持并推广自己的专业主张,莱特如何与业主打交道……以这样的视角看,那些漂亮的建筑就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片形象,而是存在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业主的趣味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关系之中。建筑不再只是一个单薄的形状(shape),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成形的形态(form)。这比之牵强附会的理论解说,更有说服力,也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另外,当我们看到非专业的作者那么津津有味地在莱特建筑艺术的世界中徜徉,看到那么多普普通通的美国民众对莱特的衷心喜爱,看到在欧洲文明前有些自卑的美国民众几乎将莱特奉为民族英雄,我们还会联想到下面一些问题:如何在坚持专业原则的同时,不使自己成为一个自命清高、自恋成癖、趣味单一的所谓专业人士;如何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创造让大多数普通民众感到衷心喜悦、通俗易懂但又不是趣味低下的建筑语言…… 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章节《过去、科幻、未来派》[10],许多我们熟悉的科幻电影(包括007电影),都是以莱特设计的建筑作为实景拍摄的,有什么比这个章节更能证明优秀的建筑所具有的那种恒久的未来性呢? 【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自从2003年CCTV办公楼获胜之后,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这个荷兰建筑师的名字,在中国建筑界乃至艺术界、学术界,已是如雷贯耳,特别在今天建筑学子的心目当中,更是第一酷哥。《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选录的是1991年[11]库哈斯在美国莱斯大学与学生的对话,属于《国外大师谈话录》系列丛书。在书前半部的演讲中,他讲述了自己几个作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强大理念控制下的成果,在书后半部,通过与学生的问答,表达了他对城市、建筑、乃至社会问题的许多看法。 库哈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极其敏感,采取的是一种积极、务实、理智的态度,经过严密的理性思考之后,常常会得出一些乍看出其不意、仔细想想却又顺理成章,貌似激进、实际又非常现实的结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精明乃至于狡猾的人物,因而会在不同的环境(从高雅的学术界,到实际的权利界,再到各种有钱的业主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库哈斯有一种强大的能力,能将尖锐的理论思考(一种逻辑严密的、深刻的、甚至有些绕口的文字说法)转化成具有说服力的、简明易懂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建造,这种建造在表面形象上常常与一般建筑形象相差甚远[12],但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上,其逻辑又是非常平实、清晰的[13]。 对我们来说,在阅读中分析和学习库哈斯的理性思考和创作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他的方法论),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特别是在“将理论转化成现实建造”的方面,特别值得我们这些在理论思考上缺乏深度、逻辑推理上不够严密、实践中又将建筑简化为画片儿的中国建筑师学习。 由于本书是演讲谈话的缘故,库哈斯谈论的问题有些零散,不过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其尖锐、激进、敏感,同时又是言之成理的思路就更加显现无疑。试举两例:说到建筑职业的本质,他悲观地认为“建筑职业的推动力,它的教育、精神,仍然根植于一种非常怀旧的分析基础上。如果一个职业的本质只是哀伤地抱怨,那么它永远不能做出任何有建设性地成就”[14];说到很多专业人士觉得非常失望的建筑城市形象趋同的现象,他则乐观地认为“如果这些城市现在是如此的相似,那么就可能是人们希望的结果,……近乎在建筑师的愿望与社会的真实愿望之间的一种分歧……至少代表了一种巨大的自由:从形式统一、激励社区和行为模式中脱离出来”[15]。 通过评介上述四本书,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读建筑书的方法。我们认为,读建筑书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为人们建造更好的(而不仅仅是漂亮的)生存环境的目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没有什么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关系。理论书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眼界、开拓思路,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让我们在造房子的时候不只想到形象,还意识到影响造房子的有那么多重要的因素。面对具体的建筑形象,我们除了要学习一些实际技巧外,更要理解这些形象产生的现实、历史、设计背景,以切实帮助我们领会在不同情况下,设计师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意识地以一种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读书,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深层次而非表面的方法论。 ----------------------------------------------------------------------------- 注释: [1] 追其根源,我们可以在巴黎美术学院“布杂”时期的教学制度中看出端倪。这或许也可以反证出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学界的整体框架,与十九世纪的巴黎美术学院,仍然血脉相连。 [2] 当然,由于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火爆,搞理论的也往往忍不住技痒,下海搞实践,使得两类人群发生一些表面上的、而非实质性的混淆。 [3] 在历史教科书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建筑属于什么风格,而不同风格更迭的原因主要在于“谁更代表先进生产力”, 所以我们的学生会说现代主义“落后”了,老师,我们要做解构主义。 [4] p46 [5] 当然,这些手段还是有些晦涩难懂的,不象图形那样马上能用,而需要一个吸收和转译的过程。 [6] 类似的例子如下。凯文.林奇在《城市设计》中提出的认识城市的五个要素,在国内被设计师简化为作城市设计实践时的五大要点,虽然这样的用法消弱了五要素在认识城市上的深层意义,但对于提升设计实践的品质,其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也许恰好反映出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某种可能途径。 [7] 除非你想翻译某本书,或在写学位论文时要引用某段文字。 [8] 台湾曾翻译出版《住宅形式与文化》(1965年版)。 [9] 这两种方法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特别是1980年代,经过对文丘里式后现代主义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之后,再附加上有权、有钱业主的强大意志,符号化、图案化、装饰化的房屋在中国城乡四处泛滥。 [10] p172 [11] 此时的库哈斯在国际建筑界正处于迅速串红期,比较知名的一些作品,如法国国家图书馆竞赛方案1989,日本福岗住宅设计1991,荷兰的Kunsthal 艺术中心1987-1992,就在这一时期设计建造。 [12] 这与国内那些为跟别人不一样,而硬做出的忸怩作态的建筑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3] 在CCTV的设计中,他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设计略,当然或许还有一些欧洲中心主义对其它弱势文化略带轻慢的不经意。 [14] p23 [15] p22 ---------------------------------------------------------------------------------- 豆瓣日记同名文章地址 新浪博客同名文章地址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范文兵,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04-20 13: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