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斯,不强求

散文 创作
刘黛琳 发表于:
《看电影》2011年某期
悲欢岁月,站在历史尘埃的旁边,伤感无言。每个人都拥有过童年,它是一段人生的起点,它支配着未来生活的节奏,展现了人们对过往的依恋。故乡的斜阳如水,明澈宁静,悠远而祥和,总给人说不出道不明的慰藉和伤感,让人觉得那是一个值得安放灵魂的地方。人们总是以为,童年远不应该受到禁锢和限制的阻挠,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儿童连选择自由的权利都没有。“我们不能生活在谎言中,要生活在真实里。”可是真实在哪?他们都似乎存在于一个虚化的世界。每天醒来,面临着食物的匮乏,战争的侵入,炮火的袭击。生命如此之轻,生活又如此之重。 尼尔•乔丹根据派屈克.马克白的原著改拍的电影,关乎一个男孩与暴力和精神病所做的抗争。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爱尔兰,一个拥有足球狂热的地方,片中几次出现足球的片段背景都是在因为镇子将要参加一个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足球比赛。60年代初,小男孩弗朗西斯•布拉迪出生在都柏林的一个普通家庭,幼小的他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的生活伴随着他最好的朋友乔,他们一起为漫画书和电视中的冒险故事兴奋并深受鼓舞,丰富的想象和探索贯穿他的生活。但是在这看似和谐的生命表面之下,隐藏着一颗充满灾难的灵魂:弗朗西斯的父亲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母亲间歇性情绪失控,定期要被送往精神病院。 每一个疑惑彷徨叛逆乖张的孩子都有一颗凄凉痛楚的心。家庭是紧紧包在身上的纹身,一辈子也去不掉。嗜酒如命的爸,软弱无能的母亲。每个人都有蓦然面对自己渺小的时刻,我们该逃往何处?“要摆脱卑贱,唯一的出路就是往高处走。”于是男孩选择离家远行,肆意游骋。他四处狂乱,调皮戏谑,满口粗话,毫无定性,活脱一个屠夫男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他为你准备的佐料是什么。可当他回来面对母亲的自杀身亡,现实和理想背道而驰,尤将罪责归咎于自身,百感交集。 隔壁邻居纳金特太太经常谩骂布拉迪全家是猪,无法相处。尽管家庭遍布磨难,但是弗朗西斯深爱着他的父母,他根本无法容忍纽金特太太的无端侮辱。然而他美好有趣的童年时光,逐渐充斥了越来越多的破坏性和威胁性行为,最终他将自己带入了精神病院,那个美其名曰“修理厂”的魔鬼之地。弗朗西斯被社会打上了“疯子”的烙印,并且丢失了他最亲密的友谊——乔居然和纽金特的儿子开始来往,弗朗西斯仿佛是到达了人生最高的崩溃点。无处可去的情境下,弗朗西斯接受了一份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可怕的工作,在屠宰场宰割牲畜。自此弗朗西斯脑中的幻想越发离奇恐怖,异形入侵,原子弹爆炸。在这过程中,他的眼前常浮动圣母玛利亚的影像,她的出现,让他拾得了生活的勇气,最终远离暴力之径。 父亲的堕落,母亲的死亡是导致弗朗西斯遭遇的两个诱因,但是罪魁祸首还是自命不凡的纽金特夫人。她与弗朗西斯之间的长期争执逐渐使得了弗朗西斯走上暴力之途。马克白丝毫没有怜悯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但是纽金特夫人猖獗的亲英主义思想,让爱尔兰血统的作者对她的描绘减少了许多讨喜的色彩,相反地,他让这个角色令人深恶痛绝。现实尽管难寻踪迹,但是亦真亦幻的梦境里还是看到了显而易见的交流感。圣母出现时的光景,圣光普照,瞑目低眉,仿佛有一阵氤氲馥郁的香气飘散而来,让人顿生爱慕依恃之心。此刻他已从冷酷人寰逃向了神的翼庇之下,但是圣母时有时无,往往在他遭苦逢难之时她遁形得毫无踪迹。 弗朗西斯的暴力和谋杀悲剧是他的成长环境造成的,也许这样一个困惑少年的遭遇,今日你很容易在报纸头条上发现,但是尼尔•乔丹并没有将这个扰乱人心的故事背景传统化处理,他的方式是特别的。他用弗朗西斯的经历为60年代爱尔兰工人阶级的命运描绘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抽象画。“屠夫男孩”从事的是一项血琳琳的野蛮工作,过度的处理方式很可能让细微的表演产生令人作呕的喜剧效果,但是小演员欧文斯的精彩演绎扭转了这个局面。为了寻找这个小主角,尼尔•乔丹曾放话说他要找一个年轻的詹姆斯•卡格尼。事实证明,他的挑选是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弗朗西斯的酒鬼父亲的扮演者,是尼尔•乔丹电影的御用配角,他的表演异彩纷呈。另外,扮演妻子的女演员,那种压抑绝望的情绪,在电影中简短的片段里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性悲歌下的复仇承载,神父的亵渎,朋友的疏离,加上共产和核战的背景,这个故事氛围令人万分恐惧。凌乱的地板,狼籍一片,哀鸿遍野,给人尸尘铺就感觉的垃圾场。但是挥霍大刀鲜血淋漓的这幕还是很令人豪爽的,这是战争结束的发泄,大快人心的倾吐。他是一只不卑不亢的小鸟。结局有点像《飞越疯人院》,尽管给人希冀空间,但是青春不复返,也许这是他与自己的最后一次对话,也许飞越的翅膀仍旧不停息。 或许原小说的作者屈克.马克白想要展现的是一个成年人的故事,但是弗朗西斯的表演塑造了一个过度亲近成年世界的人物,包括他背信弃义的朋友,教养所似乎也像是搬运于狄更斯的小说,里面的神父猥亵儿童,抛却禁欲。电影制作者将弗朗西斯的经历描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幻想的图景,使“屠夫男孩”的形象充斥眼球,却难以撞击心灵。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尼尔•乔丹从来不会拍出一部无趣乏味的电影。除此之外,敢于让富有争议的创作歌手Sinead O'Connor扮演满口俚语的圣母玛利亚,这样的电影人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原著中放火烧房的时候再次播放了男主角妈妈最喜欢的《The Butcher Boy》,电影中的这首主题曲便是由Sinead O'Connor来演绎。 孤独真是一种能拥有极大杀伤力的罪虐。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去制造一个个惨烈的故事。被世界抛弃,却无罪可揪。最后换来一句“这个世界的运作是那样一种方式,而我们的是另一种”,哪有如此简单... 安吉拉卡特不是说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哥特时代,只能孤独着吧。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谎言,他们最终都毫无价值。如果谁告诉你世界永远灿烂,那我会说,他一定是一个骗子。 所以,像海明威说的: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原载于《看电影》2011年某期“天地街66号”,此为原文。 转载请注明作者。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刘黛琳,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1-11-22 22:06:41
季轩
2011-11-22 22:09:31 季轩 (你将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存在。)

很好啊。

Winnie杜
2012-09-13 20:45:02 Winnie杜

^_^嘿嘿嘿~~~

[已注销]
2013-11-23 13:10:49 [已注销]

是《悲欢岁月》吗?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