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

说:

新年快乐!╰(*°▽°*)╯ 好久(从来)未打理,实在不好意思。谢谢关注。:)

上传了7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刺绣书

上传了9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风琴书

上传了8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风琴书

上传了20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风琴书

上传了12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刺绣书

说:

古代裝訂工作場景圖,右邊的男子正在畫線,左邊的男子則在書頁邊緣貼金箔。

说:

印刷術刺激了造紙業的成長,廢紙因而增加;於是裝訂工改變習慣,以「硬紙板」取代木板製作封皮。 這種封皮是把多張廢紙黏合加厚,以提高強韌度,既便宜又不嫌笨重;廢紙的來源不一而足,包括舊的校樣紙、舊書破紙,以及用過的信紙、商業紀錄、文件等。

说:

等到印刷機器的產能開始提升,裝訂工人也得調整作業方式,呼應新的需求。詳細點說,就是作業要快,且為了確保裝訂的品質合用但不致過重,以滿足財力普通、為數眾多的客戶,還得導入連續生產的模式。

说:

古代裝訂工作場景圖,這位女子正在進行穿線的工作。

说:

有些書固然是裝訂完畢才賣出,但根據當時的庫存報表,書商販售的書本中,裝訂 在進行穿線的工作。好的只占少數,反倒是買家偏好散裝的頁冊,這樣才能依照自己的偏好另行裝訂。先前有些鑽研裝訂沿革的學者不明究理,總以為古早的印刷書是在印刷地裝訂的 。

说:

當時的書本裝訂,並非正常出版流程的一部分,與今日頗不相同。箇中道理很簡單:一本書在單一城鎮的銷量有限,是以許多印刷商都得透過廣布歐洲各地的經銷商,才能把書賣光。既然書要外銷,運費又高昂,當然不會先加上厚重昂貴的封皮,而是把散張的書頁直接裝箱,一站接一站地運出。

说:

在修道院裝訂工坊的重要性式微之際,民間的裝訂工愈來愈多;在書本買家眾多的大學城裡,尤其如此。多數的裝訂工坊設在鄰近書賈的地點,亦有書賈兼營裝訂、出版;像柯貝格這樣的大出版商,更擁有自己的裝訂廠,配備各式大量裝訂的工具。

说:

大約從一四八○年起,印刷術帶來的影響逐漸明朗;印刷書籍激增,閱讀也漸趨普遍。此時,私人藏書逐步建立,擁有書本不再是修道院的專利。

说:

唉,一直处于不能上传照片的状态……

上传了1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照片

<前页 1 2 3 4 5 ...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