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绘画中心:Open Sessions访谈

其他 创作
孙墨青 发表于:
《布林客Blink》第16期
采写:孙墨青 Abdelkader Benchamma___作品视频, 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 2016.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he Drawing Center.
Abdelkader Benchamma.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2016. Wall drawing using ink, charcoal
Abdelkader Benchamma.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2016. Wall drawing using ink, charcoal
绘画中心(The Drawing Center),是一家创立于1977年的美术馆,坐落于纽约曼哈顿,常被译作纽约绘画中心。它的规模不大,门票不贵,然而在如今新媒体至上,标榜跨界的风气中,它却是为数不多的一家美术馆,以长期整理、研讨与激励“绘画”为己任。 本期介绍的Open Sessions,是绘画中心新近发起的一个艺术家双年项目,以鼓励创作人彼此间的思想共享与合作。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了Open Sessions项目的策展人伙伴,Lisa Sigal(同时也是一名创作人)和Nova Benway。我们以邮件访谈的方式,来聊聊这个年轻的项目。
The Drawing Center.2016.Photo Courtesy of The Drawing Center.
The Drawing Center.2016.Photo Courtesy of The Drawing Center.
谈话人: Lisa Sigal(策展人、创作人) Nova Benway(策展人) Sun Moqing(采访人) Moqing:Lisa你好哈。老实说,我接到你们的邮件“行”的时候,确实没想到。不是说我的小画糟糕到就该被拒绝,而是因为我在申参展、申项目上的经验本来不多,没被拒绝的次数就更少了。所以你们同意我的时候我就犯嘀咕,这个Open Sessions的取向真是与众不同(是不是门槛低于我们国内平均水平啊哈哈)。 关于项目的书面介绍我也看过,但是更想听听从你嘴里讲出来是个什么感觉。最早发起这件事的时候,你们是想干嘛? Lisa: 嗯,Open Sessions可以算是一个混血儿,展览和艺术家驻留对别人经常是两码事,被我们给揉在一起了。这个项目是由我和Nova Benway一起创立的,理所当然我们就成了策展人。2016-2018这一届,我们和36个艺术家对上眼儿了。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独一无二的机会,让他们的创作走出工作室,彼此参照、相互提问。总而言之,在一个新环境里重新审视自己。至于方式就很多啦,比如展览、公共活动、workshop还有工作聚餐等等。
Thessia Machado, photosonic field, 2016. Modified greeting-card sound modules, found speak
Thessia Machado, photosonic field, 2016. Modified greeting-card sound modules, found speak
Thessia Machado, photosonic field, 2016. Modified greeting-card sound modules, found speak
Thessia Machado, photosonic field, 2016. Modified greeting-card sound modules, found speak
Thessia Machado___作品视频, photosonic field, 2016. Courtesy of the artist. Lisa:我们看艺术家资料的时候,并不以他/她是否主要从事绘画为一个标准,入选的作者有的以绘画创作为主,有相当一部分则擅长其他方式。总之创作方式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Open Sessions是双年项目,每届持续做两年。我们招募音乐人、建筑师、舞者、诗人……任何人,只要他的所做所为能激励我们对“绘画”的理解和想象,他/她都是我们在等的人。这些人在我们的协助下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同时筹划他们自己的群展。在“绘画”这个问题上,我们尝试做一种不断更新的对话,把绘画看作一件在时间中展开的事情,而不只是静态的一个摆件,一个画片。我们的项目每年都在变,都得变。因为不断有艺术家来“投奔”我们,只有我们肯变,才能回应他们接踵到来的灵感。
Sara Chang Yan, Silence is a verb, 2016.Pencil ink, gouache, watercolor on cut paper Dimen
Sara Chang Yan, Silence is a verb, 2016.Pencil ink, gouache, watercolor on cut paper Dimen
Moqing: 你这么说是很理想,可是我好奇的是你这个构想是如何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就我自己知道的来说,除却这一届Open Sessions的收官大展要在博物馆的主展厅做,每两个月一更新的小型群展只能利用“绘画室”或者“实验画廊”。而我拿到平面图的时候挺意外的,每个空间只有50平米,50平米好像根本做不了什么。另外,这个项目上的工作人员也只有几个。可不可以说,Open Sessions的人力物力其实不是特别牛? 可是与此同时,你们在做的事又挺挑战的。比如招募艺术家是网上招募,对国籍、对年龄、创作题材都没有限制,光看艺术家资料的工作量就挺大吧?两年时间还要不断想新点子,做活动,时不时还得想着给艺术家组饭局什么的。 Lisa: 大多数Open Sessions的展都在实验画廊,空间上是比绘画中心的其他展厅要拮据。可是Open Sessions的艺术家都还喜欢这股劲儿,而且这样的展厅也确实一定程度上触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他们通过自己实验性的展陈方式和解决方案,甚至能把空间固有的局限转化成作品积极的一部分。总的来说,这个空间恰恰符合OS项目的精气神,也就是推崇创造力。我们的角色位于整个博物馆的“边缘”,但这不是坏事。 作为绘画中心的新项目,我们在2014年第一届的时候没有资金。艺术家们理解,这会是“自助的”,DIY的玩法。直到我们做出点什么,自身开始产生引力,就可以用我们的项目档案作为申请资金的老底。第二届,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你也知道,是得到资助的。因为第一届我们做的不错。 绘画中心对Open Sessions可能带来的未知很感兴趣,并且期待随着观众的多元化,这个项目会给整个美术馆带来一些改变。
Sara Chang Yan, Silence is a verb, 2016.Pencil ink, gouache, watercolor on cut paper Dimen
Sara Chang Yan, Silence is a verb, 2016.Pencil ink, gouache, watercolor on cut paper Dimen
Sara Chang Yan___作品视频, Silence is a verb, 2016.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oqing: 也就是说你们在开头没资助的时候也做了两年,第一届的参与人也够实在的,挺好。这个还没问过你吧,来申请你们项目的都有什么人?美国以外的申请人多吗? Lisa: 是这样,Open Sessions的前身叫Viewing Program,原本是一个“艺术家在线档案室”,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有,能在线展示作品。Open Sessions做起来之后,就把它的位置顶替了。所以开始我们就想,应该先请之前项目的参与艺术家来申请。 第一届的时候,大约一半的参与艺术家是常住纽约的。其余分散在世界各地(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斯本、巴西、英格兰等等),当然还有美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家彼此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无论在年龄、种族、文化背景上,还是他们所处的事业发展阶段。 目前这一届,我们有36个艺术家。其中,21个是“纽约客”,10个是美国其他省市的,而5个来自海外。每个人都在不断旅行,保证经常碰面很难,所以我们在合作方式上得灵活一点儿。用Skype软件和各地的艺术家们聊天虽然不是太理想,但是前后两年的项目期间,我们总算能和大部分人见上面。一旦他们来了纽约,我们就抓住机会张罗大家约起走起,去彼此的工作室串门,或者一起吃吃饭。
Sun Moqing, On the edge of Clouds Series, 2014. Ink on paper, 40cm×27.5m each. Courtesy o
Sun Moqing, On the edge of Clouds Series, 2014. Ink on paper, 40cm×27.5m each. Courtesy o
Moqing: Nova,展览这边的具体工作是你来张罗,你愿意讲讲吗?比如说,OS项目和展览是怎么一个关系,做展览是项目的核心吗?再有,像我们“冬眠中的计划”这个展,前前后后是怎么成型的?就像Lisa说的,大家平时不在一起,很难见面沟通。 Nova:嘿呦,好问题。你正好说到Open Sessions的点上,这个项目可以算作在美术馆做艺术家驻留项目的一种。所以我们给参与项目的艺术家做展的话不算跑题。我们希望提供一个撮合不同类型的创作者的机会,希望他们能以另外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创作。可能在其他场合下艺术家会选择回避的东西,在这儿艺术家则更敢去冒险。因为我们有言在先:展览只是双年项目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所谓的最终结果。 每个展览成型的过程都不一样。我们算幸运的,因为很多海外的艺术家能找到一些资助来纽约。但是你说的对,有得有失。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切磋是一种获益,但是比如为小组的事情投票时,我们只好用网上聊天的方式代替面对面的讨论,这点他们也得要容忍!
Sun Moqing, Neighbor No. 3, 2016. Ink on object, 1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Sun Moqing, Neighbor No. 3, 2016. Ink on object, 1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oqing: 是啊,就像我们这次的小群展:Open Sessions第七回,展览标题就改了好几次。从一开始的“光作为痕迹”,到“Light Sensitive”,到“无常的线”,再到“While a Line runs”,最后定下“Hibernating Plan”(冬眠中的计划)这个标题。你对我们的讨论过程怎么看? Nova: 对我来说,这样的讨论像是永远永远能继续,再继续,永远有下一站。回到你刚才的问题:展览正巧是一个能让讨论歇歇脚的好地方,它的作用就像标点符号。个人来说,我得承认,对话的过程和结果一样有意思。我们说Open Sessions项目是一个混血儿,从这方面也讲得通:我们对幕后讨论的重视,更接近艺术家们在驻留项目中对讨论的重视程度,而这些是单纯一两次展览根本显现不了的。我不觉得遗憾,反而觉得能有这样“对内讨论、对外展览”的结合真是特别棒。
Sun Moqing, Neighbor No. 5, 2016. Ink on object, 1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Sun Moqing, Neighbor No. 5, 2016. Ink on object, 1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Sun Moqing, Neighbor No. 1, 2016. Ink on object, 2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Sun Moqing, Neighbor No. 1, 2016. Ink on object, 25cm×11cm×7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oqing: 你这么说我还挺受鼓励的。因为在以往参展之前、之后,我其实挺看重“聊”的。经常能通过别人说的话,把自己一些空想拉到更切身的轨道上。但是我也遇到过,一起共事的朋友觉得“聊”太花时间,不见效。这个我不能赞同。我是觉得,能把展览做得尽可能好看是一方面,但是不能被展示的“背后的故事”绝对不是没价值。它们的后劲大,咱们等着瞧。 还有一个事儿我印象特深。你说:“特别提醒各位,你的作品永远是你的作品。没必要做某些东西去特意贴合展览的主题。”我知道不是所有策展人都会这么说,有的人愿意操控更多…… Nova: 我挺高兴你还记着的!我们特别努力地争取,让每个艺术家的声音都能在展览中被听到。对于作品之间不加考虑的生搬硬组,我们实在不感兴趣! Lisa:嗯,我们信任艺术家,因为艺术家总能带来惊喜。我自己也做创作,作为艺术家,我很欣赏能对各种限制条件做出巧妙回应的人。比如像对展览空间的特定条件啊,策展人规定好的主题啊,展览地点的社会或政治情态啊,包括被人问及挑衅性的问题都好。这些都是我乐于在创作里去回应的。相应地,这种相互激发和自由度对于我们和Open Sessions项目的艺术家来说也很重要。(我们不希望让创作者被我们两个策展人催眠,那样他们的条条框框就太多了。)
Abdelkader Benchamma's 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 violinist Pauline Kim Harris will gi
Abdelkader Benchamma's 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 violinist Pauline Kim Harris will gi
Abdelkader Benchamma___作品视频.Representation of Dark Matter.2016 Moqing: 我还有个问题哈,肯定很多人会想,你们叫绘画中心(The Drawing Center),理所应当就只做画展。其实除了绘画,你们还涉及大量其他的媒介,不只是录像和三维作品这些,还会有表演、舞蹈甚至诗朗诵。为什么绘画中心也对这些感兴趣?就今天来说,绘画在整个艺术大家族中的位置有什么改变吗?是不是对你们来说,传统上对于绘画、对于艺术门类的定义已经不太有意义了? Nova:传统的定义并不是说就没意义,但是当我们把其他方式、其他学科也放在一起看的时候,这个原初的定义会被丰富,一次又一次被丰富。我们相信,影像也好、诗歌也罢,都为理解绘画提供了更宽的思路。今天很多艺术家会把自己认定为“后媒介”创作者,不再被单一的门类所固化。而绘画中心是立足于绘画这样一个艺术门类的。对我们而言,展示这一门类/媒介自身内含的跨学科性,也是有意义的。不单是我们,一直以来行为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建筑师们也在做这样的探索。
  the first collaboration between German multimedia artist Susan Hefuna and Italian contem
the first collaboration between German multimedia artist Susan Hefuna and Italian contem
Moqing: 除了大家在一起讨论和做展览, 你还提起过一个“素描本”计划,现在还在进行吗?我不敢想象你们作为一个专业博物馆,也会策划这么“稚拙”的事。 Lisa:“素描本”计划算是一本绘画档案吧,两年时间里,本子从我们这里寄出,从一个人手里再寄给下一个人。两年以后,我们来看他们用它都做了什么。这种事你很难猜到。 Moqing:我和朋友们也做过一个“本子计划”,和你说的素描本玩法挺像的。 Nova:这个“素描本”有点像超现实主义玩的接龙游戏(Exquisite Corpse)。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计划,好多人都等着本子传到自己这儿。 Moqing:是,可以想象。这个本儿将来会展吗? Lisa:它有可能以档案的形式公开,比如电子书,或者出版成画册。
The "Drawing Papers" are a series of publications documenting The Drawing Center's exhibit
The "Drawing Papers" are a series of publications documenting The Drawing Center's exhibit
Moqing:最后问一个:在你接触的绘画相关的领域,有没有哪些艺术家、书、展览或者别的什么,你挺想分享给读者的? Nova:全世界有趣的画实在太多了……对我来说,一幅画有力量因为它总是很难被定义,有时让人困惑。总有一些艺术家能帮我更充分地去体会绘画的了不起,所以我不停在找这样的艺术家! Moqing:好家伙,非常感谢! ------------------------------------------------------------------------------- 致谢:The Drawing Center、Thessia Machado、Sara Chang Yan提供作品图片、录像并授权作者于《布林客》杂志发表,在此感谢! 下期预告: “Si-Ying Fung和她们的TAPIR&KLOTZ插画小组”---德国汉堡 孙墨青 https://site.douban.com/139853/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孙墨青,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6-09-23 04: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