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Ming 2015-01-14 16:15:45
1935年前后的沈从文
  五四以后中国多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新文学作家”,一个是“新文学”。所谓新文学,就是“的、呢、吗、啦”老古董一见摇头的文学。直到如今新文学虽还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绩,能够使那些从前摇头的点头。不过一群新文学作家,在这十年来,可真是出够了风头了。“文学作家”在青年人心中已成为一个有魔术性的名词,......

Ming 2013-11-21 09:40:27
沈从文,任教中国公学时期,1930年前后
  一   关于怎么样去认识新的创作小说,这象是一件必须明白的事。因为中国在目下,创作已经那么多了,在数量上,性质上,作成一种分类统计还没有人。一个读者,他的住处如是离上海或北平较远,愿意买一本书看,便感到一种困难。他不知道应当买什么书好。不一定是那些住在乡僻地方的年青人,即或在上海、北平、武昌......

Ming 2013-07-15 11:57:39
朱湘
  使诗的风度,显着平湖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然而却因这微皱,更见出寂静,是朱湘的诗歌。   能以清明无邪的眼观察一切,能以无渣滓的心领会一切。大千世界的光色,皆以悦目的调子为诗人所接受,各样的音籁,皆以悦耳的调子为诗人所接受,作者的诗,代表了中国十年来诗歌一个方向,是自然诗人用农民感情从容歌咏...... (1回应)

Ming 2013-04-18 11:28:12
沈从文抗战前在北平
  几年来文学词典上有个名词极不走运,就是“技巧”。多数人说到技巧时,就有一种鄙视意识。另外有一部分人却极害羞,在人面前深怕提这两个字。“技巧”两个字似乎包含了纤细、琐碎、空洞等等意味,有时甚至于带点猥亵下流意味。   对于小玩具,小摆设,我们褒奖赞颂中,离不了“技巧”一词,批评一篇文章,加上“...... (1回应)

Ming 2012-09-16 18:20:40
  写游记象是件不太费力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小学生,总有机会在作文本子上留下点成绩。至于一个作家呢,只要他肯旅行,就自然有许多可写的事事物物搁在眼前。情形尽管是这样,好游记可不怎么多。编选高级语文教本的人,将更容易深一层体会到,古今游记虽浩如烟海,入选时实费斟酌。   古典文学游记,《水经注》已得多...... (2回应)

Ming 2012-09-16 14:04:23
  郭沫若。这是一个熟人,仿佛差不多所有年青中学生大学生皆不缺少认识的机会。对于这个人的作品,读得很多,且对于这作者致生特别兴趣,这样在读者也一定有的。   从“五四”以来,十年左右,以那大量的生产,翻译与创作,在创作中诗与戏曲,与散文,与小说,几几乎皆玩一角,而且玩得不坏,这力量的强(从成绩上看...... (3回应)

Ming 2012-08-21 14:48:24
郁达夫,张资平
  这两人,是国内年青人皆知道的。知道第一个会写感伤小说,第二个会写恋爱小说。使人同情也在这一点,因为这是年青人两个最切身的问题。穷,为经济所苦恼,郁达地那自白的坦白,仿佛给一切年青人一个好机会,这机会是用自己的文章,诉于读者,使读者有“同志”那样感觉。这感觉是亲切的。友谊的成立,是一本《沉沦》。......

Ming 2012-08-20 11:11:42
冰心,废名
  从作品风格上观察比较,徐志摩与鲁迅作品,表现的实在完全不同。虽同样情感黏附于人生现象上,都十分深切,其一给读者的印象,正如作者被人间万汇百物的动静感到眩目惊心,无物不美,无事不神,文字上因此反照出光彩陆离,如绮如锦,具有浓郁的色香,与不可抗的热(《巴黎的鳞爪》可以作例)。其一却好像凡事早已看...... (1回应)

Ming 2012-07-10 09:53:34
好朋友:   这几年我因为个人工作与事务上的责任,常有机会接到你们的来信。我们不拘相去如何远,人如何生疏,好象都能够在极短时期中成为异常亲密的好朋友。既可以听取你们生活各方面的意见,也可以坦白诚实提出我个人的意见。昔人说,“人与人心原是可以沟通的”,我相信在某种程度内,我们相互之间,在这种通信上真已...... (2回应)

Ming 2012-07-03 14:18:15
文学革命的意义,实包含“工具重造”“工具重用”两个目标。把文字由艰深空泛转为明白亲切,是工具重造。由误用滥用,把艰深空泛文字用到颂扬名伶名花、军阀遗老,为他们封王进爵、拜生做寿,或死去以后谀墓哄鬼工作,改成明白亲切文体,用到人民生活苦乐的叙述,以及多数人民为求生存,求发展,所作合理挣扎,种种挣扎...... (1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