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艺术沙龙 ( 全部 )

2014-10-02 16:42:47
一、沙龙简介 1、研讨主题以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文物鉴定、艺术品收藏等领域为主。 2、每次活动分设一位学术主持人、一位主题发言人。 3、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活动须知 1、通常在每月最后一周举行,寒暑假除外。 2、最新信息将在醉草堂微信平台、豆瓣小站、新浪微博中提前发布。 3、提前10分钟到场,携带并......

主讲人须知

札记 ( 全部 )

2014-03-13 17:43:27
马新宇按,醉草堂草创于2012年,以研习古代书法经典为核心,以传播经典艺术,传承雅致文化为宗旨,致力于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并努力为人文学者、艺术家及青年学人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相互砥砺的学术艺术交流空间。目前已常年开展了公益书法讲座、学术学术艺术沙龙、成人书法研修等系列活动。今后,醉草堂还......

现场 ( 全部 )

实录 ( 全部 )

2015-02-09 11:53:20
碑学思潮贯穿整个清代书法发展的始终,何绍基就是其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张盈袖博士所作题为《何绍基与清代碑学》的学术讲座,从何绍基尚碑思想的形成、对篆隶笔意与碑派笔法的探索、对北碑的认识误区、书学思想与艺术实践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加以阐发,资料详实,言简意赅,又颇具学术深度。另外,还就大家提出的一......
2014-12-09 12:16:27
单汝忠先生是一位专业平面设计师,对传统书画艺术有也着颇为深刻的认知和体验。本次讲座从狂草书法的形式美特征切入,对当代借助西方极简主义美学及苏珊朗格、弗洛伊德等理论对书法艺术进行理论阐释、作品分析的利弊得失进行比照分析;并例举历代名家作品,从狂草书法对不同时代审美特征的影响、书家个性与风格对应关......
2014-11-01 20:01:24
10月28日晚,江雪博士应邀作了题为《从汉代古城遗址发掘看巴蜀陶器的时代特征》的学术讲座。讲座从汉代朐忍古县坪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切入,对古城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出土文物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研究鉴藏经验,对古城出土汉代陶俑的题材、风格类型、表现手法、制作工艺,以及汉代川......
2014-09-26 15:59:22
胡海迪博士以历代关于《论语》的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论语》的释名、成书年代、版本、校勘、编纂体例等问题进行了颇为详细的综述,并对其中篇章的编排次序及内在逻辑、文本与义理等相关问题加以阐发,论述详实,并多有新见。最后,他还特别向大家推荐和点评了一些古今相关研究的权威著作。 在近3个小时(严重......
2014-07-07 21:57:41
书画投资与收藏的策略与方法、眼光和品味,不但关涉到参与者切身的利益和发展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书画市场的发展状况,甚至对时代、地域艺术风尚和审美趣味也有很强的指向性。或者说 ,书画投资与收藏是颇值得探讨,并关涉到方方面面的重要话题。 6月26日晚,郭德军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书画鉴藏的心......
2014-06-01 11:41:50
李刚博士所作题为《汉字与中国文化例说》的学术讲座大致分为汉字所反映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以及汉字所反映的财富观、天道观、战争观、人生观等精神文化两大部分。李刚博士综合运用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民俗学等相关知识和资料,以大量的字例和图版为大家展示和分析了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或......
2014-04-25 00:22:47
张宁先生所做题为《法意与诗性—由一起司法案件和三部文艺作品看法律的审美旨趣》的讲座,在综合法学、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影视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文学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了“法美学”这个颇具学术性和前沿性的话题。厚厚一叠打印材料和数十页ppt图片,也充分展示了主讲人踏实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2014-04-08 10:49:03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立春博士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和汉字与书法美的专题研究,硕果颇丰。本次学术讲座便来自他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内容主要涉及抑左扬右的文化含义、抑左扬右在书写中的应用规律及与此关联的书法美自觉等问题。王博士的演讲引经据典而能生动活泼,又能在貌似平常的问题中发现内在的规律,令人颇......
2013-12-29 00:53:41
十年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宋淑湘师姐全程聆听了丛文俊先生校内讲授的全部课程,令人既钦佩又羡慕。本次主讲的内容,就是她从自己积攒的十余本课堂笔记中系统整理出来的一个研究专题。讲座分别以楷、行、草书体为线索,对丛文俊师关于晋系、唐系笔法的相关论述加以阐发,内容之详尽、学术含量之高自不必说,......
2013-11-29 13:41:41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有浓郁的文化反思色彩。程远征博士所作题为《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知识人形象 》的学术报告,则从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及同一时期中国电影中知识人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深度剖析。 在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中,青年学者敏锐而开阔的学术眼光,女性......
醉草堂
—让经典照亮生活—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253 )

  • 奉天学堂
  • 世说新语
  • 天上的流云
  • 杉杉紫
  • CharlieBrown
  • 兮says
  • born in summer
  • &&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