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发表于 2015年3月25日《中华读书报》,发表时有删节 非文学 创作
谈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张之洞并不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人物,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更多地被定位为政治家而非学者。然而,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基于我们对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的理解,即把学术视为一种职业化的知识活动,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学术却与政治、教化、伦理等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术从政教相维的传统价值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正是晚清以降...
发表于 《读书》2015年第2期 非文学 创作
现代作家老向在《难认识的北平》一文中,这样描写30年代的北平,“北平有海一般的伟大,似乎没有空间与时间的划分。他能古今并容,新旧兼收,极冲突,极矛盾的现象,在他是处之泰然,半点不调和也没有”,汽车与马车齐驱,时髦姑娘与小脚女人同行。民国时期北京这种新旧杂糅的现象,多半会被理解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特色,由于北京背负的传统过于沉重,现代化的步履似乎显得格..
发表于 《书城》2013年第10期 非文学 创作
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如此庞大的学术对象,通常的研究路数大致或可概况为两种,一种是正面出击,全面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或核心人物与思想命题,另一种则是选取具体的个案,从细部和具体史实入手,呈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某一侧面。前者容易流于教科书或通论式的空泛之谈,后者则难免堕入饾饤琐碎的陷阱。要想兼顾两面,从小处入手而又能笼罩全局,绝非易事(陈平原先生的《触摸历...
发表于 2013.6.8 文汇读书周报 散文 创作
笔墨纸砚,所谓“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此外,尚有笔架、笔洗、臂搁等辅助性的文房器具,也是书写时必不可少的。除了练习书法者,今人对此大多都已十分陌生。近代以来,说中国人的书写方式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概并不为过。上世纪四十年代,纪果庵慨叹曰,“十年以后,自来水笔也许会葬送整个中国的写字艺术”,他何曾想到,到了电脑普及的今天,连写..
发表于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2月23日 非文学 创作
近些年来民国题材的著作一直是图书市场的宠儿,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大学,出于对当下大学教育的诸多不满,常常被塑造为散发着理想主义气息的圣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怀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叶文心的《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以下简称《民国》)虽然有些姗姗来迟(英文版出版于1990年),倒也颇为应景。然而,这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可能会让读者失望,因为它讲..
发表于 《读书》2012年第4期 非文学 创作
1934年3月,时任北大文学院长的胡适在一次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表演说,大胆提出将“文学院”改为“史学院”的设想:“学历史的效用是很大的,而历史的范围亦最广,将来文学院亦可设为史学院,因为现在研究哲学的,亦不过是研究哲学史,研究文学的,亦不过是研究文学史,其他学科也是一样”(《北大文学院前途的危机》,1934年3月17日《世界日报》)。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出自记..
发表于 《文化纵横》2012年第1期 非文学 创作
民族主义能否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 ——读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民族主义”似乎正在成为一个负面的词汇,用来表达一种虽来自民间却基于国家立场的情绪化态度,它可能是扩张性的(在种种有关中国“和平崛起”的叙事中),也可能是防卫性的(在对一系列国际关系事件的反应中:从1998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到2008年的拉萨“3·14”..
发表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期 非文学 创作
从文类视角看现代“文学”的构造 ——读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现代文学的起源与发生问题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所产生的成果也较为丰厚。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满足于五四新文化人自身所奠定的叙述格局,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讲述作为现代文学之起点的文学革命如何发生的故事,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
发表于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1月23日 非文学 创作
理论上说,自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立以来,任何对古典文学的阐释都是一种现代阐释,江弱水先生的新著《古典诗的现代性》则是最新的一次实践。本书的特出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阐释的“现代性”抱有明确的自觉,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提供的试纸和标尺,江先生对中国古典诗做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从中“检测”出一个中国古典诗自身的“现代性”传统。我们佩服江先生的勇敢和敏锐,他对..
发表于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5期 非文学 创作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 ——读葛飞《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生产的机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大体而言,这类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一类关注文学(文化)文本对都市的呈现和想像,在文本中凝结的都市意象和叙述中,探讨某种文化心理的积淀和文化想像的模式,方法上则主要借用从文...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