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与“中国学”

杂文 创作
季剑青 发表于:
《文汇报》2014年8月15日
(发表时有删节,题目改为“‘美国学’能证明‘中国学’合理吗?”) 在北大对燕京学堂的设计中,“中国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最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示了“中国学自主设置交叉学科论证方案”,就“中国学”的学科内涵、理论基础、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颇为引人注目的是,论证方案中提到国外也有类似“中国学”的“以自身社会和文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且特意举出所谓“美国学”,在美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拥有雄厚的研究群体和学术支持”,例如全美美国学学会(ASA)就有五千多名会员。姑且不论这种以外国也有来论证自身正当性的心态,与“中国学”标举的主体性自相矛盾,单就主事者对“美国学”的理解和定位而言,就存在着不少偏差。如果对“美国学”多做一些了解,就会发现,它不仅不能用来支持“中国学”的合法性论证,反而为质疑“中国学”提供了批判性的资源。 所谓“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一般译作“美国研究”,“全美美国学学会”(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即美国研究学会,国内学界并不陌生。放弃通用的译名,而采用“美国学”这一新名词,目的显然是为“中国学”寻找某种作为支援的对应物。抛开这一动机不谈,仅就翻译的字面而言,在中文语境中,“研究”与“学”也包含着不同的指向,前者主要指较为宽泛和富于弹性的领域,后者则更多地带有将某一类学术研究体制化的意味。从美国研究自身的历史来看,“美国研究”作为译名更切合American Studies的实际。事实上,美国研究最初就发起于学院之外,可以说它一开始正是反学科的。帕灵顿(Vernon Louis Parrington)是公认的美国研究的奠基者,其代表作《美国思想中的主潮》(Main Currents in American Thought)奠定了美国研究的基本范式。这部巨著是帕灵顿历经14年独立完成的,在多次遭到出版商的拒绝后,直到1927年作者56岁时才出版。帕灵顿的美国思想史研究,致力于从跨学科的视角探讨作为整体的美国文化,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著述体例,都与当时美国主流的学科体制格格不入,他在学院内难觅知音也就不足为奇了。 20世纪30年代,在米勒(Perry Miller)等人的努力下,美国研究开始进入学院体制。1931年,威廉姆斯(Stanley T. Williams)在耶鲁开设了“美国思想与文明”课程,这是美国大学中最早的美国研究课程。1936年,哈佛也设立了“美国文明史”的跨学科研究生课程。40年代初,普林斯顿、明尼苏达等大学纷纷设置了美国研究课程或研究项目,到1947年,超过60所学院机构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美国研究课程,其中有15所进一步在研究生教育中授予美国研究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美国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人为设立的学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后来的学科化与其说是学院体制的自觉建构,不如说是一个影响日益扩大的思想运动向学院体制渗透的结果。1949年《美国季刊》的创办和两年后美国研究学会(ASA)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研究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学术潮流。 美国研究的兴起和繁荣,是和一战后美国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理解密切相关的。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以解释美国经验和探求“美国心灵”(The American Mind)为职志。欧洲文明的衰落,激发了美国知识分子对美国自身主体性的探求,所谓“美国心灵”,就是建立在一片新大陆上的充满希望、理想和创造力的精神气质,它摆脱了旧欧洲的束缚,在一块得天独厚的拥有无穷机会的土地上展望自己的未来。 从美国研究的历史来看,早期的美国研究并没有以国际化为目标,反而有意回避欧洲的存在,着力解释美国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塑造以美国特性为核心的主体性。对美国文化主体性的强调,甚至发展到了“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研究的经典范式开始受到挑战,许多人认为“美国心灵”不过是单一且同质化的以白人为主体的想象,与此同时,新兴的亚文化研究(包括黑人研究、流行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等)对美国研究产成了巨大的冲击,美国是一个统合的整体的观念遭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美国研究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到了80年代,在新的全球化视野中,美国研究的国际性维度日渐凸显,美国学者也开始关注美国之外的美国研究。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范式转换,美国研究聚焦于美国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验这一基调并未改变,即使是国际化,也是通过发掘其他国家的美国研究来丰富美国的自我认识。很难想象,有哪一所美国大学会考虑使用一门外语来讲授美国研究课程,并把招收国际学生放在生源要求的第一位。 如果说美国研究对中国对自身的人文社科研究有某种启示的话,那应该是自觉地立足本土传统和经验,探求本国的文化主体性,而绝不是用所谓的“美国学”来为“中国学”张目。与美国研究的历史和内在理路恰恰相反,“中国学”的建构以国际化为内在前提,其结果不是主体性的彰显而是主体性的失落。以前者来论证后者,无异南辕北辙,反而暴露出设计者对美国研究的无知,对于一心与国际接轨的北大校方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王炎教授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Gene Wise,"'Paradigm Dramas' in American Studies: A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History." American Quarterly 31 (1979) John Carlos Rowe, "Introduction", in John Carlos Rowe ed., A Concise Companion to American Studies (Blackwell, 2010)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季剑青,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4-10-15 11: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