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栏

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 ( 全部 )

2014-04-05 19:43:00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   叶嘉莹一辈子奔走各地,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她说,这回终于就...... (24回应)
2012-09-30 10:44:49
明·唐寅·把酒问月
文:黄岳年 【一轮皓月寄深情】 诗是前人留给后世最好的礼物。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自古代先民将崇拜的目光投向月亮之初,神秘的月亮就和人间的爱情紧紧纠葛缠绕在一起,并衍生出嫦娥奔月、白兔捣药、......
2012-09-28 11:02:50
刘芳/文   “现在在电视上讲课,五分钟内没抓住观众兴趣,就算失败。我想反其道而行之,不要片花,不要音乐,不要包装,我要看看纯粹的传统文化能拿到多少眼球。”   10月17日南开大学90年校庆,85岁的叶嘉莹身披藕荷色披肩出现在“名家讲坛”上。偌大的东方艺术系演播厅座无虚席,还有近百名学生坐在过道和演播厅的舞...... (11回应)
2012-07-22 16:35:03
温家宝总理向叶嘉莹先生颁发中央文史馆馆员聘书
今年6月15日,叶嘉莹先生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6月中下旬,国家图书馆又邀请她作以李清照婉约词为专题的讲座。看着叶先生吟诗讲词的风采,从著述中读到她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深幽隐的抉微,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近九旬的大师,如何凭借“坚忍不拔之操,人十己百之力”成就今天,她数十年如一日的海外生活...... (5回应)
2012-07-22 16:15:34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创立25周年银禧会庆的庆祝活动已於日前拉开序幕。6月2日,其中一项会庆活动——“叶嘉莹教授古典诗歌系列讲座”在温哥华 兰加拉学院 (Langara College)开始,讲题為“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系列讲座共四讲,余下的三讲將於未来的三个周末举行。 “加华作协”会长陈浩泉在首次讲座开场时致词,感......
2012-06-23 12:46:25
范曾--屈原和渔父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
2012-06-18 17:38:10
我和伯父叶廷人 叶嘉莹自述 李晶整理 一   说起小时候我的伯父对我的影响,首先很自然地要回忆起我家当年的旧居,那 是一所很大的四合院,它是在我曾祖手中购置的,曾祖和祖父都曾在朝廷任官。曾 祖是满清的二品武官,祖父在工部任职,仕至员外郎。在光......
2012-06-18 16:41:49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深夜 你车上的信写得很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好信。你说到李、杜的分别,的确如此。写实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但杜也有极浑成的诗,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首,......
2012-06-09 12:42:54
我是一个终生从事诗词教研的工作者,小说不是我的教研范畴。但我写过一本书叫做《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而王国维写过一篇《红楼梦评论》,所以我也写过一篇对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评论。有一次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周策纵先生主持一个国际红学会议,他因为我写过一篇《红楼梦评论》的评论,把我也约去了。但我不是...... (4回应)
2012-05-31 22:47:29
咏曹雪芹 千年一见魏王才,落拓人间未可哀。 天厚虞卿兼痛幸,地钟灵石半庄诙。 朱灯梦笔沉残稿,翠崦寻痕涨锦苔。 曾是青蝇涂白璧,为君湔浣任渠猜。   红楼梦 梦里红楼事事真,群芳时会谪仙人。 饯花正在芒种节,长日深庭驻永春。   怡红院 粉墙低护柳垂丝,两植蕉棠境自知。 公子怡红同快绿,多情何事不......

高枝珍重护芳菲 ( 全部 )

叶嘉莹先生论著 ( 全部 )

一、大陆:系列丛书大致以出版社为序,单本著作按照类型以文学史分期为序,丛书中已有书籍不再列入。 1.丛书 河北教育出版社:十卷《迦陵文集》(1-11) 北京大学出版社:七册《迦陵讲演集》(12-18) 北京中华书局:八册《说诗讲录》(19-26) 北京大学出版社:七册《迦陵著作集》(27-34) 2.其它讲录论著: 3.创作集: 综合:《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 4.合著:英文专著《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灵谿词说》、《词学古今谈》、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名家品诗坊・唐五代词》、《论范曾》、《文学还活着》 5.音像:《与古诗交朋友》、《叶嘉莹品诗词》(精选版)(4VCD)、《 唐宋词系列讲座》、《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风雅百代存》 6.笔记:《顾随诗词讲记》、《顾随全集》、《顾随论学精要》、《中国古典诗词感发》、《顾随讲诗经》 7.叶嘉莹研究: 二、香港:《風景舊曾諳 : —葉嘉瑩說詩談詞》 三、台湾:桂冠图书公司二十四卷《叶嘉莹作品集》(4辑18种24册)

广播 ( 全部 )

写了新日记

叶嘉莹:90岁盼来自己的“家”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 叶...

说:

#叶先生讲座#本月28日(周日)下午4:00,叶嘉莹先生将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进行讲座,同时录制一期节目。讲座主题暂定为:中国古典诗词诵读中的“家国情怀”~

说:

#叶先生讲座#【“初识南开”名师系列讲座】明日10月25日(周四)晚6:30,叶嘉莹先生将在南开继续开讲,题目:《迦陵诗词稿》中的家国沧桑,地点:东方艺术大楼逸夫厅~

说:

叶先生自述:"60年代中,我又到辅仁大学,遇到同在兼课的南先生。因我们课表时间相同,常同乘校车往返,并在同间教员休息室休息。谈话中偶然提到了我的一些诗词作品,南先生颇为欣赏,极力鼓励我将其付印,并联系台湾商务印书馆将我的一册《迦陵存稿》编入该馆“人人文库”,于1969年正式出版“

写了新日记

一轮皓月寄深情,人月共圆庆中秋
文:黄岳年 【一轮皓月寄深情】 诗是前人留给后世最好的礼物。翻开古代文人关...

留言板 ( 全部37条 )

郭杰
郭杰: 词作内容应该是韦庄自己的切身体会。而且韦庄也正是“游人”——他的家乡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但这个游人现在乐不思蜀——他觉得江南太适合生活了,生活太惬意了。他打算直到老了,玩不动了,再还故乡。 这正是韦庄这首菩萨蛮的创新之语——别人为不得还乡断肠,韦庄偏不,偏偏以“还乡断肠”来表达对江南的喜爱。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惊人之语! 总之,《菩萨蛮·其二》就是说,江南好,趁年轻,尽情玩儿! 2020-12-10 22:34
 
郭杰
郭杰: 第二生活好——画船听雨眠——惬意自在;第三女子好——垆边人似月,皓腕如霜雪——肤白貌美。江南如此美好,游人怎么办?“游人只合江南老”,如果你不在江南呆到老再还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有两点需要说明。 为什么韦庄强调“未老莫还乡”呢? 承前可知,江南之好,是一种可以享乐之好——趁年轻,好玩乐!为什么强调“未老”呢?老了一则没有玩心,再则有玩心也没有玩力;古人又讲究落叶归根——劝“老年人莫还乡”自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游人”是指韦庄吗? 应该说,包括了韦庄,甚至主要是韦庄。词作内容应该是韦 2020-12-10 22:33
 
郭杰
郭杰: 我对叶先生解读韦庄的《菩萨蛮·其二》有不同意见,只是叶老年齿甚高,身体有恙,身边的人可酌情体谅。 分析如下:先说韦庄的《菩萨蛮·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有《菩萨蛮》五首,此首入选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课本。 这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词。 首句总写“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语气肯定,“人人尽说”。不留余地;“只合”,是只应该,只有这个选择。次句写江南如何好:第一风景好——春水碧于天——澄碧清 2020-12-10 22:32
 
相约夏末
相约夏末: 小时候就喜欢古代诗歌了,只是一直没人带,苦于名师点拨,也就自己瞎胡闹,偶尔会写一些,这样留言也不知道您能看到,我喜欢闺怨题材的,学写的也是闺怨,以下为涂鸦一首,别笑话我哦 《秋夜》 日暮秋风近, 夜生寒露中。 玉阶出怨女, 遥望广寒宫。 2019-05-22 09:53
 
susan婷
susan婷: 年轻人你不读哲学的诗,不读中国古典的经典,但是你至少要学习一些历史,你要知道国家的历史,知道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历史 ~ 2017-04-25 14:24
 
panda_qqq
panda_qqq: 只想放心地、真诚地,畅所欲言而已 2015-07-29 14:52
 
panda_qqq
panda_qqq: 不知道能从哪个途径,寄信给叶先生,怎么才能确定,那个地址至少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2015-07-29 13:50
 
panda_qqq
panda_qqq: 不知道能从哪个途径,寄信给叶先生,怎么才能确定,那个地址至少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2015-07-29 13:50
 
panda_qqq
panda_qqq: 寄信给这个电子邮箱yejiaying@bjxx.net ,可以吗? 2015-07-29 13:44
 
panda_qqq
panda_qqq: 把信寄至“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即可,注明“叶嘉莹先生收”,可以吗? 2015-07-28 22:51
 
>
22人
叶嘉莹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临歧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 作者: 叶嘉莹
  • 写作类型:诗歌/其他
签名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4119 )

  • 天凉好个秋
  • 啟橙
  • pingming
  • 小樱桃coco
  • -S-
  • 。
  • 九歌
  • 徐小年年年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也关注

本站 由 繁星不过微澜 于2012年04月09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