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改罢自长吟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7-12 10:51:38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吟诵的意义 有的青年学生问:吟诵是古人读书的方法,我们今天用普通话读古书不是很好,干吗还要用古法吟诵呢?学习和研究吟诵究竟有何意义?笔者的回答是,吟诵既是历代文人学子读诗读词读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是一项自娱又娱人的高雅艺术活动,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吟诵,对......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6-25 18:41:41
第二节 吟诵的历史 吟诵是传统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吟诵活动自然要数诗歌吟唱。众所公认,诗歌源于劳动,早在人类未有文字之前就诞生了。赵元任先生在他的《(新诗歌集)序》中曾指出:"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从它在原始社会里诞......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6-22 11:53:32
【读、吟、唱】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音乐,文人音乐。吟诗和弹古琴,是古代文人的绝活,琴不一定人人会弹,诗却是每个读书人都会吟的,吟诗是古代文人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我国传统读书人,常用朗诵(默诵)、吟诵和歌唱三种方法,去体味和欣赏古诗词,对各类古文,则只用朗诵和吟诵二法......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6-22 11:41:09
今天四月初十,汨罗江一片雨茫茫。 两千多年前,这正是屈原在江边徘徊,“形容枯槁、披发行吟”的时候。没想到的是,汨罗江那么宽,好像比长江还宽,两岸无边原野,江中草洲无数。三五成群的水牛在悠然吃草,却看不到人影。忽然明白,屈原行吟泽畔的时候,恐怕经常也是在雨中。对岸雨帘之外,只有天地无言,苍苍茫...... (1回应)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6-22 11:39:00
吟诵,是被我们遗忘的东西。一百年来,我们不提它,不用它,好像它从未存在过。现在的中国人,都以为我们汉语诗文自古就是朗诵的。这是很可悲哀的事情。其实,吟诵,在古代曾经起到到巨大的社会作用,现在,也仍然应该起到重要的社会作用。 我所谓之吟诵,是指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对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法,也是汉诗......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6-22 11:28:40
一、传统吟诵(私塾吟诵)现状: 全国各地都有会传统吟诵的人士,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部分是90多岁到100多岁。平均每个市(包括各郊区县)有1-10名左右,北京有百名左右,也有的市已经没有会吟诵的人了。这些先生中很多人也只会部分文体的吟诵,少数学养深厚、书香世传的先生吟诵的文体比较全面。吟诵......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4-24 00:02:32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论及古典诗词的鉴赏,强调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诗词的“声”与“色”。所谓“色”,即诗词的文采与藻饰,诗人通过修辞设色,描绘生动的形象,增强言志抒情的作用,将读者引入丰富美妙的意境。而“声”,即诗词的声调和音节表现于格律之中,这不是视觉所能接触到的。要领略诗词音乐之美,必需用“吟诵......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4-18 13:04:09
谈到中国的文学,特别是中国的诗歌,我想是要从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来谈的。中国的语言文字跟其他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字不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是单音独体,就是一个字一个音节,这决定了我们最早的诗歌《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晋朝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说:“雅音之韵,四言为善。”就是说中国古代的雅乐......

繁星不过微澜 2012-04-18 13:02:26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徐健顺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 (1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