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申请----面试篇
作者: kelvin-LYJ(微信号)
本文写作日期不详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6229194/
特别感谢lenny4878的投稿!!感谢原作者!
-------------------------------
因为马上就到了牛剑申请的面试季了,所以这次牛津Oxbros先和大家分享一些面试的心得经验.
在英国undergraduate的申请中,牛剑独有的面试环节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不仅因为面试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个环节,还因为很多怀抱牛剑梦想的同学就是因为信息不透明、不知道“要考什么”,而失去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在备考的过程中,有的同学道听途说、狂刷偏难题怪题,却卡在对原理的本质理解上;有的同学风华绝代,秒杀所有题目,却仍然憾收拒信。
其实,虽然面试过程中虽然是以学术问题为主,但如果仅仅是考察做题能力的话,何必让考生大老远的跑到英国呢?何不干脆把面试题目放到A level,或是Step、PAT、MAT、TSA等牛剑笔试中去?其实设置面试是因为在之前的考试中,教授虽然知道学生会做,却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是真正理解了原理,还是靠题海战术培养出来的成绩。所以面试绝不仅仅是对题目本身的考察,而是通过观察学生做题的过程来考察其思维方式、对新知识的接受与应用,等等。可以说,面试就是一场模拟的Tutor,教授想知道,这个学生是不是自己的“菜”;教授想看看,以后如果要和这个学生相处四年,能不能“教得愉快,学得顺利”。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牛剑设置面试的目的,我们再来看看应该怎样备考:
1)面试考察学生的学术基本功
首先,syllabus cover到的题目与知识点是一定要掌握的,而这些都会在面试做题中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牛剑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本质理解,对于中国学生背的滚瓜烂熟的种种公式定理,教授们往往会追问一句“为什么”,就让面试者膛目结舌,无言以对。比如,当一位面试者说到滑轮两边拉力相等时,教授立刻追问:为什么相等?永远相等吗?钉一根钉子还相等吗?如果面试者平时不注重对原理的理解,缺乏专项积累的话,很容易在这类题目上应对失措,从而被教授认为是“刷题型学生“。
2)表达与交流能力
前面说了,面试是一场模拟的tutorial。学生连做题思路都表达不清楚,教授怎么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从而因材施教?有的同学做题不用常规方法,这本来是加分点,可是却因表达不清白白丧失机会,岂不可惜?还有的同学心算如电,频繁跳步,却又不解释清楚,教授跟都跟不上,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同时,面试中用到的是学术口语,这和我们平时练习的生活口语是不一样的。一些专有名词或定理都需要系统的总结与培训,从而清晰表达出解题思路。
3)面对难题的反应能力与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面试从本质上说是教授在挑学生,那么教授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学生“好不好教“。所以教授总会试图考倒学生,观察他在面对难题时的反应,看看考生在教授的引导下能不能迅速接受新知识并运用到题目中,从而解出题目。
所以教授或是追问一些学生平常想不到的问题,或是问一些“生活题“,甚且直接抛出一道超纲难题,在学生卡住以后再循循善诱,步步引导。其目的都是在实验自己能不能“快速教懂、教会这个学生“。到了这里,题目只是一种手段,教授真正注重的是学生能不能顺利理解领会教授的意图,并立刻与旧的知识点结合并运用到解题中去。
所以面试者在这里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的反应能力与扎实的基本功,如果能针对教授常出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自然能对新的知识点与题型游刃有余,大显身手了。
总而言之,面试是一场综合了实力与技巧的挑战,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有的放矢,更好地备考,祝大家顺利收到offer O(∩_∩)O~~”
好啦!祝大家面试愉快~
本文写作日期不详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6229194/
特别感谢lenny4878的投稿!!感谢原作者!
-------------------------------
因为马上就到了牛剑申请的面试季了,所以这次牛津Oxbros先和大家分享一些面试的心得经验.
在英国undergraduate的申请中,牛剑独有的面试环节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不仅因为面试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个环节,还因为很多怀抱牛剑梦想的同学就是因为信息不透明、不知道“要考什么”,而失去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在备考的过程中,有的同学道听途说、狂刷偏难题怪题,却卡在对原理的本质理解上;有的同学风华绝代,秒杀所有题目,却仍然憾收拒信。
其实,虽然面试过程中虽然是以学术问题为主,但如果仅仅是考察做题能力的话,何必让考生大老远的跑到英国呢?何不干脆把面试题目放到A level,或是Step、PAT、MAT、TSA等牛剑笔试中去?其实设置面试是因为在之前的考试中,教授虽然知道学生会做,却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是真正理解了原理,还是靠题海战术培养出来的成绩。所以面试绝不仅仅是对题目本身的考察,而是通过观察学生做题的过程来考察其思维方式、对新知识的接受与应用,等等。可以说,面试就是一场模拟的Tutor,教授想知道,这个学生是不是自己的“菜”;教授想看看,以后如果要和这个学生相处四年,能不能“教得愉快,学得顺利”。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牛剑设置面试的目的,我们再来看看应该怎样备考:
1)面试考察学生的学术基本功
首先,syllabus cover到的题目与知识点是一定要掌握的,而这些都会在面试做题中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牛剑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本质理解,对于中国学生背的滚瓜烂熟的种种公式定理,教授们往往会追问一句“为什么”,就让面试者膛目结舌,无言以对。比如,当一位面试者说到滑轮两边拉力相等时,教授立刻追问:为什么相等?永远相等吗?钉一根钉子还相等吗?如果面试者平时不注重对原理的理解,缺乏专项积累的话,很容易在这类题目上应对失措,从而被教授认为是“刷题型学生“。
2)表达与交流能力
前面说了,面试是一场模拟的tutorial。学生连做题思路都表达不清楚,教授怎么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从而因材施教?有的同学做题不用常规方法,这本来是加分点,可是却因表达不清白白丧失机会,岂不可惜?还有的同学心算如电,频繁跳步,却又不解释清楚,教授跟都跟不上,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同时,面试中用到的是学术口语,这和我们平时练习的生活口语是不一样的。一些专有名词或定理都需要系统的总结与培训,从而清晰表达出解题思路。
3)面对难题的反应能力与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面试从本质上说是教授在挑学生,那么教授最看重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学生“好不好教“。所以教授总会试图考倒学生,观察他在面对难题时的反应,看看考生在教授的引导下能不能迅速接受新知识并运用到题目中,从而解出题目。
所以教授或是追问一些学生平常想不到的问题,或是问一些“生活题“,甚且直接抛出一道超纲难题,在学生卡住以后再循循善诱,步步引导。其目的都是在实验自己能不能“快速教懂、教会这个学生“。到了这里,题目只是一种手段,教授真正注重的是学生能不能顺利理解领会教授的意图,并立刻与旧的知识点结合并运用到解题中去。
所以面试者在这里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的反应能力与扎实的基本功,如果能针对教授常出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自然能对新的知识点与题型游刃有余,大显身手了。
总而言之,面试是一场综合了实力与技巧的挑战,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有的放矢,更好地备考,祝大家顺利收到offer O(∩_∩)O~~”
好啦!祝大家面试愉快~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