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开阖黄庭坚

其他 创作
马新宇 发表于:
马新宇《图说中国书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诸上座帖
诸上座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家学渊博,父亲是当时著名诗人,与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等人都有交往。自幼聪慧过人,工诗文,诗风奇崛瘦硬,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工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宋四家”之一。早年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首,晚年也如东坡一样,命运多舛。50岁时,因新党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加罪,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迁戎州安置。59岁时,又因所作《承天院塔记》被诬为“幸灾谤国”,除名羁营宜州。次年,因官府刁难,被迫栖身在城南破败的戍楼,病逝于潦倒困厄之中,时年61岁。 在黄庭坚看来,不随世碌碌是士大夫立身处世之本,“雅俗”问题则是他诗论、书论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他认为,书法要脱俗,就必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即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表明看来,所谓的道义、学问似乎与书法并无直接关联,其实,这正是宋代文人以文化关照艺术、由技而达道的命意所在,也是黄庭坚总结自己学书经历的肺腑之言。当然,对于黄庭坚这样杰出的艺术家来说,读书万卷的书生意气是远远不够的,行万里路的胸襟眼界以及超乎常人的倔强性格,显然占有更大的比重。黄庭坚初学当时名噪一时的周越,意思浅近,后被东坡、钱勰等人斥为“俗笔”,这使个性狂放、喜欢独标新意的黄庭坚颇受刺激,以致久不作草。 正是在屡遭贬黜、历经坎坷的晚年,书法才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最终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他在晚年自述学书经历时说:“予学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余在黔南,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早年在书法上的苟同流俗、晚年波澜老成却难觅知音的百感交集,均跃然纸上。 此外,他还善于从自然物理和生活感悟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据他本人讲,“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而笔不到。及来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乃能用笔”。书家“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则是他“深解宗趣”之后,借禅家语录中深藏禅机的“眼”,进一步说明用笔要知擒纵变化的至理名言。 黄庭坚传世行书以《经伏波神祠诗》、《松风阁诗》、《东坡黄州寒食诗跋》最为著名,均为逝世前五六年所作。视觉效果强烈,个性极为鲜明:极度夸张结体的聚散开阖,中宫缩紧而纵横波撇均呈辐射状宕逸而出;中锋用笔,以大幅度的提按动作沉劲涩行,可当冯班“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之评。通篇跌宕欹侧而老笔纵横,雄健豪迈而一往无前,浩然之气在字里行间鼓舞震荡。本已年衰体弱、困顿潦倒的黄庭坚,居然能写出这般力敌千钧、动人心魄的绝世之作,显然得益于他“临大节而不可夺”的超拔英迈之气。 相比之下,他晚年的草书作品如《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皆能笔势飞舞跌宕,极尽变态险绝之势。既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视觉震撼力,复能曲折低昂、从容娴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谓深得张旭、怀素神髓,又能工参造化、自出机枢。需要说明的是,黄庭坚作草与晋唐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其一,笔法与速度的变化。晋唐名家几乎无一例外地以迅疾凌厉的笔势作草,黄庭坚则以笔舒缓沉稳的笔调,强化用笔的提按、夸张字形的纵横开阖,来增加点画内部的迂回曲折。其二,空间感与章法的重组。晋唐名家往往以笔势的自然流动构成字间、行间及通篇的章法基调,黄庭坚则有意阻断字间笔势的流动,以空间的整合布置构成通篇的章法。可以说,强化提按、重组章法的独特手法,使黄庭坚在传统草书领域之外开拓出一种新奇之境,也成功地诠释了他“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艺术理想。 大体说来,作书如做人,笔情墨趣皆以人的性情为本。“书如其人”既是苏、黄评判书家优劣得失的起点,也是他们毕生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东坡书法以狮蹲虎踞、沉雄茂密见长,山谷则以纵横开阖、跌宕奇崛著名,都是二人站在既定文化立场上做出的个性化选择。与此同时,苏、黄二人都欣欣然向往张旭、怀素的倚酒通神;东坡“我书臆造本无法”、山谷“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的道白,也可以作为他们参禅悟道、人书合一的绝佳注脚,但宋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矜持和理性色彩,又使他们无法真正彻底地洒脱起来。 尽管黄庭坚倔强豪迈的性格比东坡更加张扬外露,将心中郁勃之气发为阳刚纵横之笔的狂草也更适合他,但终究无法真正达到旭、素那般解衣磅礴、了无滞碍的自由之境,行草书中略显做作的刻意经营就是明显的例证。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马新宇,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03-18 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