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上传于2012-10-17
分享到   

醉草堂
醉草堂 (让经典照亮生活) 2012-10-18 00:00:12

唐代大书家徐浩名噪一时,取法“二王”,复能变化生新,在楷书领域融入王氏基因,并为以颜真卿为代表的盛唐楷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集王圣教序》相比,徐浩晚岁所作《不空和尚碑》虽具“正体”端雅宽博之态,但结字、笔势均有神似之处。有些字形不但完全取自《圣教》,甚至连《圣教》中诸如“释”等极为特异的结字方法也一并采用。因此,此碑大体可以视作沟通《圣教》与颜体楷书的一个桥梁。
又,徐浩《论书》云,近世多学“二王”书者,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则不足道矣。“然人谓虞(世南)得其筋,褚(遂良)得其肉,欧(阳询)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翚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力沈也。若藻耀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据此可知,徐浩自以骨势雄健、笔力沉厚为旨归。以《不空和尚碑》观之,虽有窘于法度之憾,但其所尚也大体得以落实。
《新唐书·徐浩传》所谓“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评价,颇为生动。苏东坡“字外出力中藏棱”之语,则是对他深得“二王”风骨的充分肯定。

>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