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

写了新日记

後波普:東西際會
展覽:「後波普:東西際會」 展期:2014年11月26日-2015年2月23日 地點:倫敦薩奇畫廊 展覽「後波普:東西際會」集結了來自大中華地區、前蘇聯、英國和美國的110位藝術家的250件作品,以全局縱覽的方式來共慶波普藝術的饋贈。展覽試圖...

写了新日记

梁巨廷「前因後果五十年」回顧展 與 360 度「山水•循環」數碼影像裝置展
「前因後果五十年」回顧展 开幕酒會:2014 年 11 月 14 日下午 6 時 展覽截至:2014 年 12 月 27 日 展場一:漢雅軒畫廊(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 展場二:漢雅立方(葵涌工業街19號美安工業大厦2樓) 360度「山水•循環」...

写了新日记

歷史與傳統:林海鐘與古蘭·穆罕默德、尼麗瑪·謝克談話錄
緣起:2010年4月19日,應西天中土之邀,印度藝術家古蘭和尼麗瑪•謝克夫婦訪問杭州,為當年10月西天中土的首展《時•地•戲:印中當代藝術》進行考察和創作準備,期間經張頌仁先生介紹,謝克夫婦同藝術家林海鐘一起就歷史和傳統...

写了新日记

《天目雪》 林海鐘書畫展開幕
《天目雪》林海鐘書畫展開幕 展覽時間:2014年10月4日 - 11月4日 展覽地址:香港漢雅軒,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 《湖上春雨春消息》 2014 水墨 紙本 148.5 × 304 cm (4連屏) 林海鐘,1968年生於杭州,自號林泉閣主人,臥霞山人,...

写了新日记

邱志傑參展2014聖保羅雙年展
不存在的旅行者(局部) 2014 墙上水墨地图 32 m× 7.5 m 繪製地圖是西方社會接受和理解世界所採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地圖,未知變得可見、可理解。但是,地圖也曾被用來嚇跑潛在的訪客,像是在早期歐洲人的地圖裡,美洲大陸上赫然...

写了新日记

吳山專與英格應邀參與本屆台北雙年展
吳山專與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應2014台北雙年展之邀,展出「物權宣言」系列手稿。展览已於9月13日開幕,以「劇烈加速度」為主題,旨在表達與探討人類、動物、植物與物之間的共同生活狀態。展期間,將設題為「生產藝術」討論專...

写了新日记

「仗氣為圖:沈愛其書畫」個展
沈愛其,1941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上世紀50年代末師從湖北中國畫家徐松安先生。沈愛其數十年如一日地孜孜矻矻精研「六法」,創作成果充棟,然其謹承師訓,鮮少以作品示人,七秩以後方在湖北、武漢等地舉辦個展,引起圈內外轟動。2...

写了新日记

「山水論壇」現場精粹(三)
楼森华:現在很多藝術家的作品像是一種病症,文明仿佛也是我們患上的某種病。「山水」則不同,它的意義在於療傷,治病。近代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先生認為,山水藝術是「特效藥」,它不只對中國人有效,對全人類而言也一样。古人有言:「...

写了新日记

「山水論壇」現場精粹(上)
高士明:我簡要地介紹一下這件事情的緣起。對於我們這幫圈子的朋友來說,最早是怎麼關心山水問題的呢?究竟怎樣不讓山水問題流於虛懸,印證到畫面上?我從來不認為山水畫今天存在危機。今天存在危機的是山水經驗,而不是畫面。那麼,...

写了新日记

「山水論壇」高士明:山水,世界觀的藝術
我個人的山水情結不是指向高古的傳統,而是開始於近世人的困惑與懷抱。此困惑與懷抱,跟我們常講的感受力之衰弱相關。朋友們看到曹曉陽的畫,都會感到畫面非常精微,這種精微來自畫家對於物象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在今天這個時代...

上传了11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毛旭輝:「家長倒下」

上传了13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毛旭輝:「家長倒下」

上传了20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漢雅軒的相册

上传了14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英格和吳山專新展

上传了18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漢雅軒的相册

上传了15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袁旃:豐年

上传了16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漢雅一百:偏好」

上传了1张照片到小站相册

「漢雅一百:偏好」

<前页 1 2 3 4 5 ...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