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吐槽 (试发表)

杂文 创作
1. 音乐学学什么的? 在普通大学/师范学院,“音乐学”的目标大致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和社会所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可是,在音乐学院,“音乐学”就是一个纯粹的理论专业——起码在上海音乐学院是如此——它和作曲、指挥、艺术管理一起,并列为音乐学院中的理论专业。上音的音乐学不是崇洋媚外的,我们学中国古代音乐史、近当代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学古琴、唱民歌、号子、山歌、小调、戏曲、曲艺,还有采风。当然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和声、复调、配器、曲式、视唱练耳这些一般音乐理论专业学生都学的东西,我们也都学,而且所学程度和作曲指挥专业相比也并不浅到哪里去。 但是,关于“音乐学学什么的?”这个问题,每次跑去各琴行应聘,都还是需要很费力地解释一番,并一般还是看似没解释清楚。一般对话都是如下这般的: ——“……总而言之,我的专业是音乐理论。” ——“那么你专业是学乐理的么?” ——“不是啊,我们进学校进免修乐理的,和作曲专业一样,因为基础乐理我们进学校就免修啦……” ——“那么你学教育么?” ——“我们学校音乐学专业是没有教育课的,但是我有选修音乐教育课,还从16岁起就开始教琴了啊。” ——(对方一脸懵懂状)“哦,哦……” 2. 考不上正常大学,考不上作曲系、钢琴系,所以考音乐学? 这是对音乐学最凶悍的一句吐槽了吧。就像吐槽拉贝斯专业的都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都考不上的弦乐败类。 那么我就解释一下我的专业和学业技能。 学业方面:在进初中前,我已经考掉了业余钢琴十级,而且考这个十级无非是为了进初中加分;进初中前,我考进过专业音乐学院的附中。但碍于并不是自己向往的音乐学院,又碍于几年后只能拿一张职业专科学校的文凭,我最终选择走了另一条路,从全市最好的重点初中一直读到了市里的另一个省重点高中。以我糟糕透顶的数学成绩我确实考不上很好的一本大学,但是以我一向优良的文科成绩,正常大学文科专业还是一定能考上的。 钢琴方面:在进初中前,在我印象中,我已经弹过的钢协就起码有两部:柴一钢和《黄河》。其中《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保留曲目,但由于没有二钢(相当于管弦乐队的第二钢琴缩谱),我自己把一钢和二钢拼成了一整个作品,得以听上去像那么回事。至于为什么是《黄河》——这曲子是我老师选的。初中时候出于闲情雅致,我也弹全过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之类更像样的中国作品。 其它:进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前我去上视唱练耳辅导课,老师说以你的听力应该去考作曲指挥系,进学校以后视唱练耳学了两学期,就练耳方面我觉得毫无收获,且一直在课堂上睡觉,以致老师很喜欢突然叫我回答很难的七和弦还要报出音组(在钢琴上的具体位置)——我从来没错过——我基本从来没有听错和记错过任何一个和弦,无论是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还是什么不协和和弦——从小学起就是如此。 我考进上音弹的练习曲是李斯特的《钟》,复调作品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第22首,BWV 867(这首赋格是五声部),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21钢琴奏鸣曲“黎明”。 3. 那么,为什么考音乐学? 喜欢写作和做研究。初中时读杨燕迪教授的《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彻底喜欢上古尔德,且彻底想报考上音和音乐学专业,以无比坚定的信念达成了这一目标。尽管后来基本完全认为这本书没有学术价值——于是这个动机也变得有些可爱和可笑。 4. 读书的感受? 宿舍离学校有起码4-5站公交车的路;到了夏天没空调,还掐电,晚上没电风扇吹,宿舍每晚开窗开门对着内环高架,渐渐、活活地整出了失眠症;洗澡是12个人抢一个水龙头,热水限时限量供应;琴房是全系与研究生,起码50号人抢10台破立式钢琴;弹了几个钢协,找不到人弹二钢;在学校呆了5年,没机会弹过三角琴;和声、复调、配器、曲式都是名师教课,但是写作业用不上琴,电脑跑不动打谱软件;也好好写过“作品”——除了在电脑上用打谱软件听midi,没其它机会听过自己写的到底是啥演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总而言之,就是:学习条件很有限,又没能给自己创造条件。好处是听了很多讲座和音乐会,乃至现在看到一些教授的标题就知道他要扯到些什么。 5. 就业? 毕业后当过生活类杂志媒体编辑,当过某国际著名作曲家的“研究员”和助理,去过交响乐团管文案和印务。这一类图文相关的工作,做下来的直观感受都是:老板不介意,大多数人也不介意,只有少数真正有眼界的人介意和理解,而这少部分的人只代表了很小的需求量。我会英语和德语,看得懂不少法语尽管不会念,甚至拉丁语和意大利语我也会做一点翻译。可这有什么用呢?大多数老板需求的也不过就是金山词霸啊。 养不了家,但还算能糊口的就业方向一直是教钢琴。从3岁小孩到60岁老年人,都教过。教了11年,期间只有大学前两年时间间断过。且我在教钢琴方面显然更容易获得普遍认同。可惜我就是不情愿教学生且更不乐意教很多学生。因为真正可教和值得一教的人太少,放弃的人太多。 哦,最近为了能蹭上三角琴,我每周都去五星级大酒店弹琴。平日里弹的是电钢。月薪够来回打车费。 6. 音乐学怎么办? 音乐学系在音乐学院里是最“形而上”的一个专业。音乐学系写出来的作品分析,作曲家看不懂或者不想看,音乐学系本科生每学期的重头戏就是要写一篇学期论文,还像毕业答辩一样每学期都宣读。但宣读完了,往往也就没了什么回音。 豆瓣上有篇文章很火:《英文系怎么办?》。其实所有的社科类专业都可以写这么篇东西出来。而社科类专业各种惶恐、匮乏的根源,大体上或许都能归结为一点:公民、政治家和大学捐助者大多对社会科学缺乏信心——具体到音乐市场上,这一人群也对音乐市场缺乏信心。在这一基础上,其实再怎么热切地谈论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学科前景都挺苍白的。 而音乐学专业的这套院系和学科设置在百年内都没什么很大形式上的转变——哪怕是我们仿照的,可能被视作“走在前沿”的国外情状也是如此(我校2012年建校85周年,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确实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化着的。克隆技术的完善带来了干细胞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带来了系统生物学(NICHOLAS A. CHRISTAKIS:社会科学需要一场大变革),而社会科学并没有能够做到把注意力转向到更能达到社会平衡、需求的方向。对已故历史的考证和调研依然具有价值,但是此类课题的收益到底在哪里——无论是对学生个人或是对整个社会需求?当我们在写论文和作曲的时候,我们和作曲家面对着的是一个个音符,而不去寻求这个作品和时代、社会的关系,理解演出市场和当代作品、古典音乐的供需关系。甚至我在音乐学系求学的过程中都在有意或无意中开始与音乐“制作”的本质脱节:练习和演奏钢琴、创作作品的机会有限,更鲜少有空间去思考自己所学所为与这个社会的关联。而这样的问题理应不只是由音乐学专业承担的,更是整个音乐教育、音乐市场值得反思的。不具备这一反思能力的音乐市场平淡无奇,不具备时代精神的作曲家没有被推向市场的价值,没有现实和当下意义的论文不具备存在的意义。 而显然,还并没有人勇于并有能力承担起学科变革的重任。于是所有人也就巴巴地巴着“房啊,车啊,特供啊,僵尸单炖绿茶婊啊,追悼大会大号花圈啊”的着落了。 那就这样吧。凉拌。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清河,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08-25 0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