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栋:绿皮火车的温情之旅

其他 创作
齐栋 发表于:
云南信息报2013年11月5日
原标题:齐栋:绿皮火车的温情之旅 “也许等到我年老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已经进了博物馆,所以要在他们进博物馆之前,就去体验一遍。我就是抱着这样简单的想法行动的,一开始是想坐几段尝试,后来就越来越多,到现在,一赶上有绿皮火车就想坐。在我眼中,车厢内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地方,车厢外是未经雕琢的自然风光。总之,在绿皮火车上,车里车外都是美丽风景。” 这就是齐栋对绿皮火车由衷的喜欢。

人物简介 齐栋,网名“巴伐利亚酒神”,是一个绿皮火车的迷恋者,他的绿皮火车之旅从甘肃兰州—新疆吐鲁番这一段旅途开始,随后又陆续体验了贵州、云南、四川、河南,东三省等各个地方的绿皮火车。现出版了书籍《老火车的时光慢游:35段经典绿皮火车之旅》。如今,他还在不断体验寻找着全国各地的绿皮火车,拍下沿途的风景、和火车上的人交流,感受着绿皮车厢内外世界的差异。 “火车迷”,看到这几个字,会让人很自然想到《生活大爆炸》中的男主角谢尔顿,他最钟爱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而齐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火车爱好者,或者说一个痴迷火车的人。 绿皮火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慢慢和这个时代渐行渐远,快速列车、特快、高铁、航空运输正在不断发展完善,更多快捷舒适的出行方式的出现,让人们开始逐渐遗忘绿皮火车。 尽管坐慢车不再是人们优先考虑的出行方式,不过“慢生活”的概念又悄悄来到人们的脑海中。绿皮火车上那种不紧不慢,坐在窗口看风景的闲适心情,以及在火车上和一大帮陌生人打成一片的场景,又成为了都市人内心热切的召唤和向往。



接地气的火车之旅 齐栋的绿皮火车之旅从1661次列车开始,这趟列车从陕西宝鸡出发,以新疆阿克苏为终到站,运行时间达50多个小时。从那以后,他一直都在乘坐各地的绿皮火车,到现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绿皮火车,他都有去乘坐,且还会寻找发现并继续自己的绿皮火车之旅。 乘坐了这么多趟绿皮火车,齐栋在车厢内的所见却是差异很大,不过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绿皮火车上的所见,都十分接地气。 除了火车迷,或者对火车有着某种特别情愫的人会专门去乘坐绿皮火车,绿皮火车上运送的乘客主要以当地人为主,地缘性十分鲜明,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 在火车上,可以见到东北大妈拿着菜刀在案板上切菜,苗族姑娘认真刺绣,还有睡在背巾里的小孩,穿着藏青色中山装的大爷,在火车上弹唱的民间乐人…… “我在黔东南凯里乘车的时候,发现在凯里上车的人,大多数是苗族、侗族人,而到了新疆喀什,上车的人就多数是维吾尔族了。车窗外的植被变化能够提醒乘客已经到达某个地方,而上车的人同样也能传递类似的信息。”齐栋既作为参与者投入到旅途中,又作为观察者,感受着途中一丝一缕的变化。 那些美好的感觉都回来了 旅途中不一定有很多惊心动魄或者情节曲折的故事,但是却有很多琐碎的细节或者不起眼的人,打动着你。 高铁上,大部分人都很安静,拿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沉浸在各自的小宇宙。而在绿皮火车上,会有完全不同的景象。齐栋在东北的绿皮火车上,就能够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和言语间的幽默。人们常调侃:天津人都会说相声,而东北人就如赵本山一般,言语间,总是带着些幽默。列车上,大家互不相识,一帮陌生人围着车厢的小桌子聊得热火朝天,还有热心人同周围的人分享自己可口的食物,有座的人给没座的让座,其乐融融。这些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常常会让齐栋觉得:过去那些很美好的感觉都回来了。给予人满满的正能量。 莎车是南疆的一个农业县,在这里乘坐火车,就像进入了一个音乐大篷车,民间艺人在车上弹奏冬不拉,车厢内音符跃动,窗外一片西北风光,让人感觉完全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齐栋比较喜欢在车上和当地人聊天。从西昌乘坐火车,一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彝族人,虽然他之前对彝族并不是十分了解,但通过在火车上的交流,也能够了解一部分他们的习俗和生活习惯。在火车上,人们呈现出很自然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对陌生人的防备突然间就不存在了,没有隔阂,人和人之间更容易走近。 这样的状态和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所以绿皮火车就显得越发珍贵了。 窄轨上的小火车 除了喜欢绿皮火车,齐栋对窄轨火车也很有兴趣,窄轨火车让他想起小时候坐的玩具火车,唤起童年的记忆。 昆明的米轨(就是指1000毫米以及小于1435毫米大于1000毫米的轨距)就属于窄轨(是指轨距小于1435mm标准轨距的轨道),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的一部分,滇越铁路是法国殖民主义侵略东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火车穿城而过,每天从昆明火车北站出发,有到王家营和石咀两班车。到了周末,就会有家长带着小孩,或者是一些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来体验米轨上慢慢悠悠的时光,也有一些做生意的人,会搭乘小火车早出晚归。小火车的时速是20公里/小时,速度很慢,乘客可以打开车窗,无所事事看窗外风景。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一般乘客也看不出来米轨就是窄轨,不过人们感受的不是这差离分毫间的轨距,更多的是寻找一种对老昆明的记忆。 除了昆明,国内很多地方也有窄轨,比如河南许昌的小火车、东北的森林火车、赣南森林小火车……曾经,类似的资源,在中国都相当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一部分窄轨已经被拆除,一部分慢慢荒废,也有一些用作旅游开发。 曾经的“外面的世界”,如今的“儿时的回忆” 对于齐栋而言,如此钟情于绿皮火车旅行,一方面是因为他喜欢火车,另一方面,绿皮火车已经化作一种符号,火车上的生活画面,能够唤起那些慢慢被遗忘的时光,让人怀旧,同时也有对回归美好的憧憬。 齐栋的母亲年轻时从上海插队到北方。他在北方的一个县城长大,经常坐火车去上海看望外公外婆,每次坐火车,他都十分兴奋。车轮的滚动声,火车停止前,车轮和轨道之间擦出的火花,都是儿时对远方的印象。 他小时候十分喜欢乘坐火车,火车一开动,就意味着要去“外面的世界”,大概年幼的人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时间一长,他就成为了火车迷,长大后开始了解和火车相关的各种东西,并各处寻找绿皮火车,在火车上再度重温和感受与以前类似的生活场景。 乘坐绿皮火车欣赏沿途风景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绿皮火车可以打开车窗,车厢内空气很好,比空调车里面的空气要好很多,只要不要选择在特别热或者特别冷的时候乘车,在绿皮火车上,会觉得很舒服。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齐栋,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11-26 23: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