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协同与拮抗
Q阿卡:我毕业之后就进入一个大而不富的国企(他富的时候我没赶上~),名义上也是培训生,不过国企的人事……大家都懂的。第一年因为在具体业务部门工作,成长比较快,工作忙碌但是觉得还行,见识和学习都很多,第二年调回总部工作,就现在的,做的是业务分析的岗位,但是觉得自己的成长好像停滞了……因为公司很多东西都不规范,自己摸索着做,好像感觉限制不少,方向也不定。这个时期我有考虑换个工作,另一方面,今年年后培训生中陆续有升(我之前的那两届),然后我就在想,我是该等到自己混上一两级再走,还是趁早离开呢?
A船长:哦还好啊,挺清晰的。“但是觉得自己的成长好像停滞了……因为公司很多东西都不规范,自己摸索着做东西,好像感觉限制不少,方向也不定。”,且不说跳槽的事情,这个东西我吐槽两句,可能你跳到哪里都会觉得这样的,在非老板的位置上琢磨改革的事儿是十分危险的。
A泡面:作为一个新人,我觉得你觉得自己成长停滞了很可笑。你觉得自己停滞了说明你第2年也基本是按着第一年的习惯来做。
A夕拾:你不仅仅需要别人告诉你怎么做,你也得学着在没有人带的时候去干活吧。
Q阿卡:恩,是的。所以自己也会去学着多一点。但是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一对比,就觉得,这样的探索真的太慢。回报的话中规中矩吧,就是个人时间会比较多,按时薪算我应该还蛮不错……如泡面刚刚所说,成长或者回报,总该有一个。学习是有学习的,但是学习的方向跟我的工作方向其实挂不上什么勾,真要对工作有帮助的,其实我应该去搞一下学历。但还不够三年。
A泡面:那你希望得到什么呢?有人来给你高人指路?你前程似锦?回报更上一层楼?个人时间多为什么不自己学习呢?那么大把的个人时间为什么不成长呢?这不也是福利么?
A船长:看到一起起步的同龄人比自己走得快,产生了焦虑很正常。但是要理性看待这种焦虑,因为职场也好,人生也好,从来都不是短跑。太多例子告诉我们前期跑得快不代表获胜。
Q阿卡:我工作之外的时间有充实自己,但是这个不能解决我工作那8个小时带来的问题。
A夕拾:退一步来讲,就算换个地方,你会做得怎么样?你在这里不能解决的问题,换个地方你还是解决不了。
A泡面:你八小时内的问题你觉得要如何解决。换个地方就有知心领导来手把手?你现在负责什么?是你们公司做的最好的么?你是你们领导最宠爱的娃么?你觉得你和领导关系有没有改善余地?和同事的关系是不是融洽?所以说,你换个地方,还不是一样。
Q阿卡:其实说到这个,我考虑过这里的竞争模式是不是我所能适应的。今年升了的人,其实更多是表现和出位多的人。营造跟领导的关系确实是很重要的,这个有在学习,我的不是差,只是不够好到像提拔的人那样。
A泡面:那你为什么不努力?这是不是8小时内的分内事?自我管理,上级管理,下级管理。
Q阿卡:……我有说过我不努力么? 做好一件事情与人的交流和关系都很重要,这个当然也是八小时内的事情。
A夕拾:你的意思你不讨领导的喜?
Q阿卡:是不出位,比较低调。人那么多,你不站出来,上面的看不到你。
A泡面:只是领导看他是路人,声望在友善,有机会基本不考虑。因为有小红人。这叫努力了么?这就是差啊。
A Eiswein:“我的不是差,只是不够好到像提拔的人那样”,那就是有差距。
Q阿卡:努力是一个过程……阶段性的看吧,我确实有差距,所以在学习啊。
A泡面:工作中,你自我表现的愿望强么?但是很明显你并不甘愿做基础执行岗位啊。你赤裸裸的想上位啊。不愿意被摆布啊。
Q阿卡:在一个社会结构(中),不存在完全不受摆布和牵制的位置吧。我确实是希望能更上一层,这个没有什么羞于承认。
A Eiswein:你的问题该改动一下。如何使自己变得更有力?
A泡面:我想告诉您的是,你现在的问题,换个地方一样有。单位当然有各种问题,你能做的不是思考如何改变单位,是改变自己。
A点点:提高你的核心竞争力啊。
A聊斋:你觉得自己在什么岗位能表现得更好呢?
A船长:呐,想要获得提拔呢,首先别太多地去琢磨改革公司弊病沉疴之类的路子,那个对新人来说是触者死的红线。其次“把事儿做好了”和“把事儿办漂亮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决定了你是职场小透明还是小红人。
Q阿卡:船长的话我也认同。其实这个不单只是我个人的情况,一起进来的师兄师姐也有交流过的。有个师姐其实就做的很好,但是后面是能力不如她表现得更好的人上位了。我明白大家跟我说得,在不同的环境中更需要重视自我提升的意思。
A泡面:问题是,表现更好也是能力啊。更好的表现就是能力啊。为什么我们老是觉得会表现,会上级管理,就是溜须拍马无能呢?
A Eiswein:阿卡,貌似你有价值拮抗的毛病。
Q阿卡:价值拮抗?求教。
A Eiswein:你老是审视别人的观点的样子,而不是去思考学习。这样新人很吃亏。
A心逸:表现得再好,领导认同么?或许领导更看重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
A船长:说到这个,最近讨论过一个案例。老板blabla地说了十分钟,布置了一个任务,然后下属默默地点头。老板不放心,问,明白了?下属说“恩。”大家感受一下老板的内心戏……绝对的不放心啊,有木有。这货到底听懂了没。其实从道理上来说呢,都说了OK了那就是OK了嘛!但是你要是不用一个长一点的句子,完整清晰有力地向老板表达你OK了这个意思,老板会不放心的。这个案例从某个角度就说明了这个事儿,把事情办好了当然是你自己怎么做的问题。但是要想办漂亮,更多的着落在事情本身之外了。
Q阿卡:恩,您说的这个毛病我有时候是会陷入的,其实是因为我试图把别人对我的观点的误解想纠正过来,但是不知不觉很容易变成一种争辩,这样确实不好。
A泡面:我并不觉得你师姐有多好。真的。事情做好是本分,能做好是应该的,但是会表现是态度。态度的差异,很多时候才是关键。一个默默做事不表态的人,我会好好珍惜使用,但是我不确定他能不能胜任更高级的职务。
A Eiswein:你这毛病不改,尤其是措辞,你没希望。“试图把别人对我的观点的误解想纠正过来”,这是强大控制欲,而不是协作。
Q阿卡:哎,是的,所以也不大敢说,怕说多错多。
A泡面:你一个新人就怕犯错,往后咋办。功夫在事外。问题就是,你凭什么觉得别人能力不如?这才是关键。
A聊斋:你在意公平感,反感被控制,所以当一个能力不如的新人被领导提拔,你内心存在反感,有换工作的想法。是不是这样呢?
A夏茉:是不是事办好了,还得让人知道你办的很好?
A泡面:你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你能办的很好?别人没义务来了解你。
Q阿卡:客观一点来说,我承认那个人是表现能力强,也确实是很重要的。但是办事能力来说,我们几个认识的人都认为是了一个好,这个只是作为对公司提拔人的倾向的一种猜测吧。
A聊斋:师姐的境遇让你心存疑虑,你内心也有点放弃继续努力的想法。
A麻酱:船长的案例,让我想起了和一默书里写的,“明确任务才能有有力执行”里边怎么和上司相处。
A flavia:我觉得办事能力或者表现出来的办事能力,不是全部。至少在我的经验中,看起来工作特别努力的,往往不见得是把重要的事做得最好的人,也不一定是能hold住全局的人。简单的说,需要弄清楚的是,更高一级的职位对符合TA的人,要求是什么。我见过大量的资深,在基层工作超级努力,在团队内很有影响的人,但是永远也上不去。其实是因为她的能力取向永远是承担大量工作的冲锋队型。不仅是机会,也不仅是情商,还有这个人的能力结构问题。
Q阿卡:成功的人都有一样的特性,在哪个圈子内都是一样的。
A Eiswein:主要是你官腔还官虚,但是我没看到你语言信息的效率性。所以对你的工作,不好估价。你的目标和取向,我不清楚。
A船长:就像刚才泡面说的,职场里面不要指望别人去看你的内心戏。比起话剧,甚至默剧,职场里的生态更类似于歌舞剧。不是你用精湛地演技出神入化地仅用静默和眼神就表现了一个人物内心地挣扎你就赢了,还可以阳春白雪地怪观众水平太低看不懂你。职场就是一歌舞剧,甚至是马戏团,你地跳着闹着喊着唱着手舞足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把你的内在表达出来。而这一点和踏实努力地工作是不冲突的。
A泡面:我带一个部门,一般会对部门提三个需求。第一个是早请示,晚汇报(早上明确要做什么,晚上汇报工作进度);第二个是做事按规矩来,没规矩加规矩;第三个就是出问题我有责任,但是同样的事我只负责一次。所以那种能明白积极汇报的人,我是最喜欢的。最烦就是自作主张,自己擅自决策。特别是那些有点能力的,自作主张。
A flavia:还有自以为是老板心腹#主动替老板分忧#的。自已以为自己是对老板好,都是自己脑补出来的。老板也许会有意找别人来制衡的。
A#年:一定要让老板知道你的进度,搞不定一定要提前告诉老板!反正刚工作一两年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老老实实完成老板交代的事情,实在搞不定就提前老老实实告知,不要让别人的期待落空。
Q夏茉:怎么知道老板喜欢什么职员?
A泡面:替老板分忧这个不是基层员工做的事,你首先要过主管关。
A flavia:我觉得点不在于替老板分忧而在于#主动#。人家还没要你分忧呢,略微示好就以为自己是心腹了。
A Eiswein:能干活的员工,少拿工资少休息的员工。
A点点:还是要认清自己,认清老板。
A flavia:问题是上司对下属好,是一种管理手段。
A泡面:龙眼无恩,记得这就是了。大家其实就是各取所需,不用纠结。得了,说到底就是要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技术做到全国拔尖,基本就可以无视很多规则了。
A Eiswein:龙眼无恩,即为官虚。
>>>>>>>>>>>>>>>>>>>>>>>>>>>>>>>>>>>>>>>.
默说职场,美好你我的职场生活
默说已进驻腾讯新闻、网易云阅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各大客户端,欢迎订阅!
微信:moshuozhichang
![]()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