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色的初日阳光也让你痛苦吗?——《了不起的盖茨比》影评 (试发表)

散文 创作
~~ 盖茨比是谁?他为什么举办盛大派对夜夜笙歌,他的巨大财富从何而来,他真的曾经在牛津读书并来自名门望族吗,他到底是间谍、杀手还是王子,风度翩翩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华丽的服饰、闪闪发亮的老爷车、狂欢的人群、巨大的城堡,对于有丰富观影经验的观众来说,这一切已经很难让人提起兴致了,时间稍长甚至还会有点厌倦。它们就如同电影中尼克所见的大城市,颜色夸张犹如漫画,让人兴奋又让人意识模糊,夺目的却总有些古怪。这难道是一个百万富翁的龌龊故事吗?观众急切想要见到盖茨比本人。情节急转直下,原来盖茨比爱着五年前的已经嫁人的黛西,这一切都是为了接近曾经的挚爱,盖茨比在金钱包裹之下怀着纯洁的愿望,这是一个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吗?黛西挣扎在不幸婚姻的泥淖里,她也深爱着盖茨比,这是一个《廊桥遗梦》的故事吗? 不,盖茨比想让黛西正式离婚和他光明正大成婚,盖茨比其实出身寒微、一名不文,在阶层壁垒森严的社会中他用谎言维护着“体面”,但却敢作敢当、真诚可爱,痛恨一切虚浮和势力。这个复杂的人不像是任何人,这个情节简单、情绪复杂的故事不像是任何故事。 这个复杂而单纯的人能够获得幸福吗?他每夜眺望的绿灯能够被握在手中吗?影片最后,盖茨比在自家庄园中等待黛西的电话,相信她最终会摆脱一切和自己约定终身。此时旭日初升,玫瑰色的阳光洒在大理石建筑上,洒在盖茨比的脸上,他突然决定游泳。玫瑰色的阳光越来越浓,尼尔和观众都明知黛西已经投向了丈夫,盖茨比的等待是无望的。当初,盖茨比在黛西面前打翻座钟时,观众会会心一笑;盖茨比怒不可遏时,观众会暗暗叹气。而在这片阳光中,有所经历的观众也许会对这种温柔美丽的绝望感同身受。电话终于响起,盖茨比正巧被误杀,电话那头大惊失色的尼尔让观众心情更加沉重:盖茨比终究没有等到黛西,但幸好他以为打电话的是黛西。 百万富翁盖茨比,也许与黛西保持秘密的交往更加“保险”,这种做法似乎也更“合情合理”,但他却坚持要结婚。这种简单的愿望犹如他本人的遗体一样,突兀地镶入一个明显太小的棺材里,显得如此古怪。当所有人都退缩到他们的金钱和冷漠中、甚至无人出席葬礼时,盖茨比确实如此突兀地镶嵌在这个声色犬马的社会“棺材”里,这么古怪。 盖茨比相信绿灯所代表的梦想和爱情,他去追求,最后并没追求到而且以死亡收场。这么简简单单的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它什么也没有“说明”。被“寓教于乐”和“惩戒宣谕”观念塑造了得观众和读者,总喜欢默默追问电影本身“说明”了什么,既然故事里不是“有志者事竟成”,那么就是宣扬追逐永恒“虽死犹荣”?事实上,和所有艺术一样,电影并不一定要讲述某种真理、甚至于某种明确的观点。许多情况下,它仅仅是讲述一件事,至多是提示观众注意生活的中的某些侧面,就如同一幅画一样。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坠河而死,将奈公何!”仅此而已。 奋力追求最终取得的电影,让观众体会到追求的崇高,而追求无果最终身殒的电影,却在一旁问:如果梦想破灭,那么当如何?巧合的是,近期在国内上映的动画电影《怪兽大学》也涉及了同一问题:在讲过无数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故事之后,也许是时候思考,当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先天条件、无法成为“惊吓专员”的情况下,走出怪兽大学,你将何去何从? 盖茨比死在水池中,麦克华斯基被大学开除,两部影片的这最后一幕都发生在早晨,彼时旭日初升,太阳绽放温柔的光芒。这是一个悲伤的对比,还是一个开始的隐喻?电影没有试图塑造一个答案,甚至没有试图强化这样一个场景。但作为观众,也许你的心会被刺痛,也许你会感到痛苦,也许你会感到力量。此类电影正如同不朽名著《唐吉可德》,它描绘了一个疯子和一连串冒险,价值只能留给读者去评判。它本身到此为止,也仅此而已,没有观点,只有况味。如果有什么确定无疑的东西,那就是人们对追求、求而无望这一人生话题的始终关注。 最后需要顺便提及的是,这部电影在国内的上映也许会推动新一轮的名著阅读,有人说这是文学的悲哀,但何妨视为一种好事?《了不起的盖茨比》始终保持着向原著作者菲茨杰拉德的致敬姿态,最后尼尔在书稿封面天上“了不起”,除了赠与盖茨比以外,更像是为菲茨杰拉德带上桂冠。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开头的尼尔是个虚弱的病人,通过写作盖茨比故事,他在结尾已经变得神采熠熠。这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写作并非为了教谕、更多的是一种倾诉或者自我治疗。如果读了作者的故事,你体会到了初日阳光玫瑰色的痛苦,那么作者愿意举起生活这杯酒,邀你一饮而尽。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鲁子奇,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3-09-26 13: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