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岩事件谈公众如何面对TA人被性骚扰
文:叶海燕
授权转载自其个人微信公号(yehaiyan38)
(欢迎参看另一讨论《柳岩道歉,“性权派”喜迎女权啪啪打脸?》)
柳岩儿的视频一出来之后,我的一些女权主义朋友认为此事件属于婚礼性骚扰。我并没有站出来说话。这是因为我认为将柳岩事件做为“洞房性骚扰”事件来讨论不太恰当。一是缺少柳岩本人的态度,二是他们的行为跟农村那种“跟公公亲一口给一万”,“将伴娘压倒在床上摸胸”相比,还是缺少明显的说服力。
但是,将这个事件做为一个“引子”来讨论洞房性骚扰确实是成功了。今天我在网上看到凤凰卫视邀请周孝正老师谈婚礼恶俗。周老师说,弘扬社会正气有助于解决婚礼恶俗。但“社会正气”这个东西是很难把握的。有时候,“社会正气”也会变成打着正义旗帜的社会暴力,代表“正义”方的指责,训问,甚至谩骂,常常会超出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使得那些原本受到伤害的人,在社会舆论面前,二次受伤。
看到柳岩出来道歉的视频后,我想谈两点和某些朋友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想替婚礼上的男人说句话。因我和女儿经常一起看包贝尔们在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节目中间少不了类似于婚礼上青年男女一块儿嬉戏打闹的场面。在节目中,男生常常非常自觉去保护女生。至于媒体所说的,“撕扯礼服,直至走光”的画面,我还没有看到。我相信,包贝尔们绝不至于恶俗到要现场撕毁新娘的衣服来追求婚礼的热闹场面。毕竟他们是公众人物,是演员,更知道要保护各自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演员,人们对他们的要求无疑是超常苛刻的。对他们的完美要求甚至超出对公务员的要求。正因为他们接受着无数粉丝的关注,在他们身上也就特别容易产生公众事件。做为一个演员,如何去应对公众事件应该是比演技还要重要的一个必修课吧?否则,估计做着做着,就会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演员跟政客一样,都是靠粉丝吃饭的。什么时候,民众能把盯演员的热情,用于盯政客就好了。
第二,柳岩是为了谁站出来道歉?我想,这是一个大家要思考的问题。可以说,是公众把柳岩逼到了台前。那么这中间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1. 在性骚扰的问题上,永远不要替当事人做判断。除非当事人未成年,或者不具备个人行为能力。否则,当事人的判断与决定就跟选票一样神圣!你不能代替她告诉别人,“柳岩,你被性骚扰了!”就像你不能代表她去选择哪一个政客当选总统一样。我想,这个比喻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在政治上的选举权,一直被忽视。就像柳岩本人的判断与选择被忽视一样。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只能是柳岩站出来说,“我被性骚扰了!”。这个时候,性骚扰的嫌疑或事实才成立,公众才拥有批评的事实依据。除非柳岩亲口说,“你们能帮我吗?我被性骚扰了。”这个时候,第三方,或公众才有介入的空间。
2. 在性骚扰面前,要尊重当事人[不愿意说“不”]的权利。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当事人不好说,当事人好面子,因为是熟人间发生的行为。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有人代替当事人出来说话。
我认为这个问题也应该提醒各位重视,这种善意的投放,也是有危险的。当事人之所以没有说不,没有反抗,是因为有她的考量,也许有比性骚扰更重要的,她不愿意去破坏,或失去的东西。那么你的介入,就有可能让她二次受伤。就像这一次,柳岩宁可接受伤害,也不愿意失去朋友。
但是,中国人天生善良,不忍看这样揪心的事情发生,怎么办呢?没有办法。
因为对方是成年人,她有权做“在你看来”不利于她自己的决定。你能做的,只能是,改变她周围的环境。使她不必受到这种环境的困挠,或者帮助她做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你可以提醒她,“柳岩,你是不是被性骚扰了?”然后帮助她分析。w仍然由她自己来决定是不是性骚扰。
在民主制度中,公众有时候在投票的时候,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还是拿奥巴马法案为例吧。这个法案明明是对穷人有利的,可是很多穷人投了反对票。是不是这些穷人的投票权就应该被剥夺呢?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然是不能的!
你能做的,只能是让她认识到,什么是对她真正有利的选择。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公众表现出来的对人的不尊重与野蛮,可能对柳岩,包贝尔造成了一些委屈或伤害。
但,做为公众人物,至少他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公众明白了,什么是婚礼性骚扰。这对于婚礼上的男性或女性是一次很好的行为教育。
【酷拉时报】QueerLala2013@gmail.com
授权转载自其个人微信公号(yehaiyan38)
(欢迎参看另一讨论《柳岩道歉,“性权派”喜迎女权啪啪打脸?》)
![]() |
柳岩儿的视频一出来之后,我的一些女权主义朋友认为此事件属于婚礼性骚扰。我并没有站出来说话。这是因为我认为将柳岩事件做为“洞房性骚扰”事件来讨论不太恰当。一是缺少柳岩本人的态度,二是他们的行为跟农村那种“跟公公亲一口给一万”,“将伴娘压倒在床上摸胸”相比,还是缺少明显的说服力。
但是,将这个事件做为一个“引子”来讨论洞房性骚扰确实是成功了。今天我在网上看到凤凰卫视邀请周孝正老师谈婚礼恶俗。周老师说,弘扬社会正气有助于解决婚礼恶俗。但“社会正气”这个东西是很难把握的。有时候,“社会正气”也会变成打着正义旗帜的社会暴力,代表“正义”方的指责,训问,甚至谩骂,常常会超出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使得那些原本受到伤害的人,在社会舆论面前,二次受伤。
看到柳岩出来道歉的视频后,我想谈两点和某些朋友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想替婚礼上的男人说句话。因我和女儿经常一起看包贝尔们在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节目中间少不了类似于婚礼上青年男女一块儿嬉戏打闹的场面。在节目中,男生常常非常自觉去保护女生。至于媒体所说的,“撕扯礼服,直至走光”的画面,我还没有看到。我相信,包贝尔们绝不至于恶俗到要现场撕毁新娘的衣服来追求婚礼的热闹场面。毕竟他们是公众人物,是演员,更知道要保护各自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演员,人们对他们的要求无疑是超常苛刻的。对他们的完美要求甚至超出对公务员的要求。正因为他们接受着无数粉丝的关注,在他们身上也就特别容易产生公众事件。做为一个演员,如何去应对公众事件应该是比演技还要重要的一个必修课吧?否则,估计做着做着,就会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演员跟政客一样,都是靠粉丝吃饭的。什么时候,民众能把盯演员的热情,用于盯政客就好了。
第二,柳岩是为了谁站出来道歉?我想,这是一个大家要思考的问题。可以说,是公众把柳岩逼到了台前。那么这中间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1. 在性骚扰的问题上,永远不要替当事人做判断。除非当事人未成年,或者不具备个人行为能力。否则,当事人的判断与决定就跟选票一样神圣!你不能代替她告诉别人,“柳岩,你被性骚扰了!”就像你不能代表她去选择哪一个政客当选总统一样。我想,这个比喻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在政治上的选举权,一直被忽视。就像柳岩本人的判断与选择被忽视一样。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只能是柳岩站出来说,“我被性骚扰了!”。这个时候,性骚扰的嫌疑或事实才成立,公众才拥有批评的事实依据。除非柳岩亲口说,“你们能帮我吗?我被性骚扰了。”这个时候,第三方,或公众才有介入的空间。
2. 在性骚扰面前,要尊重当事人[不愿意说“不”]的权利。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当事人不好说,当事人好面子,因为是熟人间发生的行为。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有人代替当事人出来说话。
我认为这个问题也应该提醒各位重视,这种善意的投放,也是有危险的。当事人之所以没有说不,没有反抗,是因为有她的考量,也许有比性骚扰更重要的,她不愿意去破坏,或失去的东西。那么你的介入,就有可能让她二次受伤。就像这一次,柳岩宁可接受伤害,也不愿意失去朋友。
但是,中国人天生善良,不忍看这样揪心的事情发生,怎么办呢?没有办法。
因为对方是成年人,她有权做“在你看来”不利于她自己的决定。你能做的,只能是,改变她周围的环境。使她不必受到这种环境的困挠,或者帮助她做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你可以提醒她,“柳岩,你是不是被性骚扰了?”然后帮助她分析。w仍然由她自己来决定是不是性骚扰。
在民主制度中,公众有时候在投票的时候,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还是拿奥巴马法案为例吧。这个法案明明是对穷人有利的,可是很多穷人投了反对票。是不是这些穷人的投票权就应该被剥夺呢?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然是不能的!
你能做的,只能是让她认识到,什么是对她真正有利的选择。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公众表现出来的对人的不尊重与野蛮,可能对柳岩,包贝尔造成了一些委屈或伤害。
但,做为公众人物,至少他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公众明白了,什么是婚礼性骚扰。这对于婚礼上的男性或女性是一次很好的行为教育。
【酷拉时报】QueerLala2013@gmail.com
![]()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