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的现代:台湾现当代建筑(第4期,2014年12月28日-2015年1月3日)
【招募详情:http://www.archiposition.com/7154】
台湾考察,是有方“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考察最为精髓的线路之一。
近年来,到台湾考察“地域建筑实践”已成共识。但有方为你绘制的并不是一条按图索骥的路线,而是一个清晰完整的谱系,和一幅饱满立体的群像。
我们对深度的自信,来自两位台湾建筑界的权威学者、评论家——王俊雄、王增荣的全程导读与解说。除研究和教学外,他们更是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展览、出版、批评领域。同时,他们与有方团队间充分的信任与丰富的合作经验,使我们能充分的分享他们广泛的业内资源和精深的专业素养。无论你是建筑师、学生还是建筑文化爱好者,和他们一起,你一定会收获颇丰。
除两位学者的全程陪伴外,有方更独家推出田中央等代表性事务所的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你将有机会和黄声远、邱文杰、江文渊等建筑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在场”的精神状态。在“现场”,我们不仅能观摩草图、模型,与建成项目对照,了解创作原点与曲折历程,更能一窥这些实践团队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探索他们阅读建筑与城市的心境,最大限度发掘面对面交流的价值。
不仅如此,我们还为你精心准备了王俊雄老师主讲的半程讲座、30余个代表性建筑参观、配套设计展览及出版物。我们悉心铺垫、思辨、梳理、回顾,大量准备与安排工作,都得到了过往随行学员的肯定。
这一次行程适逢新年,胜季出行有诸多不便,我们均以信念和耐心一一化解,依然保证全程优选五星级或精品酒店,为的正是你可以自如体验备受推崇的台湾跨年庆典,在美与希望中点亮非同凡响的又一年。
今年年末,岛上见!
【沉潜的现代:台湾现当代建筑(第4期)】
【时间】:2014年12月28日—2015年1月3日
【出发地】:香港
【集合地】:深圳
【团队人数】:19人
【价格】:16500(RMB,含签证费、往返机票、酒店、大巴、保险等费用)
【行程策划】: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学术顾问】:史 建(建筑策展人、评论家)
王俊雄(《台湾建筑》总编辑、台湾实践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
【学术向导】:王俊雄、王增荣(台湾最好的两位建筑评论家)
【线路特点】:
1:史建、王俊雄及多位学者精心打磨的考察线路;
2:台湾权威评论家王俊雄、王增荣全程导读;
3:7天遍览30余个代表性作品;
4:行程含田中央事务所参观,半亩塘深度交流等安排;
5:跨年学术考察,感受台湾跨年盛典;
6:行程含著名评论家、策展人王俊雄《战后台湾建筑现代性》专题讲座;
7:独家参观台大社科院等在建项目;
8:有方特别定制版台湾旅行手册;
9:全程入住有方精心挑选,单独预定的四、五星酒店;
10:赠王俊雄《台湾建筑百年》手册;
11:赠送有方T恤及环保袋。
【适合人群】:
1:职业建筑师;
2:建筑学者;
3:设计管理人员;
4:开发商;
5:建筑系学生;
6:建筑爱好者。
【说明:为保证交流质量,有方旅行中专业人士(建筑师、建筑学者及建筑系学生等)的比例一般会控制在2/3以上。】
【申请条件】:
1:户籍为以下开放台湾自由行的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福州、西安、重庆、成都、南京、济南、天津、沈阳、郑州、武汉、苏州、宁波、青岛、石家庄、长春、合肥、长沙、南宁、昆明、泉州、哈尔滨、 太原、 漳州、 温州、大连、 烟台、贵阳、无锡、中山;
2:有台湾通行证及有效自由行签注(需在11月25日前办理好。首次办理的需本人前向当地公安局递交申请(最晚11月14日提交申请,通过邮政快递取件一般5-10个工作日可取证。在自由行城市工作的非当地户籍人士,请咨询当地出入境部门关于办理台湾自由行签注的具体要求);
3:个人存款需要人民币五万元以上,或年薪超过人民币13万元的在职证明,或持有大陆银行金卡或白金信用卡(三选一);
4 : 18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赴台:可不需资产证明,仅需要学生证照片页和注册页的彩色扫描件即可;
5:需要在11月26日前准备好相关入台证申请资料电子扫描件;
6:深圳集合,香港出发。
【申报方式】:
1:登录 www.archiposition.com/sign_up ,填写报名页面的意向表(下拉菜单选择“沉潜的现代:台湾现当代建筑(第4期)”);
2: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公司或学校、电话、EMAIL,发邮件至 info@archiposition.com 索要旅行合同和银行账号;
【咨询电话:0755-86148365】
【备注:报名成功以签完合同收到款项为准。 】
【学术讲师简介】
王俊雄 《台湾建筑》总编辑、台湾实践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建筑评论家。其著作有《中华民国与建筑:百年发展历程》、《国民政府时期南京首都计划之研究》、《把现代建筑洗出来——洗石子与台湾建筑现代性》、《粗犷与失意: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与徐明松合著)等。
王增荣 策展人,前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研究所和建筑系讲师,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现任比格达工作室主持人、策展人。曾工作于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编辑、《台湾建筑报导》总编辑。
【事务所交流】
【前言】
文/ 史建
在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下,近代台湾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都是在日本人掌控中制定完成,公共建筑以折衷主义为主流。1945 年回归后的几十年间,公共建筑复古(民族)主义盛行,由于脱离建筑传统语境,与同时期大陆国家主义建筑(如北京十大建筑)相比,这些建筑(如圆山大饭店、故宫博物院、台北忠烈祠等)大都显得比例失当、语言怪异、工法粗劣。但是王大闳主持设计的国父纪念馆(1965 年),却是在传统形式中融入现代主义理念的划时代作品。实施过程中,项目虽屡遭磨难而大失原意,但仍以其设计上的突破和精良完成度,代表了两岸以民族主义为诉求的国家建筑的最高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父纪念馆眼下不仅仍进行三军仪队交接仪式等纪念性活动,同时也是民间文化、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
在台湾现当代建筑中,结合当地气候与文化语境的现代主义虽不是主流,但在王大闳(如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虹庐、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陈其宽(如东海大学旧图书馆、路思义教堂)、张肇康(如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王秋华(如中央研究院美国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筑师的不懈实践下,逐渐具备了坚实基础。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因保存尚好、坐落地点相对集中,对大陆建筑师具有重要的实地考察和借鉴价值。与日本当代建筑代际关系和主流现代建筑诉求明晰不同,台湾近十年来当代建筑的特点是“沉潜”,即在持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对在地传统的强烈关注,而对代表性建筑师及其作品,如姚仁喜(如法鼓山农禅寺)、黄声远(如罗东文化工场、津梅栈道、樱花陵园及入口桥、宜兰县社会福利馆等),将是参观和交流的重点。近年来,这批建筑师佳作迭出,设计语言日益不同于国际流行风格,尤其像黄声远在宜兰的作品,具有传统传播媒介难以再现和诉说的与在地的咬合特征,所以建筑现场和设计事务所的考察,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就成为非常难得的学习机遇。
另外,在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再生方面,由于经济先于大陆发展和理念先进,台湾近十几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不仅宜兰的黄声远由建筑设计而至景观改造,台北的迪化街(旧城保护)和宝藏岩(贫民窟保护)保育,也是专业与民间力量合力再生的成功案例。对于尚处于剧烈城市化时代的大陆设计师来说,相对于主流的欧美城市保护与再生经验,台湾经验具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本次台湾建筑专业旅行,精选四座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涵盖现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十余位建筑师,走访三十余个作品现场,更与数个建筑师事务所及相关机构深入交流。通过这些作品,大致可以领略与大陆传统文化相同而设计实践迥异的台湾现代建筑之路,并亲身体验台湾建筑与都市的形式趣味、空间特征、设计手法、材料观念、建造方法,感受台湾建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特征、精深的哲学思想与迷人的场所氛围。
【部分行程安排】:
共同科教室(王立甫/李俊仁)、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王大闳)、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大闳,室外)、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张肇康)、傅园(台大营缮组)、文学院(台湾总督府营缮课)、社会科学院新建工程(伊东丰雄/邱文杰,外观)、宜兰县社会福利馆(黄声远)、津梅栈道(黄声远)、樱花陵园及景观桥(黄声远)、宜兰县政府(象集团)、宜兰火车站丢丢当当森林(黄声远)、罗东文化工场(黄声远)、樟仔园(黄声远)、慈林新馆(杨家凯)、罗东夜市、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王大闳)、中央研究院美国文化研究中心(王秋华)、国父纪念馆(王大闳)、法鼓山农禅寺(姚仁喜)、若水会馆(半亩塘)、若山(半亩塘)、台中歌剧院(伊东丰雄/大矩)、东海大学、圣路思义教堂(贝聿铭/陈其宽/张肇康)、向山游客中心(团纪彦)、亚洲大学艺术馆(安藤忠雄)、云林农业博物馆(邱文杰+大藏)、碳汇林场(大藏)、微笑餐厅入口棚架(大藏)等。
(点击文末 http://www.archiposition.com/7154 了解详细行程,亦可拨打电话 0755-86148365 或发送邮件至 info@archiposition.com 咨询!)
【自由活动推荐参观建筑】:
台北故宫、迪化街保护与再生、华山文创园区(华山电影院)、宝藏岩保护与更新、台北101等。
【住宿酒店】:
台北维多丽亚酒店(五星级)
宜兰兰城晶英酒店(五星级)
台中日月千禧酒店(五星级)
台北香格里拉远东国际大饭店(五星级)
皇家季节酒店台北北投馆(四星级,豪华双标)
【招募详情:http://www.archiposition.com/7154】
台湾考察,是有方“行走中的建筑学”系列考察最为精髓的线路之一。
近年来,到台湾考察“地域建筑实践”已成共识。但有方为你绘制的并不是一条按图索骥的路线,而是一个清晰完整的谱系,和一幅饱满立体的群像。
我们对深度的自信,来自两位台湾建筑界的权威学者、评论家——王俊雄、王增荣的全程导读与解说。除研究和教学外,他们更是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展览、出版、批评领域。同时,他们与有方团队间充分的信任与丰富的合作经验,使我们能充分的分享他们广泛的业内资源和精深的专业素养。无论你是建筑师、学生还是建筑文化爱好者,和他们一起,你一定会收获颇丰。
除两位学者的全程陪伴外,有方更独家推出田中央等代表性事务所的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你将有机会和黄声远、邱文杰、江文渊等建筑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在场”的精神状态。在“现场”,我们不仅能观摩草图、模型,与建成项目对照,了解创作原点与曲折历程,更能一窥这些实践团队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探索他们阅读建筑与城市的心境,最大限度发掘面对面交流的价值。
不仅如此,我们还为你精心准备了王俊雄老师主讲的半程讲座、30余个代表性建筑参观、配套设计展览及出版物。我们悉心铺垫、思辨、梳理、回顾,大量准备与安排工作,都得到了过往随行学员的肯定。
这一次行程适逢新年,胜季出行有诸多不便,我们均以信念和耐心一一化解,依然保证全程优选五星级或精品酒店,为的正是你可以自如体验备受推崇的台湾跨年庆典,在美与希望中点亮非同凡响的又一年。
今年年末,岛上见!
![]() |
【沉潜的现代:台湾现当代建筑(第4期)】
【时间】:2014年12月28日—2015年1月3日
【出发地】:香港
【集合地】:深圳
【团队人数】:19人
【价格】:16500(RMB,含签证费、往返机票、酒店、大巴、保险等费用)
【行程策划】: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学术顾问】:史 建(建筑策展人、评论家)
王俊雄(《台湾建筑》总编辑、台湾实践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
【学术向导】:王俊雄、王增荣(台湾最好的两位建筑评论家)
【线路特点】:
1:史建、王俊雄及多位学者精心打磨的考察线路;
2:台湾权威评论家王俊雄、王增荣全程导读;
3:7天遍览30余个代表性作品;
4:行程含田中央事务所参观,半亩塘深度交流等安排;
5:跨年学术考察,感受台湾跨年盛典;
6:行程含著名评论家、策展人王俊雄《战后台湾建筑现代性》专题讲座;
7:独家参观台大社科院等在建项目;
8:有方特别定制版台湾旅行手册;
9:全程入住有方精心挑选,单独预定的四、五星酒店;
10:赠王俊雄《台湾建筑百年》手册;
11:赠送有方T恤及环保袋。
【适合人群】:
1:职业建筑师;
2:建筑学者;
3:设计管理人员;
4:开发商;
5:建筑系学生;
6:建筑爱好者。
【说明:为保证交流质量,有方旅行中专业人士(建筑师、建筑学者及建筑系学生等)的比例一般会控制在2/3以上。】
【申请条件】:
1:户籍为以下开放台湾自由行的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福州、西安、重庆、成都、南京、济南、天津、沈阳、郑州、武汉、苏州、宁波、青岛、石家庄、长春、合肥、长沙、南宁、昆明、泉州、哈尔滨、 太原、 漳州、 温州、大连、 烟台、贵阳、无锡、中山;
2:有台湾通行证及有效自由行签注(需在11月25日前办理好。首次办理的需本人前向当地公安局递交申请(最晚11月14日提交申请,通过邮政快递取件一般5-10个工作日可取证。在自由行城市工作的非当地户籍人士,请咨询当地出入境部门关于办理台湾自由行签注的具体要求);
3:个人存款需要人民币五万元以上,或年薪超过人民币13万元的在职证明,或持有大陆银行金卡或白金信用卡(三选一);
4 : 18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赴台:可不需资产证明,仅需要学生证照片页和注册页的彩色扫描件即可;
5:需要在11月26日前准备好相关入台证申请资料电子扫描件;
6:深圳集合,香港出发。
【申报方式】:
1:登录 www.archiposition.com/sign_up ,填写报名页面的意向表(下拉菜单选择“沉潜的现代:台湾现当代建筑(第4期)”);
2: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公司或学校、电话、EMAIL,发邮件至 info@archiposition.com 索要旅行合同和银行账号;
【咨询电话:0755-86148365】
【备注:报名成功以签完合同收到款项为准。 】
【学术讲师简介】
![]() |
王俊雄 《台湾建筑》总编辑、台湾实践大学建筑系专任副教授、建筑评论家。其著作有《中华民国与建筑:百年发展历程》、《国民政府时期南京首都计划之研究》、《把现代建筑洗出来——洗石子与台湾建筑现代性》、《粗犷与失意: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与徐明松合著)等。
![]() |
王增荣 策展人,前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研究所和建筑系讲师,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现任比格达工作室主持人、策展人。曾工作于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编辑、《台湾建筑报导》总编辑。
【事务所交流】
![]() |
黄声远在田中央与有方学术考察团交流 |
![]() |
邱文杰事务所与有方学术考察团交流 |
![]() |
半亩塘与有方学术考察团交流 |
【前言】
文/ 史建
在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下,近代台湾都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都是在日本人掌控中制定完成,公共建筑以折衷主义为主流。1945 年回归后的几十年间,公共建筑复古(民族)主义盛行,由于脱离建筑传统语境,与同时期大陆国家主义建筑(如北京十大建筑)相比,这些建筑(如圆山大饭店、故宫博物院、台北忠烈祠等)大都显得比例失当、语言怪异、工法粗劣。但是王大闳主持设计的国父纪念馆(1965 年),却是在传统形式中融入现代主义理念的划时代作品。实施过程中,项目虽屡遭磨难而大失原意,但仍以其设计上的突破和精良完成度,代表了两岸以民族主义为诉求的国家建筑的最高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父纪念馆眼下不仅仍进行三军仪队交接仪式等纪念性活动,同时也是民间文化、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
在台湾现当代建筑中,结合当地气候与文化语境的现代主义虽不是主流,但在王大闳(如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虹庐、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陈其宽(如东海大学旧图书馆、路思义教堂)、张肇康(如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王秋华(如中央研究院美国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筑师的不懈实践下,逐渐具备了坚实基础。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因保存尚好、坐落地点相对集中,对大陆建筑师具有重要的实地考察和借鉴价值。与日本当代建筑代际关系和主流现代建筑诉求明晰不同,台湾近十年来当代建筑的特点是“沉潜”,即在持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对在地传统的强烈关注,而对代表性建筑师及其作品,如姚仁喜(如法鼓山农禅寺)、黄声远(如罗东文化工场、津梅栈道、樱花陵园及入口桥、宜兰县社会福利馆等),将是参观和交流的重点。近年来,这批建筑师佳作迭出,设计语言日益不同于国际流行风格,尤其像黄声远在宜兰的作品,具有传统传播媒介难以再现和诉说的与在地的咬合特征,所以建筑现场和设计事务所的考察,以及与设计师的交流,就成为非常难得的学习机遇。
另外,在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再生方面,由于经济先于大陆发展和理念先进,台湾近十几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不仅宜兰的黄声远由建筑设计而至景观改造,台北的迪化街(旧城保护)和宝藏岩(贫民窟保护)保育,也是专业与民间力量合力再生的成功案例。对于尚处于剧烈城市化时代的大陆设计师来说,相对于主流的欧美城市保护与再生经验,台湾经验具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本次台湾建筑专业旅行,精选四座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涵盖现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十余位建筑师,走访三十余个作品现场,更与数个建筑师事务所及相关机构深入交流。通过这些作品,大致可以领略与大陆传统文化相同而设计实践迥异的台湾现代建筑之路,并亲身体验台湾建筑与都市的形式趣味、空间特征、设计手法、材料观念、建造方法,感受台湾建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特征、精深的哲学思想与迷人的场所氛围。
【部分行程安排】:
共同科教室(王立甫/李俊仁)、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王大闳)、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大闳,室外)、台湾大学农业陈列馆(张肇康)、傅园(台大营缮组)、文学院(台湾总督府营缮课)、社会科学院新建工程(伊东丰雄/邱文杰,外观)、宜兰县社会福利馆(黄声远)、津梅栈道(黄声远)、樱花陵园及景观桥(黄声远)、宜兰县政府(象集团)、宜兰火车站丢丢当当森林(黄声远)、罗东文化工场(黄声远)、樟仔园(黄声远)、慈林新馆(杨家凯)、罗东夜市、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陈列馆(王大闳)、中央研究院美国文化研究中心(王秋华)、国父纪念馆(王大闳)、法鼓山农禅寺(姚仁喜)、若水会馆(半亩塘)、若山(半亩塘)、台中歌剧院(伊东丰雄/大矩)、东海大学、圣路思义教堂(贝聿铭/陈其宽/张肇康)、向山游客中心(团纪彦)、亚洲大学艺术馆(安藤忠雄)、云林农业博物馆(邱文杰+大藏)、碳汇林场(大藏)、微笑餐厅入口棚架(大藏)等。
(点击文末 http://www.archiposition.com/7154 了解详细行程,亦可拨打电话 0755-86148365 或发送邮件至 info@archiposition.com 咨询!)
![]() |
![]() |
![]() |
![]() |
![]() |
![]() |
![]() |
![]() |
【自由活动推荐参观建筑】:
台北故宫、迪化街保护与再生、华山文创园区(华山电影院)、宝藏岩保护与更新、台北101等。
![]() |
【住宿酒店】:
台北维多丽亚酒店(五星级)
![]() |
宜兰兰城晶英酒店(五星级)
![]() |
台中日月千禧酒店(五星级)
![]() |
台北香格里拉远东国际大饭店(五星级)
![]() |
皇家季节酒店台北北投馆(四星级,豪华双标)
![]() |
【招募详情:http://www.archiposition.com/7154】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