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书评

豆友79429384 2013-11-06 17:30:59
文/黄德海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时代早已淡出记忆,曾经汗牛充栋的知青文学也已渐渐沉入忘川,但是去年出版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却在一片喧嚣的新时代杂音中,如同一本淹没已久的手抄本重见天日,携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生动呼吸和真实体温,在自身也已踏入的忽视和遗忘之旅上,顽韧地奏响了知青时代的安魂曲。 ......

豆友79429384 2013-11-01 09:27:53
文/马建红(山东大学 法学院教授) 对于一生以革命为志业的孙中山来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革命已然成功或基本成功了。1912年4月1日,在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他在南京同盟会会员的饯别会上发表演说,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42:48
文/孙郁 我十八岁到乡下插队,如今三十七年矣。这些年每每见到关于知青的作品,都颇为留意,好像与自己的记忆有关。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代人对那一段记忆的整理是单线条的,看相关的作品,感到了一个时代的沉重,无边的苦恼似乎已被占满了。那一代人的命运,是革命的后遗症。知青运动的失败,终结了革命的神话,这些“文革......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42:16
一本前所未有的知青小说 剥离了对特殊时代的温情粉饰 展现赤裸而真实的知青生活 更的的 网络作家,其长篇小说《穿过十八岁的子弹》已由美国明镜出版社出版,问其何谓“更的的”,则录贺铸《薄幸》词以复。 薄幸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39:15
@李蒙记者: 很值得研究的一段历史和几个人物。像汪精卫和吴三桂这样的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复杂历史人物。在我看来,汪精卫一定是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打赢日本人的,他的一切逻辑都建立于此。单凭中国人的力量当时确实不是日本人的对手,但他没看清那是“世界大战”,不是单纯的两国交兵。 《民主与法制》记者 @渐渐地贱:......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38:16
黄慕兰是一位奇女子。这位出身湘中名门的女性,本可以像大多数的世家小姐一样,读一所教会大学,或写诗,或学艺,相夫教子,悠闲平稳地过日子。可是,她却选择了终身以革命为业。作为中共早期的妇女运动领袖和特科重要成员,她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横跨差不多一个世纪,所接触的知名人士,所亲历的重大事件,足令后人喟......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34:46
文/陆源 辛晓征所著《前人后事》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随笔之作。作者不但能于寻常逸闻中另抒新意,使读者耳目一新;尤其难得的是,他积十年之功,悉心收汇了不少新鲜亦且有趣的“独家之秘”,真正令人不忍释卷,必欲通读而后快。书中的小掌故、小趣闻,其功用不只是“将历史具体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使人通过关......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33:54
文/刘宜庆   读过《巨流河》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齐世英、齐邦媛父女两代中国人的坎坷人生、迁徙流离以及历史宿命。如今,《齐世英口述自传》在大陆出版。这本资料翔实、细节丰富的著作无疑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也让我们得见齐世英坎坷多难的一生——虽心怀救国梦想,但所处时代,终究让他难以渡......

豆友79429384 2013-10-31 16:33:19
文/顾文豪   陈丹青有回谈上海,认为如今的上海街头有几种人看不到了,分别是帝国主义、洋气的工人、开心的穷人以及老早的流氓。确实。今日的上海或许有更为财大气粗的老板,可论气派,万万不及当年各路帝国主义;老百姓早已不再如当年那般以工人为荣;穷人也早没了安然开心的模样;而流氓的品质也大幅下降。国人对于流......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