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艺术家系列介绍之<艺术界的前锋-阿德尔·阿贝德赛梅>
又是一年世界杯,不知你是否还对2006年世界杯决赛法国队对阵意大利队时,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而被红牌罚下错失再夺世界杯良机的那一幕存有记忆。艺术家阿德尔·阿贝德赛梅(Adel Abdessemed ) 为这历史性的一刻创作了这尊5米高的铜雕塑。
今天“天人之际”艺术家系列介绍的主人公就是阿德尔·阿贝德赛梅(Adel Abdessemed )。
作为一名概念艺术家,Adel 1971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1987至1994年,Adel在阿尔及利亚艺术学院学习;1994年,他因阿尔及利亚爆发的政治骚乱而被迫迁居里昂;接着在2000年时搬到了巴黎,至今仍居住并工作于巴黎。
政治骚乱让Adel始终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而或许正是这种背井离乡的不安定感增加了Adel对于世界的敏感性认知和反相性思考。
自90年代末以来,Adel就开始用惊人的理解力来处理这个多元文化与全球化的世界中的“问题区域”。他常以一种非常个人的方式来面对政治运动,以此强调道德与身份上的某些问题。Adel的艺术创作涉及了广泛的媒介,例如绘画、影像、摄影、表演以及装置等。他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及图像转变成某些出人意料、充满情感、有时甚至是令人震惊的艺术宣言。他自由地使用了各种资源——个人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来创造一种丰富而又简练、敏感而又富有争议、激进而又世俗的视觉语言。他的作品中不存在什么可能的乐土;没有思乡之情,也没有对回归到某种起源的期盼。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不是“一位殖民时代的艺术家”,因为他“不会以创伤进行创作,也不会修复任何东西”。他也许想念他的母亲,但他绝不想念他的祖国。
尽管Adel的作品常常受到争议,例如2008年,Adel在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展览“Don't Trust Me”被迫关闭,而原因正是因为这场展览展出了Adel鲜活记录了墨西哥屠宰场的屠夫工作情况的影像装置作品,这大大触犯了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的底线:六台电视屏幕分别呈现了六只用链条拴起来的动物——绵羊、猪、牛、马、山羊以及母鹿——被屠宰者用大锤击打致死的场景。但Abdessemed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迫美国人民面对自己是“与世隔绝”的一代的这一现实,当人们在干净整齐的超市和肉店里买到包装规整的食物时,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这些食物来自哪里和如何获得。
虽说争议良多,但是Adel的国际知名度和艺术创作热情却从未因此有丝毫的削减,2001,Adel参加了纽约MoMA PS1当代艺术中心的国际工作室项目(InternationalStudio Program); 2003年及200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2005年的阿尔巴尼亚三年展,2005年的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博会,2006年的圣保罗双年展,2007年的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年10月,纽约MoMAPS1“Dead or Alive”个展,2008年旧金山艺术学院“Don't Trust Me”个展,2009年纽约大卫•兹威那画廊个展,2010年英国伦敦 “安静的勇士”个展等等。
目前,余德耀美术馆“天人之际”展览中即包含有Adel Abdessemed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之一“Telle mère tel fils(Like mother like son)”, 中译 “有其母必有其子” 。该作品身长27米,采用旧飞机,毡,铝,金属作为制作材料, 在保有旧飞机的驾驶舱以及尾翼完整完整的前提下,Adel将机身部分用毛毡制成的长管子代替,并在里面充满空气。相比于Adel其他简洁明了的作品,这件作品似乎更引人沉思并更具想象色彩。或许这些长管子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母亲的脐带,代表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生生不息的互相关联性,又或许,透过这些长管子,Adel想表现出母子间“诞生与毁灭的不可分离性”,或许在惊心动魄“垂死的拥抱”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最本初的爱、情感及信任。
文章部分内容取材自网络
![]() |
Adel Abdessemed雕塑作品 |
今天“天人之际”艺术家系列介绍的主人公就是阿德尔·阿贝德赛梅(Adel Abdessemed )。
作为一名概念艺术家,Adel 1971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1987至1994年,Adel在阿尔及利亚艺术学院学习;1994年,他因阿尔及利亚爆发的政治骚乱而被迫迁居里昂;接着在2000年时搬到了巴黎,至今仍居住并工作于巴黎。
政治骚乱让Adel始终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而或许正是这种背井离乡的不安定感增加了Adel对于世界的敏感性认知和反相性思考。
![]() |
Adel Abdessemed |
自90年代末以来,Adel就开始用惊人的理解力来处理这个多元文化与全球化的世界中的“问题区域”。他常以一种非常个人的方式来面对政治运动,以此强调道德与身份上的某些问题。Adel的艺术创作涉及了广泛的媒介,例如绘画、影像、摄影、表演以及装置等。他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及图像转变成某些出人意料、充满情感、有时甚至是令人震惊的艺术宣言。他自由地使用了各种资源——个人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来创造一种丰富而又简练、敏感而又富有争议、激进而又世俗的视觉语言。他的作品中不存在什么可能的乐土;没有思乡之情,也没有对回归到某种起源的期盼。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不是“一位殖民时代的艺术家”,因为他“不会以创伤进行创作,也不会修复任何东西”。他也许想念他的母亲,但他绝不想念他的祖国。
尽管Adel的作品常常受到争议,例如2008年,Adel在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展览“Don't Trust Me”被迫关闭,而原因正是因为这场展览展出了Adel鲜活记录了墨西哥屠宰场的屠夫工作情况的影像装置作品,这大大触犯了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的底线:六台电视屏幕分别呈现了六只用链条拴起来的动物——绵羊、猪、牛、马、山羊以及母鹿——被屠宰者用大锤击打致死的场景。但Abdessemed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迫美国人民面对自己是“与世隔绝”的一代的这一现实,当人们在干净整齐的超市和肉店里买到包装规整的食物时,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这些食物来自哪里和如何获得。
![]() |
Like mother like son |
虽说争议良多,但是Adel的国际知名度和艺术创作热情却从未因此有丝毫的削减,2001,Adel参加了纽约MoMA PS1当代艺术中心的国际工作室项目(InternationalStudio Program); 2003年及200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2005年的阿尔巴尼亚三年展,2005年的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博会,2006年的圣保罗双年展,2007年的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年10月,纽约MoMAPS1“Dead or Alive”个展,2008年旧金山艺术学院“Don't Trust Me”个展,2009年纽约大卫•兹威那画廊个展,2010年英国伦敦 “安静的勇士”个展等等。
![]() |
目前,余德耀美术馆“天人之际”展览中即包含有Adel Abdessemed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之一“Telle mère tel fils(Like mother like son)”, 中译 “有其母必有其子” 。该作品身长27米,采用旧飞机,毡,铝,金属作为制作材料, 在保有旧飞机的驾驶舱以及尾翼完整完整的前提下,Adel将机身部分用毛毡制成的长管子代替,并在里面充满空气。相比于Adel其他简洁明了的作品,这件作品似乎更引人沉思并更具想象色彩。或许这些长管子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母亲的脐带,代表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生生不息的互相关联性,又或许,透过这些长管子,Adel想表现出母子间“诞生与毁灭的不可分离性”,或许在惊心动魄“垂死的拥抱”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最本初的爱、情感及信任。
文章部分内容取材自网络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