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典中那些高大上的拉丁词组
拉丁语有十分复杂的屈折变化,被认为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英文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拉丁词汇,但一般都是法律、医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所以变化多端的拉丁语和其长难词汇总给人遥不可及的印象。但是小编在英语词典中找到一些常见又讨喜的拉丁词组,相信小伙伴们一定可以从中学习一二。
1. Amor Vincit Omnia
英文释义:Love conquers all
出处:公元元年前夕,罗马诗人维吉尔在诗中写到:“爱征服一切,让我们也屈服于爱。”(love conquers all things; let us too surrender to Love.)
这个词组后来演变成名句被不断引用,如英国诗人乔叟的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一位人物,带有一枚刻着“Amor Vincit Omnia”的胸针;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晚年的一副描绘丘比特的名画以此命名(中文译为《丘比特的胜利》,小编以为译得不错哦!)。
2. In Vino Veritas
英文释义:There is truth in wine(酒后吐真言)
出处:这个似乎没什么明确的出处,因为喝多了胡说真话,是自打人类有了酒就会常有的事儿。有一种说法是出自老普林尼的名言。
3. Carpe Diem
英文释义:Seize the day
出处:出自罗马诗人贺拉斯:“抓牢今天,不要指望明天。”(Seize the day; put no trust in the morrow)
看过《死亡诗社》的小伙伴们应该对这个词组很熟悉,有人甚至把它设置成个性签名呢!但不止咱们这么干,这句话同样被许多名家追捧,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和拜伦都在自己的作品中都用过。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在其诗作《致羞怯的情人》(To His Coy Mistress)中直白求爱,却害怕情人的羞怯使爱情无果,最后“只有墓边的虫蜥来品尝你久藏的童贞”(Then worms shall try/That long preservedvirginity),因此这首诗被称作Carpe Diem poem。
4. Utile Dulci
英文释义:the useful with the agreeable(有用、合宜)
出处:贺拉斯的《诗艺》 (Ars Poetica):“He who joins theuseful with the agreeable, wins every vote, by deligh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instructing the reader.”大致意思是,“诗人创作要把公众认可的东西用于说教,读者阅读时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得到警示”。
延伸之后,这句话不只指诗人写作,同样指其他communicators在传播的同时要寓教于乐,将意图的效果溶于乐趣。小编认为,“有用、合宜”用在率先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处的乔帮主和他的杰作上,再合适不过了。
5. 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英文释义:after this,therefore on account of it
出处:同样出自贺拉斯的《诗艺》,指出一个逻辑错误:“后发者因之而发”,大致是说“因为A先于B,所以A引起B”。贺拉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公鸡打鸣,天亮了。”只存在时间的先后,如果认为其中有逻辑上的先后:“由于公鸡打鸣,天才亮”就是谬误了。
听起来很简单吧,怎么会有人犯这样的错误!但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被这种错误误导,利用它的逻辑解释很多东西,似乎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似乎一切都是它的错,其实,早晚,骆驼是要累倒的,何必要责怪到那根可怜的稻草身上?
6. Per Angusta Ad Augusta
英文释义:through difficulties to honors/ throughtrial to triumph (成功无捷径)
出处不详,但常被用作校训,夏令营口号等。
7. Si Monumentum Requiris, Circumspice
英文释义: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look around
出处: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历史35年建成,里面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室,很多名人的坟墓竖立其中,例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等。但其中有一座特殊的坟墓,里面埋着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者Christopher Wren.他的纪念碑上写着“Si Monumentum Requiris, Circumspice”(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look around)
这句话被引申后用来形容一个人死后遗产丰富,当然不止物质遗产,更多的用来形容这个人精神遗产丰富,有时还指人缘好。
8. Aere Perennius
英文释义:morelasting than bronze(永垂不朽)
出处:同样出自贺拉斯,他在自己一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中夸口到:“Ihave made a monument more lasting than bronze.”
鉴于我们现在还能读到他的作品并得益其中,尤其流传下来的这些拉丁词汇大多出自他的作品,那么他说的大概是对的吧。
***此外,以上词组收集自《韦氏词典》,现在国内也有了正宗的《韦氏》了哦!美国专业辞书出版机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的《韦氏词典》陆续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引进,其中《韦氏高阶英语词典》的中英双解版也将在今年9月之前问世!***
【不列颠微百科】上文中那些你不知道的!
维吉尔 Virgil (公元前70~前19) 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富裕地方农民之子,受过良好教育。维吉尔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后来成为屋大维(后称奥古斯都)身边的亲密成员之一,并受梅塞纳斯资助。他的诗歌反映出意大利内战时期的暴乱和随后稳定下来的趋势。首部重要作品《牧歌》(公元前42~前37)包含10首田园诗,可以解读为平静的预言,其中一首甚至可以解读为基督教的预言。《农事诗》(公元前37~前30)以具有实际目标的形式指向黄金时代,表明乡间的人丁兴旺和农业复兴。他的伟大史诗《埃涅阿斯纪》(约公元前29年动笔,但死时未完成)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诗中颂扬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在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1~前30年集权而统一罗马世界)请求下建立罗马,诗中也探索战争的主旨和单恋的凄楚。在以后的多个世纪里,他的作品在罗马帝国实际上被视为圣物。他也受到基督徒的尊崇,包括但丁在内,但丁在其诗作《神曲》中,把维吉尔当作自己在地狱和炼狱的向导。
乔叟 Chaucer, Geoffrey (1326~1382) 英国诗人。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在其活跃而丰富多彩的人生中,先后受到3位国王的宠信,当过廷臣、外交官和文职官员,写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第一首重要诗作《公爵夫人的书》(1369/1370),是为悼念兰开斯特公爵夫人用叙梦寓言诗形式写的哀歌。14世纪80年代,他创作了一些成熟的作品,其中包括为圣瓦伦廷节(情人节)作的《百鸟会议》,采用叙梦寓言诗的形式,描述一次鸟类择偶的大会;优美的悲剧诗体传奇故事《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斯》;以及未能完成的叙梦寓言诗《贞洁妇女的传说》。他最著名的作品,未完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写于1387~1400),是情节错综复杂的戏剧性的叙事作品,以到坎特伯雷的托马斯•贝克特圣地朝圣为框架结构,把若干内容极为丰富的故事串联起来;这部作品不仅是用中世纪英语写作的最著名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中,乔叟使英国南部的英语方言成为英格兰的文学语言。他被认为是第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
卡拉瓦乔 Caravaggio(1571~1610) 意大利画家。11岁时成为孤儿。到米兰习画后于1590年来到罗马,受到一位枢机主教的重视和庇护。1599~1603年画了一系列有关圣马太生平的作品,因而成为其生活时代的罗马最有名和最具争议性的画家。他打破传统描绘圣人的方式,把他们刻画得与庶民一样,十分写实,这种反传统方式赋予了诠释宗教画传统主题的新意。他使用暗色调技法,擅长运用强光黑影突出画面的主体,对比强烈,不作繁琐的细节描绘,最终形成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也是巴罗克时期的一大特色。约1600年之后他接受了许多绘画任务,包括名画《耶稣遗体下十字架》(1602~1604)和《圣母之死》(1605~1606),因为描绘圣母形象粗俗,跣足肿腹,如同一个溺死的妇人,加尔默罗会拒绝接收。他一生受到严厉批评,生活动荡,但声望和收入都在增长。他对整个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
普林尼(老) Pliny the Elder (23~79.8.24)古罗马学者。出身于一个富裕之家。少时开始戎马生涯,任军事职位(包括西班牙代理总督),后来过半隐退的生活,从事研究和写作。其名著《博物志》(公元77),是一部不甚准确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在中世纪之前一直是欧洲有关科学问题的权威之作。其他6部著作现已佚。他在观察维苏威火山大喷发时死于烟雾窒息。
贺拉斯 Horace (公元前65~前8)拉丁抒情诗人和讽刺作家。其父曾经为奴隶,他在罗马接受过教育。后来受到屋大维赏识,取得桂冠诗人地位,早期作品有《讽刺诗集》和《长短句集》,但他的名声主要来自书情诗《歌集》和散文《书札》,后者包括论文《诗艺》,为诗的写作确立了一些原则。《歌集》和《书札》的主题大多是爱情、友谊和哲理,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西方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
弥尔顿 Milton, John (1608~1674) 英国诗人和小册子作者。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625~1632),并在那里用拉丁文、意大利文及英文写诗;其中包括姐妹诗《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二者皆约作于1631年。1632~1639年期间,他埋首书房,写出假面诗剧《科玛斯》(1634年首次上演)和不寻常的悼诗《利西达斯》(1638),并游历欧洲,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因为关心英格兰的共和国事业,他在1641~1660年的小册子中花了很多心力论述公民自由及宗教自由,并在克伦威尔政府中任职。他最著名的散文收录于论述新闻自由的小册子《论出版自由》和《论教育》(均写于1644年)中。他也写了有关离婚,以及反对君主制度和英国圣公会的论著。约1651年完全失明,此后口述作品。王政复辟后他作为共和国的著名捍卫者身份被捕,但不久便被释放。他论述人类堕落而以无韵诗写成的史诗杰作《失乐园》(1667,1674)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史诗,他对撒旦的性格刻画被人们广为赞誉。在《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中,他进一步表达出自己对上帝的纯真信仰和个人灵魂重生的力量。在前一部史诗中基督战胜了诱惑者撒旦,而在后一部诗剧中这位《旧约全书》人物克服了自怜和绝望而成为上帝的勇士。他的未完成的作品《英国史》在1670年出版;1832年还发现他未完成的一部有关神学的著作。弥尔顿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马韦尔Marvell, Andrew (1621~1678) 英国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家庭教师,包括在克伦威尔住院期间为其授课。1657年担任J.弥尔顿的助手。从1659年起为议员。被认为是最佳世俗玄学派诗人之一,其声誉来自于少数几篇有才气的散文诗,如《致羞怯的情人》(1681)和《花园》。其他作品包括古典颂诗,如《贺拉斯体颂歌迎克伦威尔从爱尔兰归来》(1650),王政复辟后创作的反政府政治讽刺诗,如《对画家的最后指示》(1667),以及讽刺散文。
雷恩Wren, Christopher (1632~1723) 英国建筑师、天文学家和几何学家。曾在格雷舍姆学院(1657~1661)和牛津大学(1661~1673)教授天文学。他转向建筑始于1662年,当时受聘设计牛津的谢尔顿剧院。这座建筑物不仅继承了古典形式,而且采用了木桁架结构作屋顶,从而把古典形式同新观点合为一体。任国王工程检查官时(1669~1718)负责重建了50多所教堂。同时设计圣保罗大教堂,该教堂直到1710年才完成。其他的作品包括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新图书馆(1676~1684)、汉普顿宫(1689年建)以及格林尼治皇家医院(1696年建)等。他死后葬于圣保罗大教堂,近旁有著名的碑文:“读者,如果你在寻找纪念碑,往四下看。”
1. Amor Vincit Omnia
英文释义:Love conquers all
出处:公元元年前夕,罗马诗人维吉尔在诗中写到:“爱征服一切,让我们也屈服于爱。”(love conquers all things; let us too surrender to Love.)
![]() |
这个词组后来演变成名句被不断引用,如英国诗人乔叟的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一位人物,带有一枚刻着“Amor Vincit Omnia”的胸针;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晚年的一副描绘丘比特的名画以此命名(中文译为《丘比特的胜利》,小编以为译得不错哦!)。
![]() |
《丘比特的胜利》-卡拉瓦乔 |
2. In Vino Veritas
英文释义:There is truth in wine(酒后吐真言)
出处:这个似乎没什么明确的出处,因为喝多了胡说真话,是自打人类有了酒就会常有的事儿。有一种说法是出自老普林尼的名言。
3. Carpe Diem
英文释义:Seize the day
出处:出自罗马诗人贺拉斯:“抓牢今天,不要指望明天。”(Seize the day; put no trust in the morrow)
![]() |
死亡诗社 |
看过《死亡诗社》的小伙伴们应该对这个词组很熟悉,有人甚至把它设置成个性签名呢!但不止咱们这么干,这句话同样被许多名家追捧,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和拜伦都在自己的作品中都用过。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在其诗作《致羞怯的情人》(To His Coy Mistress)中直白求爱,却害怕情人的羞怯使爱情无果,最后“只有墓边的虫蜥来品尝你久藏的童贞”(Then worms shall try/That long preservedvirginity),因此这首诗被称作Carpe Diem poem。
4. Utile Dulci
英文释义:the useful with the agreeable(有用、合宜)
出处:贺拉斯的《诗艺》 (Ars Poetica):“He who joins theuseful with the agreeable, wins every vote, by deligh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instructing the reader.”大致意思是,“诗人创作要把公众认可的东西用于说教,读者阅读时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得到警示”。
延伸之后,这句话不只指诗人写作,同样指其他communicators在传播的同时要寓教于乐,将意图的效果溶于乐趣。小编认为,“有用、合宜”用在率先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处的乔帮主和他的杰作上,再合适不过了。
![]() |
5. 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英文释义:after this,therefore on account of it
出处:同样出自贺拉斯的《诗艺》,指出一个逻辑错误:“后发者因之而发”,大致是说“因为A先于B,所以A引起B”。贺拉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公鸡打鸣,天亮了。”只存在时间的先后,如果认为其中有逻辑上的先后:“由于公鸡打鸣,天才亮”就是谬误了。
听起来很简单吧,怎么会有人犯这样的错误!但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被这种错误误导,利用它的逻辑解释很多东西,似乎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似乎一切都是它的错,其实,早晚,骆驼是要累倒的,何必要责怪到那根可怜的稻草身上?
6. Per Angusta Ad Augusta
英文释义:through difficulties to honors/ throughtrial to triumph (成功无捷径)
出处不详,但常被用作校训,夏令营口号等。
![]() |
7. Si Monumentum Requiris, Circumspice
英文释义: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look around
出处: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历史35年建成,里面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室,很多名人的坟墓竖立其中,例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等。但其中有一座特殊的坟墓,里面埋着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者Christopher Wren.他的纪念碑上写着“Si Monumentum Requiris, Circumspice”(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look around)
![]() |
圣保罗大教堂 |
这句话被引申后用来形容一个人死后遗产丰富,当然不止物质遗产,更多的用来形容这个人精神遗产丰富,有时还指人缘好。
8. Aere Perennius
英文释义:morelasting than bronze(永垂不朽)
出处:同样出自贺拉斯,他在自己一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中夸口到:“Ihave made a monument more lasting than bronze.”
鉴于我们现在还能读到他的作品并得益其中,尤其流传下来的这些拉丁词汇大多出自他的作品,那么他说的大概是对的吧。
***此外,以上词组收集自《韦氏词典》,现在国内也有了正宗的《韦氏》了哦!美国专业辞书出版机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的《韦氏词典》陆续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引进,其中《韦氏高阶英语词典》的中英双解版也将在今年9月之前问世!***
![]() |
![]() |
【不列颠微百科】上文中那些你不知道的!
维吉尔 Virgil (公元前70~前19) 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富裕地方农民之子,受过良好教育。维吉尔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后来成为屋大维(后称奥古斯都)身边的亲密成员之一,并受梅塞纳斯资助。他的诗歌反映出意大利内战时期的暴乱和随后稳定下来的趋势。首部重要作品《牧歌》(公元前42~前37)包含10首田园诗,可以解读为平静的预言,其中一首甚至可以解读为基督教的预言。《农事诗》(公元前37~前30)以具有实际目标的形式指向黄金时代,表明乡间的人丁兴旺和农业复兴。他的伟大史诗《埃涅阿斯纪》(约公元前29年动笔,但死时未完成)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诗中颂扬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在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1~前30年集权而统一罗马世界)请求下建立罗马,诗中也探索战争的主旨和单恋的凄楚。在以后的多个世纪里,他的作品在罗马帝国实际上被视为圣物。他也受到基督徒的尊崇,包括但丁在内,但丁在其诗作《神曲》中,把维吉尔当作自己在地狱和炼狱的向导。
![]() |
维吉尔 |
乔叟 Chaucer, Geoffrey (1326~1382) 英国诗人。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在其活跃而丰富多彩的人生中,先后受到3位国王的宠信,当过廷臣、外交官和文职官员,写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第一首重要诗作《公爵夫人的书》(1369/1370),是为悼念兰开斯特公爵夫人用叙梦寓言诗形式写的哀歌。14世纪80年代,他创作了一些成熟的作品,其中包括为圣瓦伦廷节(情人节)作的《百鸟会议》,采用叙梦寓言诗的形式,描述一次鸟类择偶的大会;优美的悲剧诗体传奇故事《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斯》;以及未能完成的叙梦寓言诗《贞洁妇女的传说》。他最著名的作品,未完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写于1387~1400),是情节错综复杂的戏剧性的叙事作品,以到坎特伯雷的托马斯•贝克特圣地朝圣为框架结构,把若干内容极为丰富的故事串联起来;这部作品不仅是用中世纪英语写作的最著名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中,乔叟使英国南部的英语方言成为英格兰的文学语言。他被认为是第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
![]() |
《坎特伯雷故事集》 |
卡拉瓦乔 Caravaggio(1571~1610) 意大利画家。11岁时成为孤儿。到米兰习画后于1590年来到罗马,受到一位枢机主教的重视和庇护。1599~1603年画了一系列有关圣马太生平的作品,因而成为其生活时代的罗马最有名和最具争议性的画家。他打破传统描绘圣人的方式,把他们刻画得与庶民一样,十分写实,这种反传统方式赋予了诠释宗教画传统主题的新意。他使用暗色调技法,擅长运用强光黑影突出画面的主体,对比强烈,不作繁琐的细节描绘,最终形成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也是巴罗克时期的一大特色。约1600年之后他接受了许多绘画任务,包括名画《耶稣遗体下十字架》(1602~1604)和《圣母之死》(1605~1606),因为描绘圣母形象粗俗,跣足肿腹,如同一个溺死的妇人,加尔默罗会拒绝接收。他一生受到严厉批评,生活动荡,但声望和收入都在增长。他对整个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
![]() |
《耶稣遗体下十字架》-卡拉瓦乔 |
普林尼(老) Pliny the Elder (23~79.8.24)古罗马学者。出身于一个富裕之家。少时开始戎马生涯,任军事职位(包括西班牙代理总督),后来过半隐退的生活,从事研究和写作。其名著《博物志》(公元77),是一部不甚准确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在中世纪之前一直是欧洲有关科学问题的权威之作。其他6部著作现已佚。他在观察维苏威火山大喷发时死于烟雾窒息。
贺拉斯 Horace (公元前65~前8)拉丁抒情诗人和讽刺作家。其父曾经为奴隶,他在罗马接受过教育。后来受到屋大维赏识,取得桂冠诗人地位,早期作品有《讽刺诗集》和《长短句集》,但他的名声主要来自书情诗《歌集》和散文《书札》,后者包括论文《诗艺》,为诗的写作确立了一些原则。《歌集》和《书札》的主题大多是爱情、友谊和哲理,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西方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
弥尔顿 Milton, John (1608~1674) 英国诗人和小册子作者。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625~1632),并在那里用拉丁文、意大利文及英文写诗;其中包括姐妹诗《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二者皆约作于1631年。1632~1639年期间,他埋首书房,写出假面诗剧《科玛斯》(1634年首次上演)和不寻常的悼诗《利西达斯》(1638),并游历欧洲,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度过。因为关心英格兰的共和国事业,他在1641~1660年的小册子中花了很多心力论述公民自由及宗教自由,并在克伦威尔政府中任职。他最著名的散文收录于论述新闻自由的小册子《论出版自由》和《论教育》(均写于1644年)中。他也写了有关离婚,以及反对君主制度和英国圣公会的论著。约1651年完全失明,此后口述作品。王政复辟后他作为共和国的著名捍卫者身份被捕,但不久便被释放。他论述人类堕落而以无韵诗写成的史诗杰作《失乐园》(1667,1674)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史诗,他对撒旦的性格刻画被人们广为赞誉。在《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中,他进一步表达出自己对上帝的纯真信仰和个人灵魂重生的力量。在前一部史诗中基督战胜了诱惑者撒旦,而在后一部诗剧中这位《旧约全书》人物克服了自怜和绝望而成为上帝的勇士。他的未完成的作品《英国史》在1670年出版;1832年还发现他未完成的一部有关神学的著作。弥尔顿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 |
弥尔顿 |
马韦尔Marvell, Andrew (1621~1678) 英国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家庭教师,包括在克伦威尔住院期间为其授课。1657年担任J.弥尔顿的助手。从1659年起为议员。被认为是最佳世俗玄学派诗人之一,其声誉来自于少数几篇有才气的散文诗,如《致羞怯的情人》(1681)和《花园》。其他作品包括古典颂诗,如《贺拉斯体颂歌迎克伦威尔从爱尔兰归来》(1650),王政复辟后创作的反政府政治讽刺诗,如《对画家的最后指示》(1667),以及讽刺散文。
雷恩Wren, Christopher (1632~1723) 英国建筑师、天文学家和几何学家。曾在格雷舍姆学院(1657~1661)和牛津大学(1661~1673)教授天文学。他转向建筑始于1662年,当时受聘设计牛津的谢尔顿剧院。这座建筑物不仅继承了古典形式,而且采用了木桁架结构作屋顶,从而把古典形式同新观点合为一体。任国王工程检查官时(1669~1718)负责重建了50多所教堂。同时设计圣保罗大教堂,该教堂直到1710年才完成。其他的作品包括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新图书馆(1676~1684)、汉普顿宫(1689年建)以及格林尼治皇家医院(1696年建)等。他死后葬于圣保罗大教堂,近旁有著名的碑文:“读者,如果你在寻找纪念碑,往四下看。”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