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的公告栏
>>> 关于“那什么”
“那什么”是进行实验性创作的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追求接地气又鲜活的艺术实践,力求创作实践新颖自由,作品形式毫不拘泥,包括:剧场作品、环境行为、音乐专辑、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等。
他们曾经分别创作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作品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重庆、深圳、广州、武汉、西安、呼和浩特等国内多个城市,以及香港、台湾、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的专业剧场、美术馆、画廊、公共空间及户外演出、展览。
>>> 目前成员:
庾凯、陈陈呈、王晶明
** 庾凯
剧场工作者、艺术实践者。2006年初加入“草台班”开始戏剧实践。专注于身体语言的探索、历史记忆的挖掘与当下生活之间联系的表达。主创《狂人故事》到《世界工厂》等三十多部实验剧目及单人表演和行为作品。作品在国内多地及香港、台湾、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的专业剧场、公共空间及户外演出、展览。同时致力于“身体与表现”的研究及工作坊引领。策划、引领“韩国Trainer’s Training”、“身体语言”、“台湾东岸表演艺术节”等主题工作坊。
** 陈陈呈
剧场工作者,影像实践者。专注于身体语言与声音的探索、关注当下坏境与个体的关系。2014年与友人共同成立“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迄今作品有环境戏剧《小丑的游戏》,根植于“定海桥社区”生存环境的影戏《红房子、绿房子》,实验肢体戏剧《幸存的夏日》,沙溪马圈46驻地项目影戏《山洞的秘密》。2007年加入戏剧团体“草台班”,主创《鲁迅2008》、《共和笔记》、《变形花园》等多部实验剧目及单人表演。与德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导演、演员多次合作,拥有丰富的肢体表演经验。曾参加世界各地表演大师的工作坊,热衷于探索多种舞台呈现方式。
** 王晶明
女性,生于上海,从小学画,从华山美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轻专美术系产品造型专业学习,96年进入4A公司创意部工作,从事视觉,插画,设计工作,09年起辞职成立个人工作室,专心于绘画,插画,绘本至今。油画《外星》,插画系列《极》,绘本《一只不愿冬眠的熊》等,期间游历世界的角落采风。2017年加入“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开始了视觉领域新的探索。沙溪马圈46驻地项目影戏《山洞的秘密》主创之一。
“那什么”是进行实验性创作的小组。每个成员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追求接地气又鲜活的艺术实践,力求创作实践新颖自由,作品形式毫不拘泥,包括:剧场作品、环境行为、音乐专辑、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等。
他们曾经分别创作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作品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重庆、深圳、广州、武汉、西安、呼和浩特等国内多个城市,以及香港、台湾、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的专业剧场、美术馆、画廊、公共空间及户外演出、展览。
>>> 目前成员:
庾凯、陈陈呈、王晶明
** 庾凯
剧场工作者、艺术实践者。2006年初加入“草台班”开始戏剧实践。专注于身体语言的探索、历史记忆的挖掘与当下生活之间联系的表达。主创《狂人故事》到《世界工厂》等三十多部实验剧目及单人表演和行为作品。作品在国内多地及香港、台湾、澳门、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的专业剧场、公共空间及户外演出、展览。同时致力于“身体与表现”的研究及工作坊引领。策划、引领“韩国Trainer’s Training”、“身体语言”、“台湾东岸表演艺术节”等主题工作坊。
** 陈陈呈
剧场工作者,影像实践者。专注于身体语言与声音的探索、关注当下坏境与个体的关系。2014年与友人共同成立“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迄今作品有环境戏剧《小丑的游戏》,根植于“定海桥社区”生存环境的影戏《红房子、绿房子》,实验肢体戏剧《幸存的夏日》,沙溪马圈46驻地项目影戏《山洞的秘密》。2007年加入戏剧团体“草台班”,主创《鲁迅2008》、《共和笔记》、《变形花园》等多部实验剧目及单人表演。与德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导演、演员多次合作,拥有丰富的肢体表演经验。曾参加世界各地表演大师的工作坊,热衷于探索多种舞台呈现方式。
** 王晶明
女性,生于上海,从小学画,从华山美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轻专美术系产品造型专业学习,96年进入4A公司创意部工作,从事视觉,插画,设计工作,09年起辞职成立个人工作室,专心于绘画,插画,绘本至今。油画《外星》,插画系列《极》,绘本《一只不愿冬眠的熊》等,期间游历世界的角落采风。2017年加入“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开始了视觉领域新的探索。沙溪马圈46驻地项目影戏《山洞的秘密》主创之一。
“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的同城活动 ( 全部 )
-
时间:2017年05月20日 周六 19:30-20:30 上海 徐汇区 龙华路2577号创意大院11号楼5楼(空中花园) 44人参加 14人感兴趣
推荐
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