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澳大利亚在生物艺术领域
![]() |
中国唯一关注艺术与科技的双年展 |
2018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双年展将集中呈现艺术家在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和混合现实等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并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来共同对科技在社会中应用的感性进行深入讨论,生成社会新知;作为一个孵化艺术与产业融合创新的国际交流台,双年展集聚了来自艺术、设计、影视、游戏、互联网、智能科技等领域的创意人才、创业先锋和技术专家,为创意产业打造跨领域孵化机体。展览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艺术家,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活动将于2018年9月5日至24日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大家见面。
说了这么多,作为文青的你们肯定要问这双年展跟澳大利亚有什么关系呢?且听小澳慢慢说来,一定要睁大眼睛看仔细咯,这又是干货满满的一篇看展攻略,绝对让你的艺术基调提升两个大Key!
主题展:合成生命/Synthesize Life
Guy Ben-Ary
![]() |
Guy Ben-Ary,澳⼤大利亚佩斯市的一位艺术家和研究学者,他目前的工作在SymbioticA研究所,一个致⼒于生命科学研究、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实验室,位于西澳⼤大利亚大学。作为被国际上认可的科学和媒体艺术的艺术家和创新者,Guy专门针对生物科学艺术进行创作,让人们从更深层看待⽣生命的意义。Guy的作品曾在全球著名的场馆和艺术节中展出,从北京国际艺术美术馆、到圣保罗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他的作品也被纽约MOMA美术馆永久收藏。其中《cellF》和《Silent Barrage(无声攻击)》曾获得奥地利电子艺术节荣誉提名奖。Guy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控制论、软体机器⼈人以及生命科学的文化表达。他的大多作品灵感来源于科学和自然。通常利⽤用动态、增长和大数据来研究当今文化的技术趋势以及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
![]() |
Boryana Rossa, Oleg Mavmerotl |
Oron Catts
![]() |
Oron Catts是西澳⼤大学SymbioticA生物实验室的创始人及总监。SymbioticA生物实验室是全球唯一一所提供生物艺术硕⼠士学位的机构。在这里教员不是科学家,而是有着生物学背景的艺术家。Oron Catts本人也是艺术家、设计师。从1990年开始就实验用“生命”作为创作灵感。他在哈佛医学院的工程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与艺术家妻子Ionat Zurr于 1996 年共同创立了“组织培养与艺术计划”(Tissue Culture and Art Project,简称TC&A)2000 年,他们开创了SymbioticA实验室,并将研究成果共享,影响着世界。
![]() |
![]() |
![]() |
Nancy Mauro-Flude
![]() |
Nancy Mauro-Flude是塔斯⻢马尼亚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介于表演艺术和计算机科学之间。她最近的⼀一个项目叫做“占卜”(Divination),是2016年“黑暗莫佛”计划(Dark Mofo program)的⼀一部分。这个作品有持续三年之久,讲述神秘古老的海盗行为作为源代码与现代隐私和公共数据及网络安全的关系。Nancy Mauro-Flude一直在研究海盗的习俗及文化,她把个人数据也视为新的财富。该作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实时性监控器和代码生成器,让观众重新思考“当网络语⾔言被赋予实体化,私有数据更将无处保护。那么,其中真正的利害关系是什么?”。
![]() |
占卜Divination |
![]() |
占卜Divination |
Helen Pynor & Peta Clancy
![]() |
“The Body is a Big Place”探讨器官移植和“生与死之间的模棱两可的界限”,并对我们每个人内在难以置信的构造进行研究。艺术家们解释说,“作品的标题是指在器官移植过程中,人体的具体器官可以跨越地理、时间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Helen Pynor的作品专注于“生死边界”,她认为这是一个哲学上模糊的区域。她的实践包括雕塑、视频、摄影和表演,包括大型
装置作品和更私密的话题。Peta Clancy的作品关注的主题是澳大利亚的冲突、记忆和抗争,探索过去十年艺术和生物的可能性。她的系列作品《皮肤上的地图》(2005-2006)以生物艺术和摄影之间的关系作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皮肤作为多孔膜的作用。
![]() |
The Body is a Big Place |
主题展:机械生命/Mechanical Life
Kathy Hinde
![]() |
Kathy Hinde的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合作,通过试听装置和表演将声音、雕塑、图像和光线结合在一起。她从自然界的行为和现象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生成性的作品。For the Birds是身临其境的夜间漫步走入野生鸟类的观景装置。2014年10月威尔士中部的艺术家Johny Easterby,Kathy Hinde,Dark Spark,Esther Tew和Ulf Mark Pederson的威尔士中部完成了人造电子鸟景观。保护区由一些列定制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改造而成,展现作为鸟类的瞬间形态、光线与声音,由低成本、低功率设备完成。
![]() |
For the Birds |
![]() |
For the Birds |
主题展:数据生命/Data Life
Brad Miller
Brad Miller是一位艺术家、学者和研究者,在悉尼生活和工作。他参与媒体艺术、实验设计工作室、参与式城市媒体架构、软件开发和拓展摄影等多领域。他的大型响应装置探索⾝身份和记忆,关注事物的关系和变化的必然性——同时努力寻求身份的持久性。数字图像制作和基于电脑监视在近二⼗年飞快的发展着。监视文化:一种多角度、多维度的艺术作品也是针对这种现象用沉浸式、互动的创作方式将数字图像聚集并可视在空间中,使人身临其境,这些图像描绘了数字化视觉给当下留下的数据阴霾。当我们在互联网上交换信息的时候,我们的数字痕迹依然保留。作品使用自编辑软件,追踪监视着网络信息,无处不在的监视文化:通过分析与公开的在线数据来可视监视的元数据。
![]() |
Being Watched |
Michaela Davies
![]() |
Michaela Davies 是一位澳大利亚艺术家、音乐家,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她善于跨界合作。主要的研究是人类的极限,利用激电刺激和扩展人类的潜能。在过去的十年里Michaela全世界走访,包括在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柏林文化研究所、伦敦博物馆、纽约实验媒介物及电流国际新媒体节。Michaela 获得了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的澳大利亚艺术创意奖学⾦金。2015年,她的作品获得了Ars Electronica(奥地利)数字音乐和声音艺术大奖赛的荣誉称号。
![]()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
![]()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是一种互动的视频装置,该作品包括两个站点,其中第一个站的参与者的行为会被实时采集,并被艺术家们重新定义后作为第二个点的信息使用。第一个地点是让观众玩一款名为“与时间赛跑”的互动游戏,参与者可以快速地移动来模拟时钟上的不同时间,用手臂作为时钟的指针。这些手势会被实时的捕捉并放置于第二个地点的作品中。在第二个地点中会出现第一站的参与者被投射到自然景观中,手持信号灯旗。在这里,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一个信号载体(“信号量”)——他们的行为从手势被数字代码重新赋予含义,以转录一个不是他们自己本身的信息。这项研究希望讨论推动信息时代的技术有时会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