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同城活动 ( 全部 )

小站信息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广播 ( 全部 )

发起了一个活动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香港三姊妹》
开始时间:2017-01-06 20:00 / 地点:香港 九龙 香港文化中心 / 参加人数:1

发起了一个活动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哈姆萊特機器》
开始时间:2016-06-10 20:00 / 地点:香港 九龙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 参加人数:1

说: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哈姆萊特機器》 編劇: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 導演:陳恆輝 香港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10-11.6.2016 (五至六) 8pm 11-12.6.2016 (六至日) 3pm $180, $120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发起了一个活动

《终局》Endgame (上海演出)
开始时间:2015-11-13 19:30 / 地点:上海 静安区 静安寺 安福路288號 / 参加人数:1

发起了一个活动

《终局》Endgame (上海演出)
开始时间:2015-11-13 19:30 / 地点:上海 静安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参加人数:1

留言板 ( 全部2条 )

你要懂得
你要懂得: 只能关注了····有朝一日定去~! 2010-09-27 20:12
 
DG
DG: just 2010-08-02 22:51
 
>

日记 ( 全部 )

2010-09-07 18:12:16
饑餓的藝術與藝術的饑餓 文:林克歡 《香港戲劇年鑑2008》專題論述(第10至13頁) 我之所以既肯定《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又肯定《華麗上班族久生活與生存》, 因為它們代表了先鋒戲劇在當前的兩種可能性:在堅持中成熟,在隨俗中變化。 零八年,默默耕耘的「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猛然發力,異軍突起,以一齣《卡夫卡的七個箱......
2010-07-28 21:00:04
創作人在創作時並非只沉溺於創作的世界,因為他還要面對及處理自身所存在的現實世界中的事情。 所以我們創作人的生活經常是「進進出出」,穿越現實與夢幻之間。如果有一天,他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做人做事開始非常的「計算」,那麼,那道通行「兩地」的大門將會消失,在這個時候,他會感到自己開始衰老。 一句老話:人......
2010-07-28 20:55:58
首先是,思想變成了舞台演出的真正的主人公;其次是,戲劇劇情幾乎消失了,這使戲劇完全成為一種儀式化了的演出。(1) 當人對身處的社會感到滿足的時候,藝術作品往往偏向生活化並以反映現實為主。但當人對社會感到不滿或者感到疑惑的時候,藝術作品就會傾向以表現主義的方式來表達異化的效果(2)。角色塑造不是單純著重心......
2010-07-28 23:44:17
我絕不會忘記的是,惹內那雙具有穿透力的藍色眼睛中的目光:它們似乎要穿越距離,以一種難以捉摸的和奇怪的不確定的眼神將你鎖定。 ──薩伊德 親愛的讀者,這不是一篇導讀。這是為惹內先生誕生一百週年而寫的。所以,我要放下一些「包袱」,放低一些自我約定的「慣性定律」才能「進入」這個模式。 然而我要帶你們進入何......
2010-07-28 20:45:20
友情‧父親‧噪音 卡夫卡曾親口對好友馬克斯‧布勞德 (Max Brod) 說: 我的遺囑非常簡單──只要求你燒毀一切。 《卡夫卡的七個箱子》的創作起點正是來自卡夫卡的遺言及他與好友的關係。 1924年,卡夫卡四十歲,他那喉頭結核病情惡化。於是,他寫信給好友馬克思‧布勞德,拜託他將自己的草稿、筆記、書信類等作......
2010-07-28 20:41:38
打從二零零七年年底,提交了新的表演計劃書後,慢慢地與卡夫卡成為了好朋友。許久前看過《蛻變》及《審判》,亦觀賞過以此為文本的舞台演出,但對這位文學家的認識不太深,往往是這樣,某位作家,看過一兩部他/她的作品,便算了,不會深究,你是否也是這樣? 當選定了法蘭茲‧卡夫卡作品,嘗試以編作形式來排演時,情況......
2010-07-28 20:33:24
今回,我擔當了伊奧尼斯高的木偶,成為他《課堂驚魂》裡的人物。當然,我是絕對反對把演員淪為導演或者編劇的木偶,意思是演員由別人來操控,完全缺乏個人創作的成分。但,我今次想要說的,卻並不是以上這些問題。 在研究劇作家時所搜集得到的資料裡,發現童年時的伊奧尼斯高,十分喜歡看木偶劇,他喜歡看到「木偶說話、動......
2010-07-28 20:30:55
荒謬依附於人身,一如其依附於世界。~卡繆~ 當電力被發現可以廣泛使用的時候,人類就開始漸漸走向滅亡! 當每家每戶裝上電燈泡的時候,人類以為科技的進步可以帶領大家進入美麗的新世界。可是,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予當時的人類極大的衝擊。之後,人類以為可以從頭再來,但不久,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個原......
2010-07-28 20:13:49
有人說,貝克特的劇作是悲觀的,他的戲劇世界中的角色人物是沒有希望的,甚至是消極及被動的。但是,只要我們細心閱讀 (尤其是當一個演員在研讀他的劇作,並發掘角色人物的動作時),我們應該會意會到貝克特的生活態度是積極的,而且更能感受到那種維持在一種不願放棄的狀態之中…。 在悲劇的處境中「主動地」爭取其存在的......
2010-07-28 20:07:56
1989年冬。 某一個星期二,那時是中學生的我,如常地在放學後走到報紙檔,買一份現在已經不再存在的《年青人週報》。當我翻閱它時,我看見一幅相,相中人滿面皺紋,他的樣子有點似我外公,他的名字叫做薩繆爾‧貝克特 (Samuel Beckett)。那次有位筆者用很大的篇幅及很長的文字寫貝克特,因為他剛剛過身。看了那篇文章後,......
1人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286 )

  • offthemap
  • 蓟川
  • 艺个人的出版
  • 乌紫鱼
  • Enzyme
  • 熙
  • 呦比虫
  • Laura姑娘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也关注

本站 由 梁智聰 于2010年12月30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