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蘭崑曲社成立七周年紀念暨迎新(2015)曲會
乙未菊月十九(2015年10月31日)晚上七點,滋蘭崑曲社成立七周年紀念暨迎新曲會在中央美術學院本部北區14號樓A202會議室舉辦,來自北京崑曲研習社、北京師範大學以雅崑曲社的曲友以及滋蘭的新老社員、我校的部分師生參加了本次曲會。
滋蘭崑曲社自2008年秋天成立以來,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內外的眾多機構和人士,尤其是曲界前輩和友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今後,滋蘭崑曲社仍將繼續致力於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同時也爲傳承和弘揚崑曲這項屬於全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産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此,我們也希望各方友好繼續關注和扶持滋蘭崑曲社,並向這些機構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敬意和謝意!
曲會實況大致如下:
【陽關曲】“渭城朝雨浥輕塵”,滋蘭新社員;
《紫釵記·折柳陽關》,吳雪、王瑀、陳雯柔、董永俊、王云云、馬沐笛、文雯、王浩(滋蘭社員);
【步步嬌】套曲《攜遊靈隱寺歸鞭》,胡頡(滋蘭名譽社員,北京崑曲研習社曲友;按:此套曲為俞平伯作,劉富梁譜,原譜現藏伊人曲友處);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石尚(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二年級本科生);
《雷峰塔·斷橋》【山坡羊】兩支,張淺吟、崔君翼;【金絡索】兩支,李知恩、崔君翼(北京師範大學以雅崑曲社曲友);
《牡丹亭·驚夢》【山坡羊】,況悅(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三年級本科生);【山桃紅】,萬伊(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一年級碩士生);【綿搭絮】【尾聲】,陳雯柔(滋蘭社員、中國畫學院二年級碩士生);
《牡丹亭·拾畫》【顏子樂】,王瑀;
《長生殿·驚變》【泣顏回】第一支,李知恩、王浩;
《浣紗記·寄子》【勝如花】兩支,董永俊、吳雪;
《玉簪記·琴挑》【朝元歌】第三、四支,張淺吟、崔君翼;
【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滋蘭社員。
鼓板:胡頡(滋蘭名譽社員、北京崑曲研習社曲友);
司笛:孫豪(滋蘭名譽社員、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曲友)、馬沐笛(滋蘭社長);
字幕:陳雯柔、吳雪;
場務:石尚、董永俊;
宣傳:文雯、萬伊、況悅;
主持:馬沐笛;
統籌:馬沐笛、王瑀。
感謝 中央美術學院團委和人文學院及曲友們的大力支持!
滋蘭崑曲社自2008年秋天成立以來,得到了中央美術學院內外的眾多機構和人士,尤其是曲界前輩和友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今後,滋蘭崑曲社仍將繼續致力於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同時也爲傳承和弘揚崑曲這項屬於全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産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此,我們也希望各方友好繼續關注和扶持滋蘭崑曲社,並向這些機構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敬意和謝意!
曲會實況大致如下:
【陽關曲】“渭城朝雨浥輕塵”,滋蘭新社員;
《紫釵記·折柳陽關》,吳雪、王瑀、陳雯柔、董永俊、王云云、馬沐笛、文雯、王浩(滋蘭社員);
【步步嬌】套曲《攜遊靈隱寺歸鞭》,胡頡(滋蘭名譽社員,北京崑曲研習社曲友;按:此套曲為俞平伯作,劉富梁譜,原譜現藏伊人曲友處);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石尚(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二年級本科生);
《雷峰塔·斷橋》【山坡羊】兩支,張淺吟、崔君翼;【金絡索】兩支,李知恩、崔君翼(北京師範大學以雅崑曲社曲友);
《牡丹亭·驚夢》【山坡羊】,況悅(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三年級本科生);【山桃紅】,萬伊(滋蘭社員、人文學院一年級碩士生);【綿搭絮】【尾聲】,陳雯柔(滋蘭社員、中國畫學院二年級碩士生);
《牡丹亭·拾畫》【顏子樂】,王瑀;
《長生殿·驚變》【泣顏回】第一支,李知恩、王浩;
《浣紗記·寄子》【勝如花】兩支,董永俊、吳雪;
《玉簪記·琴挑》【朝元歌】第三、四支,張淺吟、崔君翼;
【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滋蘭社員。
鼓板:胡頡(滋蘭名譽社員、北京崑曲研習社曲友);
司笛:孫豪(滋蘭名譽社員、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曲友)、馬沐笛(滋蘭社長);
字幕:陳雯柔、吳雪;
場務:石尚、董永俊;
宣傳:文雯、萬伊、況悅;
主持:馬沐笛;
統籌:馬沐笛、王瑀。
感謝 中央美術學院團委和人文學院及曲友們的大力支持!
![]() |
滋蘭七周年暨迎新(2015)曲會1 |
![]() |
滋蘭七周年暨迎新(2015)曲會2 |
![]() |
滋蘭七周年暨迎新(2015)曲會3 |
> 我来回应